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花、红花、蓝紫花,其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紫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小组以白花(甲)、红花(乙)、蓝紫花(丙)三个品系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白花(甲)与红花(乙)杂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2:1:1.
实验二:蓝紫花(丙)自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白花(甲)、红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分析,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2)若让白花(甲)和蓝紫花(丙)杂交,则子代蓝紫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二中,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位小组成员计划让实验二F1中的某白花植株自交,并根据其后代的表型情况来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但另一位成员认为该方案不可行,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2 . 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处于弱光等逆境中可能造成产量降低。研究表明,前期经过“荫蔽锻炼”,可以使植物产生“抗逆境记忆”,提高后期的耐受能力。如图所示为大豆叶肉细胞中部分结构及反应,其中①②③代表物质,PSI是光系统Ⅰ、PSⅡ是光系统Ⅱ。在光合链中,质子醌PQ既可传递电子,又可传递质子。研究人员用大豆做了三组实验,A组持续光照,B组照光后进行弱光逆境处理,C组进行照光—荫蔽锻炼—照光—弱光逆境,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叶绿素a含量

(mg·g-1

叶绿素b含量

(mg·g-1

叶绿素a/叶绿素b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A组

1.754

0.408

4.303

4.62

B组

1.577

0.466

3.387

9.78

C组

1.763

0.543

3.222

10.81


(1)图中物质②代表_____
(2)图中的膜结构为_____,能完成水光解的结构是_____(填“PSⅠ”或“PSⅡ”)。电子由水释放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形成电子流,电子流的最终受体是_____
(3)图中H+从B侧流向A侧的过程中合成了_____,H+浓度梯度的建立依赖于_____(至少答出2点)。
(4)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说明荫蔽锻炼使植物产生“抗逆性记忆”的机理是_____
3 .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研究者用含 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
(3)图中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一”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__编号组实验。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不”或“非常”)显著。
4 . 下图1是获取用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含人生长激素基因的DNA片段(DNA复制子链延伸方向是5′→3′,转录方向为左→右)示意图,图2是所用质粒示意图,其上的Am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t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如下表。请据图回答:

限制酶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表
限制酶HindⅢBamHⅠPstEcoRⅠSmaBgl
识别序列(5′→3′)AAGCTTGGATCCCTGCAGGAATTCCCCGGGAGATCT

(1) ①过程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人生长激素基因中________(选填“有”或“无”)与终止密码子相应的碱基序列。
(2) 引物1由5′→3′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物2应含有限制酶________的识别序列;从图1的过程②开始进行PCR扩增,第六次循环结束时,图中用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DNA片段所占比例是________
(3) 在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中对图中质粒、DNA片段进行合适的完全酶切后,向两者的混合物中加入DNA连接酶,若只考虑DNA切段两两连接,则混合物中将形成________种环状DNA。

(4) 2018年11月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震惊了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某科研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受精卵中的艾滋病病毒受体基因CCR5进行修改,拟培育出具有艾滋病免疫能力的基因编辑婴儿。下图3为向导RNA引导Cas9蛋白切割CCR5基因(目标DNA)示意图。
①向导RNA的合成需要________酶。Cas9蛋白是一种________酶。
②“GRISPR/Cas9”技术,是利用________法将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导入受精卵中发挥基因编辑作用。
③基因编辑婴儿引起舆论的关注,很多科学家表示反对,请给出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
2019-02-28更新 | 1883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5 . 应激反应是各种紧张性刺激引起的个体反应,其生理反应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等。下图为某紧张性刺激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途径,A、B为激素,(-)表示抑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感受器受到紧张刺激产生兴奋时,这个部位的神经纤维膜两侧出现的暂时性电位变化是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导致的。
(2)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_;图中B是_____激素。
(3)当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会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该过程中垂体分泌激素B可受激素A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共同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上有_____
(4)某紧张性刺激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而引起全身适应性反应的过程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该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_____
2024-06-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与水稻轮作的油菜常常会由于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光合速率下降,造成减产。对油菜进行淹水处理,测定有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光合速率

1

叶绿素含量

0.86

1

气孔导度

0.99

0.90

1

胞间CO2浓度

-0.99

-0.93

-0.99

1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程度。表中数值为相关系数(r),当越接近1,相关越密切。r>0时,两者呈正相关;r<0时,两者呈负相关。
A.淹水时,油菜根部细胞利用丙酮酸产酒精,酒精积累会对植株产生毒害
B.水稻根部部分细胞程序性死亡形成通气腔隙,利于植株进行有氧呼吸
C.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气孔导度的增大是由于光合速率上升
D.综合分析表中数据,推测除CO2外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油菜光合速率
7 .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科研工作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统计黑桫椤个体数,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
12345678910
A71751061671415610.3
10.0B19610148115185410.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这些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从山脚到山坡黑桫椤呈镶嵌分布,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结构。
(4)调查保护区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1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个。
8 . 豚鼠的野生型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他类型表现为灰色。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的亲本杂交,其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

F1类型及比例

F2类型及比例

灰色雌性×白色雄性

黑色雌性:灰色雄性=1:1

黑色:灰色:白色=3:3:2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两对等位基因间遵循__________定律,等位基因R、r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亲本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r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2)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豚鼠为实验材料,尝试选择不同体色的豚鼠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你认为该小组能否成功?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荧光标记法对基因D、d进行标记,若在F1代雄豚鼠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观察到四个荧光点,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
9 . 已知果蝇的体色和翅型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表现出连锁遗传的现象。用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杂交,F1果蝇全部表现为灰身长翅。以F1果蝇和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正反交实验,当F1果蝇作父本时,后代只出现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类型,且比例为1:1;当F1果蝇作母本时,后代出现了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四种类型。多次重复上述杂交实验后统计结果不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F1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杂交时,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其原因是______
(2)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酒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D/d、E/e控制。研究发现,雌果蝇体内一条染色体上相邻基因位点间发生交换的几率与二者间的距离呈正相关,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距离最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几乎相同。研究小组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来证明D/d与E/e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最远。
①提出假说:假设控制刚毛和眼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最远。请在下图方框中画出基因型为DdEe的正常体细胞中控制刚毛和眼色基因可能的位置情况______(注:用“圆圈”代表细胞,细胞中用“竖线”代表染色体,“黑点”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演绎推理:若假说成立,则基因型为DdEe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该雌果蝇与同种基因型的雄果蝇杂交,后代的分离比为_______
③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让基因型为DdEe的雌雄个体杂交,若结果符合预期,证明D/d与E/e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最远。
2024-06-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10 . 某二倍体生物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同时受一对等基因(A、a)影响。当A基因不存在时,Y染色体会与X染色体结合成X—Y复合染色体(如图),只有含独立Y染色体的才表现为雄性,无论有无性染色体的配子都能正常完成受精,且后代正常存活。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若Aa存在于常染色体上,aaX—Y的个体将表现为_____________性,该个体产生的配子为__________
(2)—对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杂合雌雄性个体杂交,产生子一代中雌性:雄性=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Aa基因的位置,可选择a基因纯合的雌性个体与A基因纯合显性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并根据子一代性别表现及比例判断:
a.若子一代雌:雄=_____________,则证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子一代雌:雄=_____________,则证明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