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为了研究小鼠肥胖形成的内在机制,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
材料 1:科学家发现小鼠脂肪组织中穿插着一些交感神经,这些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时会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与脂肪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进而促进细胞内的脂肪分解。
(1)材料 1 中去甲肾上腺素经过的体液是____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D.细胞内液
(2)下列激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相似的有________________
A.胰岛素       B.性激素       C.胰高血糖素 D.肾上腺素
材料 2:此外发现脂肪组织中交感神经周边存在 SAM 细胞。而高脂食物投喂会促进小鼠SAM 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 SAM 细胞膜上具有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进 SAM 细胞内)。为明确 SAM 细胞与小鼠肥胖的关系,对普通小鼠和肥胖小鼠进行如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鼠细胞脂肪分解速度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脂肪细胞脂肪分解速度相对值
实验一 肥胖小鼠 注射生理盐水 70
实验二 肥胖小鼠 注射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 90
实验三 普通小鼠 注射生理盐水 100
实验四 普通小鼠 注射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 110

(3)高脂食物投喂将造成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合成较多的____
A.乳糜微粒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高密度脂蛋白
(4)表中数据显示,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能____(提高/减缓)脂肪细胞脂肪分解速度。
(5)综合以上研究,请阐述高脂饮食下小鼠肥胖形成的机制是 ____
2019-05-06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下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______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
组别NAA浓度 (mg/L)发根生长比青蒿素含量 (mg/g)
A0.02534.4570.080
B0.05033.5000.166
C0.10029.4000.128
D0.25015.8130.000
E0.50013.0590.000
F0.7508.7060.000
G27.1011.480
(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
(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写出2种即可)。表6中①表示的数值是_______
(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___________

(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Ⅰ.小鼠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小鼠进行遗传学实验,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母本子一代
弯曲尾正常尾雌性全是弯曲尾;雄性全是正常尾
实验二: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DNA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                    
②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B基因不表达,即该DNA片段和B基因同时存在是表现为正常尾,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                    
③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由实验一可知,子一代雌鼠的基因型是__                    
(2)该转基因小鼠的育种原理是__                    
(3)遗传学家认为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4种可能(见如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该DNA片段与B或b基因的交换值为20%)                    

                    

实验方案:                    
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且完全连锁;若不完全连锁,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                    
(4)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且完全连锁;若不完全连锁,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                    
(5)上题中的第一种①情况和第三种③情况下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分别满足遗传基本规律中的__定律.                    
Ⅱ.狗的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等位基因ay降低了色素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等位基因at产生斑点型式的狗;等位基因as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等位基因ay、at、as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ay对at显性、at对as显性,则ay对as也显性,可表示为ay>at>as)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6)根据该系谱图确定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_                    
(7)上述狗皮毛颜色的遗传遵循__定律;                    
(8)Ⅰ1的基因型为__,Ⅲ2与Ⅲ3交配产生斑点子代的概率是__                    
(9)已知狗的长尾(A)对短尾(a)是显性.现用短尾狗(甲群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早期注射微量胰岛素,生出的小狗就表现出长尾性状(乙群体).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胰岛素在小狗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                    
②结果及结论:__
2019-11-06更新 | 7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资料一: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的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1所示.

(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A的人应具有_____基因。
(2)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2)所示.II﹣2和III﹣1的基因型都为hhIBi,那么II﹣1的基因型是_____
(3)已知I﹣1是纯合体,有B基因,I﹣2有i基因.II﹣3为O型血的几率是_____
(4)图(2)所示家族成员的染色体数目都是46条.该家族III﹣1号女性痴呆的发病原因与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发生如图(3)所示变异有关.这种染色体畸变类型属于染色体_____的变异,下列属于图(3)所示变异原因的有_____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资料二:检测发现,图(3)所示变异过程中基因的结构完整不变,变异后的细胞内基因的种类和染色体数目都不会发生改变,变异的7号、9号染色体能发生联会行为形成生殖细胞.若胚胎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即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有三份),表现为痴呆;若胚胎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即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只有一份),则胚胎早期流产.
(5)现已查明III﹣1号发病的原因与I﹣2和II﹣2细胞中7号和9号染色体均异常有关,以下分析错误的是_____
A.III﹣1的染色体组成是AA+BB
B.I﹣2和II﹣2的染色体组成是AA+BB
C.III﹣2和III﹣3的染色体组成是AABB
D.III﹣4的染色体组成肯定是AABB
(6)图(4)所示为Ⅲ﹣4和Ⅲ﹣5的细胞内7号和9号的染色体组成以及有关ABO血型的基因组成.该夫妇生出痴呆患儿的概率是_____,血型为_____.为避免生出痴呆患儿,已经怀孕的III﹣5决定做早期产前诊断,以下最合适的检测手段是_____

A.B超检查B.基因探针检测C.羊水检查D.胎儿血型检测
2019-10-30更新 | 5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二)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请结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完成以下问题。


图示光合作用的部分化学反应。

1.图5-甲所示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e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传递给________
2.图5-乙中显示产物TP去向有________条。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之一,其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TP最后通过合成________(物质)运出叶肉细胞。
表一为某植物发育情况不同的甲、乙两组叶片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

3.叶片甲的光合速率较低,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图。

4.该实验模拟的是________(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的原因是________
2017-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瘦素(Lep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能抑制食欲、增加能量代谢、抑制脂肪合成从而减少脂肪积累。当健康者外周脂肪增多时,瘦素分泌增多并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参与血脂代谢的调节。

(1)瘦素通过________进行运输,作用于下丘脑中的靶细胞。
(2)激素X是___________,其促进了脂肪细胞内的_________(过程①/过程②)。
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者体内瘦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其体重却没有降低,因此推测肥胖者体内存在着“瘦素抵抗”。下表是多名肥胖者血脂检测结果的数据统计。
瘦素

(ng/mL)

总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酯

(mmol/L)

脂蛋白a

(mmol/L)

脂蛋白b

(mmol/L)

健康对照组8.64 ± 4.093.61±0.611.53±0.371.90± 0.581.09 ± 0.28
肥胖组12.74 ±4.805.91±0.873.39±0.543.07± 0.790.89±0.27

(3)根据表中数据及所学知识推测脂蛋白b最可能是___________
A.CM                  B.VLDL                 C.LDL                 D.HDL
(4)结合题图,推测肥胖者出现瘦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
A.瘦素受体基因突变
B.下丘脑神经细胞上瘦素受体数量不足
C.瘦素进入下丘脑受阻
D.激素X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
(5)研究发现,胰岛素会促进瘦素的分泌,而瘦素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二者之间形成反馈调节机制。据题图阐述肥胖者发生瘦素抵抗后易引发2型糖尿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01更新 | 67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测试(一模)生命科学试题
7 . 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且人体可将其分解为赖氨酸,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泌ε-PL的微生物,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V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

   

(1)实验中需注意无菌操作,下列需要灭菌处理的是___。
A.土样B.培养基C.接种环D.涂布棒

(2)图中第I步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若经第Ⅱ步培养后发现菌落铺满了整个培养基、无法分辨出单菌落,则应在第I步之前____________,再进行接种。
(3)第Ⅲ步接种,应挑选_______(①/②/③)号菌落。
(4)下列所示操作,发生在图中哪个过程________(填图中过程编号)

   

(5)下列关于实验中用到的4种培养基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甲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能提供目的菌所需的全部营养
B.乙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用于选择产ε-PL的菌种
C.丙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产ε-PL的菌种
D.丁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用于目的菌的增殖、生产ε-PL

为检测上述收集到的ε-PL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制能力,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等菌种分别涂布于某培养基表面,再将浸有不同浓度ε-PL的滤纸圆片置于平板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测量清晰区的宽度,得到了表所示的结果。

ε-PL浓度/mg·L-1

清晰区宽度/mm

微生物

20

30

40

50

60

70

大肠杆菌

+

+

7.2

10.8

11.6

13.3

沙门氏菌

+

+

6.5

9.2

10.9

13.0

酿酒酵母

7.2

9.1

12.6

13.4

14.8

-

红曲霉

+

+

+

+

+

6.3

注:“+”表示无清晰区,“-”表示未进行实验。
(6)下列关于上述抑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结果显示ε-PL对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最强
B.ε-PL对四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与浓度正相关
C.用于实验的培养基应该用液体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过程需在超净工作台火焰周围进行

(7)该实验在设置ε-PL浓度梯度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请提出2条修改建议: ________
(8)经实验筛选到的菌种通过大规模发酵可大量生产ε-聚赖氨酸(ε-PL),以下关于发酵工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和设备均采用相同方式灭菌
B.选育出的菌种可直接用于大型发酵
C.发酵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培养条件
D.发酵产物ε-聚赖氨酸(ε-PL)需从微生物体内分离提纯

(9)发酵过程中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若要确切统计活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显微镜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8 . 某患者因血尿入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遗传系谱如图1(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据图1分析,Ⅱ-2所患疾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
经检查,Ⅱ-2视力和听觉也出现广泛受损。研究者进一步对Ⅰ-1和Ⅱ-2相关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

2.与正常人的碱基序列相比较,引起Ⅱ-2变异的原因是______。
A.碱基对增加
B.碱基对缺失
C.碱基对替换
D.基因重组
3.从测序结果分析,Ⅰ-1体内肾细胞和皮肤细胞中相关基因序列______(相同/不同)。与Ⅱ-2相比,Ⅰ-1视力和听觉正常,仅有轻度血尿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肾小球性血尿的症状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较轻
B.Ⅰ-1为杂合子,肾小球未病变,产生血尿是偶然现象
C.在胚胎发育成Ⅰ-1时某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形成肾细胞
D.致病基因在Ⅰ-1肾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Ⅲ-2和一个不携带致病基因的男性婚配后,希望生育的后代不携带致病基因。医生选取了Ⅲ-2的4个卵,对其产生过程中的极体进行了遗传检测(不考虑交叉互换),其中,编号①和②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来源于同一细胞。结果如下表。
编号
遗传信息
来源第二极体第二极体第一极体第一极体
正常基因模板链:

4.依据表中信息,医生应选择编号为______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请根据减数分裂的知识,解释医生这样选择的依据:______
9 . 光合作用
如图表示盆架子(树名)部分光合作用过程。

(1)图1所示为光合作用中的______阶段;物质B为______;通常植物类囊体膜会呈现绿色,是因为______
(2)图 1过程能够产生ATP,下列实验处理使其能产生ATP的有______
A.破坏图中结构甲的活性,再进行光照
B.破坏植物叶绿素a的结构,再进行光照
C.向类囊体腔注入一定量的H+,但不进行光照
D.通过超声波振动,破碎类囊体的薄膜后再进行光照
O3污染会对某些植物造成毒害,影响植物生长。有人认为缺水引起的气孔关闭会减少O3进入细胞,从而降低对细胞的损害,并建议在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的灌溉,以提高产量。为此,科研人员以盆架子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表的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气孔导度指气孔开放程度,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组别O3含量(μg/L)土壤水分含量%
A4075
B15075
C4045
D ①

注:非污染地区O3的含量为40µg/L
(3)表中,组别D的实验条件是①______ ②______

(4)影响图2中实验结果的变量有______
(5)气孔导度的变化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胞间CO2浓度
B.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光合作用酶活性
C.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水分蒸发
D.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叶绿素含量
(6)据题意及实验结果,阐述“在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灌溉以提高产量”这一建议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______
2019-11-2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10 . (二)回答下列有关免疫和内环境的问题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下图为人体血脂代谢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
A. 抗原       B. 抗体       C. 淋巴因子       D. 病原微生物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A. A1       B. A2       C. B1       D. B2
3.根据表中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HPV疫苗起预防作用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脂蛋白A是_______脂蛋白;据图意,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的脂蛋白主要是______(填图中编号)。
5.影响过程②的固醇类激素是______能促进过程③进行的激素有_____
A. 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
E. 甲状腺素       F. 抗利尿激素
6.若人体感染某病毒后产生的抗体能破坏图中的腺细胞,造成自身免疫。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1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