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至少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扁盘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若用实验二中的F1扁盘形南瓜与F2的圆形南瓜随机交配,子代中长形果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有同学认为控制果形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你以题中涉及的植物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观点,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
2 .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染色质的供体细胞,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部分遗传物质。科研人员用大剂量的X射线处理拟南芥(2n=10)的原生质体,然后诱导其与柴胡(2n=12)的原生质体融合,最终获得不对称杂种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拟南芥和柴胡的原生质体,可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小刀切碎,放入含有_____酶的缓冲液中,以获得原生质体。
(2)可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AD)法测定原生质体活力,已知FAD本身无荧光,当其进入细胞后可被酯酶分解为无毒、具有荧光的物质,该荧光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会留在细胞内发出荧光。据此应选择_____的原生质体用于融合。
(3)获得的原生质体可使用_____等化学方法(写出一种)诱导融合,在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中,需要避光培养的是_____阶段,诱导生根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值_____(“=1”、“>1”、“<1”)
(4)科研人员对获得的部分植株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计数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后代植株类型染色体数目形态DNA分子标记鉴定
12,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
12,与柴胡染色体相似无拟南芥DNA片段
12,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和新的DNA片段
由表可知,后代植株中_____类型一定不是杂种植株。科研人员推测杂种植株的染色体主要由柴胡亲本来源的染色体组成,拟南芥亲本的遗传物质可能不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杂种植株细胞中,而是以DNA片段的方式整合进柴胡的基因组,作出以上推测的依据是_____
3 . 某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基因控制红花素的合成,aa个体表现为白花,B基因具有削弱红花素合成的作用,且BB和Bb削弱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花。(假设不考虑突变影响)
实验一:现用一粉红花植株与一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子一代花色表现为粉红色、红花和白花3种。
实验二:想要知道这两对与花色有关的基因是位于一对染色体还是在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利用该粉红花植株自交,产生了足够多的F1,观察并统计F1花色及比例。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可推测:此粉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实验一中子一代出现三种花色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二推测:如果无致死效应,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
(4)多次重复实验二,后代中实际结果粉红花总是占2/7,红花总是占3/14。推测后代中有个体死亡了,死亡个体的基因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如果仅考虑致死现象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生物变异和自然选择等),让实验二F1中的所有个体再连续自交多代,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现存约1000多只,其中90%左右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我国于1982年在广西建立了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白头叶猴及其生活的生态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准确掌握白头叶猴种群的数量,最好采用逐个计数法对其进行调查,原因是______。研究人员在调查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的同时,还对种群中的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进行了统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推测影响白头叶猴种群环境容纳量(K值)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内还生活着黑叶猴等其他4种灵长类动物,研究人员认为白头叶猴和黑叶猴不是同一物种,判断的理由是_____
(3)经调查,该区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6kJ/a)如表所示(净同化量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营养级同化量净同化量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给分解者未利用
A91376380
B3694
C2461001351
由表分析,营养级A的净同化量为_____kJ/a,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数量一般较植食性数量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2012·湖北黄冈·一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5 . 大豆子叶颜色(表现为深绿,表现为浅绿,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同
B.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
C.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基因的频率为0.75
D.在短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新品种常规的育种方法,最好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2019-05-31更新 | 98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骨骼肌生长发育负调控因子,MSTN在肌肉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其活性的丧失或降低会引起动物肌肉的过度发育,表现为肌纤维直径变大或肌纤维数增加,口感良好。因此,通过基因敲除获得具有育种能力的MSTN基因突变牛十分必要。

限制酶

KpnI

MfeI

HindIII

EcoRI

BamHI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图2
(1)科研人员利用打靶载体敲除牛MSTN基因(以下简称M基因),载体构建及M基因敲除过程如图1所示。为构建能够敲除M基因的打靶载体,需先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M基因。在引物上添加PstI限制酶识别序列,限制酶识别序列添加至引物的____(填“5'端”或“3'端”),据图1应选择的引物是____(从a、b、c、d中选择),将得到的PCR产物酶切后连入打靶空载体,鉴定正确后进行后续实验。
(2)为将抗生素抗性基因neo(抵抗抗生素新霉素)从原载体中切下,随后插入M基因中。据上图1及表中限制酶信息,应选择限制酶____分别对M基因和neo基因进行酶切,并用____连接,完成打靶载体构建。
(3)将构建好的打靶载体通过____法导入牛受体细胞中。据图1,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M基因通过交换被替换为打靶载体上插入neo基因的M基因片段。交换后的打靶载体以及未成功交换的打靶载体(线形DNA片段)很不稳定,在相关酶的作用下随即降解。
(4)载体可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DNA的其他部位,引发K基因表达,使细胞在加入物质Q的培养基上无法存活。在选择培养基中除有细胞培养的必需成分外,还需要加入物质Q和____,可筛选出成功敲除M基因的受体细胞,其原因是____
2024-05-17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第十九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7 . 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制作的装片效果非常好,他将其中的某个视野放大拍照,发给5位同学观察细胞并计数,结果如下表(单位:个)。关于表中记录结果的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学生分裂间期分裂期总计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5632622
5633522
5632622
7632523
7732625
A.丙、丁计数的差异是由于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
B.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原因是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易区分
C.五位同学记录的间期细胞数不多,原因是取用的材料处于旺盛的分裂阶段
D.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可能是该同学的细胞计数规则与其他同学不同
2023-06-14更新 | 561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液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mmol·L-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Na

K

Ca2

Mg2

Cl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16.0

147

4.0

1.25

1.0

114.0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③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 2/3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和血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都有②
C.③中有的蛋白质可与氧气结合
D.① ② ③中氧气浓度最高的可能是①
9 . 在一群果蝇中,发现其眼色有红眼、朱砂眼、白眼三种,分析根据下列实验,回答亲代基因型请注明父本、母本。
亲本子一代
♀红眼×♂白眼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1:1
对此现象有以下几种假设:
(1)假设一:果蝇眼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判断红眼(A1)朱砂眼(A2)白眼(A3)的显隐关系:__________,并写出亲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二: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基因控制果蝇眼色的色素合成,且A_B_为红眼,A_bb为朱砂眼,aa无色素为白眼。
①若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亲代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利用朱砂眼(Aabb)和白眼(aaBb)杂交判断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两对基因其中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亲代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
③若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已知小麦的耐盐对不耐盐为显性,多粒对少粒为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含有某种基因的花粉部分致死,现有一株表现为耐盐多粒的小麦。以其为父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F1的4种表现型为耐盐多粒:耐盐少粒:不耐盐多粒:不耐盐少粒=3:2:3:2,若让这棵植株自交,其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  )
A.9:3:3:1B.12:3:4:1
C.20:5:5:2D.24:8:3: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