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花、红花、蓝紫花,其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紫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小组以白花(甲)、红花(乙)、蓝紫花(丙)三个品系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白花(甲)与红花(乙)杂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2:1:1.
实验二:蓝紫花(丙)自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白花(甲)、红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分析,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2)若让白花(甲)和蓝紫花(丙)杂交,则子代蓝紫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二中,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位小组成员计划让实验二F1中的某白花植株自交,并根据其后代的表型情况来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但另一位成员认为该方案不可行,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2 .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膜具有不同类型的磷脂(SM、PC、PE、PS和PI),PC与PE在细胞膜内外侧含量占比有较大差异。与PC相比,PE极性头部空间占位较小,二者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不等比分布可影响脂双层的曲度。下表为人体红细胞膜中几种磷脂分布的百分比,据表分析,糖脂应分布在细胞膜的__________(填“X”或“Y”)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磷脂的不均匀分布还与__________的分布有关。

SM

PC

PE

PS

PI

细胞膜X侧的含量(%)

21

18

5

3

3

细胞膜Y侧的含量(%)

3

7

22

14

4

(2)红细胞的细胞膜和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膜、__________都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为研究胰岛B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在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核糖体的位置变化是__________,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大小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
3 . 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组别亲本果蝇F1果蝇的表现型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雄性雌性雄性雌性雄性
+m+m
A野生型++762242757239
B野生型++312101301105
C野生型+m114104111102
D野生型+m160151155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F1和F2果蝇的眼色表现________
(3)突变位点一定在相同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表明它们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染色体上。
(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在F2雄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再进行“♀C×♂D”杂交,发现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1雌性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约有_______%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这两个眼色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了1次交换。
2019-02-11更新 | 9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3-14高三上·河北唐山·期中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四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红绿色盲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性状表现型2009届2010届2011届2012届
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
色觉正常404398524432436328402298
红绿色盲8013160120

(1)第1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可反映出红绿色盲遗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_______________
(2)第2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______________,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记录如下:男生甲的外祖父为红绿色盲,但其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
请问: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传递特点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III10)患有红绿色盲,其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下:

①III7与III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III7为肤色正常的纯合子,与基因型为aaXBXB的女性结婚,妻子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妻子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妻子基因型为aaXBXb,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_________(填序号)
A. 染色体数目检测       B. 基因检测       C. 性别检测            D. 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4)当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现在有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性,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近年来,生物柴油作为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发展迅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油料作物紫苏DGATI基因导入四尾栅藻(操作过程如图),获得转基因的产油微藻,并利用地热废水培养,不仅能生产生物柴油,还能治理地热废水。
   
表1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

限制酶

识别序列

BamHI

5′-G↓GATCC-3′

HindⅢ

5′-A↓AGCTT-3′

EcoRI

5′-G↓AATTC-3′

XbaI

5′-T↓CTAGA-3′

注: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或该基因被破坏,则菌落则成白色。
(1)提取紫苏细胞的总RNA经过_____________得到的cDNA,经___________技术扩增得到DGATl基因,与克隆质粒pMD19连接,将连接产物导入到经CaCl2处理后的大肠杆菌细胞,并接种到添加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挑选颜色为___________的菌落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提取质粒pMD19-DGAT1。
(2)用限酶酶切pMD19-DGAT1获得DGAT1基因,并与酶切后的载体pBI121连接得到___________,并导入到四尾栅藻。若DGAT1基因序列两端没有限制酶识别序列需要人工添加黏性末端,请根据表1中信息写出DGAT1基因两端所添加脱氧核苷酸的碱基顺序___________,使得目的基因左右侧分别与质粒上的BamHI、XbaⅠ酶切末端相连。
(3)转DGATI基因四尾栅藻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研究人员利用地热废水培养转基因四尾栅藻并检测其油脂含量,结果如图2。
   
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测转基因四尾栅藻对地热废水的去污能力,研究人员设计实验并得到相应实验结果如下表2。
表2培养转基因四尾栅藻的地热废水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各项指标

总氮(mg/L)

总磷(mg/L)

氟化物(mg/L)

废水培养基

23.2

4.32

4.56

培养转基因四尾栅藻11天后

1.9

0.45

0.84

该实验不能说明转DGATI基因显著提高了四尾栅藻的去污能力。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应该是___________。
A.应添加对照组:相同废水培养基培养等量非转基因四尾栅藻(其余条件相同)
B.应添加对照组:相同正常培养基培养等量非转基因四尾栅藻(其余条件相同)
C.应添加对照组:相同正常培养基培养等量转基因四尾栅藻(其余条件相同)
D.11天后检测对照组总氮、总磷和氟化物的含量
6 . 某动物的毛色有白色。棕色和黄色三种,现用黄色个体和白色个体杂交,子代F1为棕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现欲研究该动物毛色的遗传规律,不同实验小组提出了不同观点:
观点一:该动物毛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E1、E2、E3分别控制黄色、棕色、白色;
观点二:该动物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黄色,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余情况表现为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观点一正确,则亲本黄色个体和F1棕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且让F1中的棕色个体与F1中的黄色个体进行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动物毛色的遗传规律符合观点二,能否确定A/a、B/b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能确定,请说明理由,并从F1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进行辅证;若不能确定,请说明理由,并从F1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03更新 | 5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研究小组对某种成熟沙梨果皮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

绿色×褐色

全为黄色

褐色:黄色:绿色=6:6:4

全为褐色

褐色:黄色:绿色=10:2:4


(1)由杂交结果可知,沙梨成熟果皮的颜色是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些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研究小组用相同的亲本异地进行了上述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第二组,研究者据此认为上述一、二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有一种基因型的沙梨可随___________因素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果皮颜色,推测该种基因型是_________ (若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若为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和C、c表示,依此类推)。
(3)若将第二组的F2中成熟果皮颜色表现为绿色的个体单独种植并让其自交,则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8 . 研究人员以克新1号、中薯3号和金山薯三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研究温度(5℃、10℃,以20℃为对照)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及温度
研究项目
20℃10℃5℃
克新1号中薯3号金山薯克新1号中薯3号金山薯克新1号中薯3号金山薯
黑暗中释放速率/(5.04.54.14.24.03.73.63.12.9
吸收速率/(17.422.924.917.212.712.2-7.5-
注:“-”表示测得数值太小,误差太大,无法得到有效数据。
(1)马铃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___(填具体场所),该阶段可为暗反应提供___等物质。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该光照强度被称为光饱合点。推测金山薯在10℃时的光饱和点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时的光饱和点。
(2)据表分析,黑暗条件下不同品种马铃薯在5℃释放速率都较20℃时低,原因是___。适宜光照下,若给马铃薯植株提供,一段时间后其体内会出现(),原因是___
(3)在10℃条件下每天给予克新1号适宜光照10h,一昼夜后环境中的减少量为___mg。据表分析,适合在冬春低温环境下种植的品种是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9 . 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答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反射弧通常由①、②、③、④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组成。当针刺手指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只能是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3)在未受刺激时,②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处于_________状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③、④属于两个不同神经元,联系两个神经元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该物质以____________的形式释放到两神经元之间后,与后一神经元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产生兴奋。
2021-10-26更新 | 2188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B/b、N/n基因的控制。
(1)品系甲为一种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
①研究人员用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均为暗红眼。推测控制眼色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均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品系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进一步将个体与品系甲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表现型及比例

品系甲

暗红眼∶白眼

品系甲

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

根据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推测组合Ⅰ与组合Ⅱ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Ⅰ时,发现极少数实验中所得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所得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变。初步推测有个别雄蝇所产生的携带____________基因的精子不育,这种雄蝇被称为雄蝇T。
(3)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雄蝇T的一个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编码G蛋白,G蛋白可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SD基因相对于基因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②研究人员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选取子代中的雄果蝇与品系甲雌果蝇杂交,所得后代全为暗红眼,由此推测SD基因与B/b、N/n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
③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变异的雄蝇X,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SD、)如下图所示。将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全为雌果蝇,且暗红眼与白眼比例约为1∶1.据此推测,精子不育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r有关(其在同源染色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R),请在雄蝇X的图中标注序列r和序列R可能的位置____________

(4)在雄蝇T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均可检测到蛋白G,且次级精母细胞数目与普通雄蝇无显著差异。推测雄蝇T特定类型精子不育的机理是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