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每只成年大熊猫每日进食竹子量可达12~38 kg,大熊猫可利用竹子中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研究人员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了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下列问题:
(1)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_____培养基,该过程中接种等量样品稀释液至普通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倒平板前,需要加入灭过菌的 __________ 溶液,混匀后倒平板,吸取适量的菌液,一般采用 __________ 法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上。
(3)为探究筛选的纤维素分解菌中纤维素酶活性,研究人员将其与某高效纤维素酶进行了活性对比实验如下:

锥形瓶号

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溶液

高效纤维素酶溶液

缓冲液

纤维素粉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一

步骤二

1

0mL

0mL

10mL

10g

35℃保温5分钟后终止酶促反应

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55℃保温22min

/

2

1mL

0mL

A

10g

+++

3

0mL

1mL

B

10g

++++

注:“+”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①表中A处应该加入 _____________ mL缓冲液。
②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将酶的用量都改为了2mL,为使显色结果不变,则需______________
2 . 某植物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共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标记为Ⅰ、Ⅱ、Ⅲ),该植物花的位置叶腋(A)对茎顶(B)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Ⅰ号染色体上,高茎(B)对矮茎(b) 为显性,圆粒(D)对皱粒(d) (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为显性,现有品种 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和④(aabbdd),进行了如下三组杂交实验,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
亲本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组合一①X②aBD:AbD=l:l
组合二②X③?
组合三①x④abd:aBd:abD:aBD = 1:1:1:1

(1)由表中信息可知,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共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种子形状的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
(2)组合二中,F1产生的R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利用组合三F1自交,F1中茎顶花高茎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3)该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为探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对部分结果做出预测分析:(具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纯种植物类型)
实验一: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测交得F2,观察并统计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二:利用纯种红花圆粒与___植株杂交得F1,F1测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部分结果及结论:
实验一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实验二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甜糯玉米是一类具有较高甜度,同时还具备糯性口感的特质玉米,随着对甜糯玉米种质的改良与研究工作投入不断增加,甜精玉米的育种王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1)用足够数量的糯性玉米与非糯性玉米进行杂交实验后,F1均为非糯性,说明糯性为_____性性状。选取部分F1自交得到F2,其中非糯性3499粒,糯性1141粒,说明该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
(2)①育种工作者发现,玉米的甜粒受隐性基因(sh2)控制,对突变基因(sh2)与野生型基因(Sh2)进行测序,结果如图1所示,说明突变基因内部的具体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继续研究发现,Sh2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非糯性Wx1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且二者在玉米籽粒中淀粉合成途径如图2所示,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玉米籽粒性状的。

(3)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杂交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株F1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图3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用基因与染色体的图示解释F1自交结果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4)此后,育种工作者又发现了另一个表现为甜粒的隐性单基因(bt2),为研究新突变基因bt2与sh2的关系,选择将新突变体与sh2sh2进行杂交
假设一: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者的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假设二: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为非等位基因。
2019-11-20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科研人员从野生型红眼果蝇(2N=8)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紫眼雌果蝇x野生型红眼雄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
实验二:紫眼雄果蝇x野生型红眼雌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关于眼色基因存在部位的假设,不成立的是_________
①眼色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②眼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④眼色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⑤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研究者让实验一的F1红眼雄果蝇与亲本紫眼雌果蝇杂交,若子代中雌果蝇均表现为紫眼、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则(1)小题中的假设_________成立;如果利用该假设进一步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中F2的实验结果,则具体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
(3)若(1)小题中的假设⑤成立,则子代中雌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
(4)果蝇的细眼(B)粗眼(b)也是一对相对性状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粗眼雌果蝇(XbXb)与一只细眼雄果蝇(XBY)交配,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粗眼雌果蝇,该粗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选填合适序号:①XbXbY(雌果蝇)②X-Xb(一条X染色体部分缺失)③XbXb]。能确定该粗眼雌果蝇基因型的简单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30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5 .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 表示):
实验一亲本F1F2
红眼(♀)×朱砂眼(♂ )全红眼全红眼红眼:朱砂眼=1:1






①B、b 基因位于_____ 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性。
②让F2 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_____ 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
(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用E 、e 有关。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二亲本F’1F’2
雌、雄均表现为
白眼(♀)×红眼(♂ )全红眼全朱砂眼红眼 ︰朱砂眼 ︰白眼=4 ︰3 ︰1
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 ;F’ 2 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 如下图所示。
(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 或UGA )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 ;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个氨基酸。
2019-01-30更新 | 1756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
6 . 玉米一般为雌雄同株,其顶端长雄花序,叶腋处长雌花序。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株玉米A仅在顶端有雌花序,叶腋处无花序,于是将玉米A与两性植株杂交得F1,F1表型与父本完全相同,F1自交得F2,F2表型及比例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性别

表型

比例

两性植株

顶端长雄花序,叶腋处长雌花序

9

雌株

顶端长雌花序,叶腋处长雌花序

3

雌株

顶端长雌花序,叶腋处不长花序

1

雄株

顶端长雄花序,叶腋处不长花序

3

(1)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实验前,应对母本进行______操作。
(2)表中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将表中两性植株与仅顶端长雌花序的植株杂交,所得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株∶雄株为______
(3)将F2中的雄株与F2中的顶端和叶腋均长雌花序的雌株间行种植,所得子代中雌株占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
(4)玉米的抗旱(B)与不抗旱(b)、高茎(D)与矮茎(d)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四个纯合品系:①BBDD、②bbDD、③BBdd和④bbdd(假定不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还是两对染色体上:__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每种情况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2024-04-1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膜具有不同类型的磷脂(SM、PC、PE、PS和PI),PC与PE在细胞膜内外侧含量占比有较大差异。与PC相比,PE极性头部空间占位较小,二者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不等比分布可影响脂双层的曲度。下表为人体红细胞膜中几种磷脂分布的百分比,据表分析,糖脂应分布在细胞膜的__________(填“X”或“Y”)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磷脂的不均匀分布还与__________的分布有关。

SM

PC

PE

PS

PI

细胞膜X侧的含量(%)

21

18

5

3

3

细胞膜Y侧的含量(%)

3

7

22

14

4

(2)红细胞的细胞膜和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膜、__________都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为研究胰岛B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在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核糖体的位置变化是__________,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大小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
8 . 某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基因相比,b基因碱基数较少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原因可能是b基因中缺失部分碱基对,引起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释上述杂交结果,该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哪一种假设正确,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试验方案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假设二正确,则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3)现已确定假设一正确,欲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简单快速的培育出白花植株,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9 .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 时间。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随机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组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
处理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N2和O2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空气蒸馏水浸泡,水 中通入O2和N2
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
检测结果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无淀粉无淀粉无淀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通入气体的量等条件应该_______
(2)据表可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组别有_______。在暗反应中,C02固定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 _________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3)据表可知,叶片中检测到的淀粉是由吸收的葡萄糖经脱水缩合后产生的组别有 _________;如果组4的溶液只通入N2,预期组4叶片中的淀粉产生量比组2叶片中的淀粉产生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
2017-03-23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3月)理综生物
10 . 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红眼和白眼)是三对相对性状,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上面信息回答:
(1)现有翻翅果蝇和纯合正常翅果蝇做了下表中的杂交实验:
亲本子代
组合一翻翅×正常翅翻翅∶正常翅=1∶1
组合二翻翅×翻翅翻翅∶正常翅=2∶1
①据表可知,正常翅为________性性状。
②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①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
②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50只,其中红眼雄果蝇为45只,红眼雌果蝇为40只。已知红眼雌果蝇中50%为杂合子,则r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4)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rXr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