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花、红花、蓝紫花,其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紫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小组以白花(甲)、红花(乙)、蓝紫花(丙)三个品系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白花(甲)与红花(乙)杂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2:1:1.
实验二:蓝紫花(丙)自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白花(甲)、红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分析,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2)若让白花(甲)和蓝紫花(丙)杂交,则子代蓝紫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二中,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位小组成员计划让实验二F1中的某白花植株自交,并根据其后代的表型情况来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但另一位成员认为该方案不可行,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2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2)性染色体三体(比正常果蝇多一条性染色体)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所产生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下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序号
表现型卷曲翅♂卷曲翅♀正常翅♂正常翅♀

①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____________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 . 已知果蝇的眼色有3种类型:白眼、红眼、紫砂眼。其中一对控制红眼(A)和白眼(a)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控制红眼(B)和紫砂眼(b)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遮盖作用,两对基因均为隐性基因时表现为白眼。回答下列问题:
(1)若纯种紫砂眼雄蝇和纯种白眼雌蝇进行杂交,F1均为红眼,则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红眼雄性个体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2)若纯种紫砂眼雌蝇和纯种白眼雄蝇进行杂交,F1雌雄个体的表现型不同,则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F2雌性个体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 . 燕麦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黑颖)、乙(黄颖:AAbb)、丙(白颖)三个纯合品系的燕麦,为研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PF1表型及比例F1自交得F2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全是黑颖黑颖:黄颖=3:1
实验二丙(♀)×乙(♂)全是黑颖黑颖:黄颖:白颖=9:3:4
(1)科研人员依据实验结果推断:控制上述燕麦颖片颜色性状的基因不位于线粒体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燕麦颖片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亲本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2中黄颖与白颖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颖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确定实验二F2中某一黄颖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写出最简便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
5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A 基因控制高茎。研究人员将高茎玉米植株与矮茎玉米植株杂交,F1都全为高茎玉米,F1自交所得 F2中高茎玉米与矮茎玉米的比例为 3:1.在连续繁殖高茎玉米品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玉米(突变体 M),研究人员将突变体 M 进行自交,发现子代中高茎玉米植株的比例只占1/4,为了解释此现象,有人提出下面两种假说。
假说一:突变体 M 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 A 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 AA+
假说二:突变体 M 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 b 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 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假说一成立,突变体 M 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突变体 M 植株与正常矮茎玉米植株杂交得 F1,F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
(2)如果假说二成立,推测 B 基因对 A 基因的作用效应可能是_____;突变体M 植株自交后代中矮茎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F1中所有的矮茎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
(3)利用突变体 M 和正常矮茎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对假说一和假说二进行验证的实验思路见表格,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将突变体M与正常矮茎植株杂交,选取F1中的矮茎植株再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假说一成立
假说二成立
__________
2019-06-26更新 | 1309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试题
6 .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用四只果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 :黑身=3:1。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 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B.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
C.B、b位于x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RRXbY
D.R、r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F2中灰身雄蝇共有4种基因型
7 . 菜粉蝶是二倍体生物,含50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其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雄性个体的体色有黄色和白色,各基因型的雌性个体的体色均为白色。其眼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有红色和白色。现有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研究菜粉蝶的基因组,应研究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控制______(填“体色”或“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2)亲本中雄蝶产生______种配子,雌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数目可能是____条。
(3)F1中的白体白眼蝶共有_____种基因型。F1中的黄体雄蝶与白体雌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体蝶:黄体蝶=______
8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抗病情况的遗传与A、a基因有关,叶形的遗传与   B、b基因有关。现将抗病正常叶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中抗病正常叶:不抗病正   常叶:抗病皱叶:不抗病皱叶的比例,雄性为3:1:3:l,雌性为3:l:0:0,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与抗病情况有关的基因A、a位于____染色体上,叶形的遗传中_______为隐性。
(2)亲代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子代雌株不抗病正常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重复该杂交实验,子代植株中出现了一皱叶雌株。出现该皱叶雌株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植株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善实验步骤,以探究其原因。(说明: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B或b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皱叶雌株与_______雄株杂交,观察后代_______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下图甲、乙、丙表示生物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可进行上图中的___________过程。
(2)图乙表示_________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2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有100个碱基对的某双链DNA分子片段,含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若连续复制3次,则在第3次复制时需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个。
(4)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_________链为模板。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转录的产物_________(选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
10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A、B、C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

(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模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B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类转运蛋白质只容许一定形状、大小和带电性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且被转运物质不需与该转运蛋白相结合,也不需每次转运都发生构象变化,这类转运蛋白叫__________________(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3)在a~e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填名称)。
Ⅱ、取某植物细胞分别浸入蒸馏水、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和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图1是在蔗糖溶液中的观察结果,图2是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4)图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中的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___________,从细胞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________细胞壁的伸缩性(填“大于”、“等于”、“小于”)。
(5)图2的A、B、C三条曲线中,B曲线反映的是某植物细胞浸入在________溶液中形成的,请解释出现B曲线所示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