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9-10高二下·甘肃天水·期末
1 .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2023-11-14更新 | 483次组卷 | 174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 . 关于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间存在着物质交换,共同组成人体的体液。表1是人体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三种体液中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样品

成分(mmol/L)

Na+

K+

Mg2+

Cl-

蛋白质

142

5.0

1.2

103.3

16.0

147

4.0

1.0

114.0

1.0

10

140

10.35

25

47

(1)请根据上表判断,②体液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具有结合、运送氧气功能的血红蛋白通常存在于______。
A.①B.②C.③D.①②③
(3)这3种体液时刻在参与着各项生理活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①中
B.①中蛋白质通常可以进入②
C.机体产生的CO2主要靠②运送至呼吸系统
D.②和③之间的物质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造成的
(4)以位于各级血管内壁上皮细胞为例,用直线、箭头和文字表示①②③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并阐述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5)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依赖系统和器官的共同调节,以下表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的是______。
A.神经—内分泌—免疫B.神经—激素—免疫
C.生物—心理—社会D.神经—体液—免疫
(6)内环境中不仅含有各种营养物质,也存在着各种代谢产物,请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②③中的尿素含量的区别,并阐述内环境中尿素的来源和去路。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 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问题。
进行性肌萎缩是单基因遗传病,6号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基因可用E或e表示,遗传系谱如图。

(1)根据遗传系谱分析得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2)图中5号与6号个体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7号个体的基因型______
(3)图中5号的旁系血亲是______,若5号再次怀孕,为确保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A.染色体分析
B.遗传咨询
C.基因诊断
D.B超检查
(4)经基因检测,8号成员同时带有进行性肌萎缩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b),如果8号个体与一个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男子婚配,理论上推测其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见表:
子代表现型仅红绿色盲仅肌萎缩完全健康肌萎缩兼色盲
表现型占比10%10%40%40%

根据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知8号个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的4种配子及其比例是______
2019-11-20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5 . 细胞增殖严格有序的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图表示在细胞周期中cyclinB含量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

(1)关于细胞周期各时期与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
A.G1期: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酶          B.S期:DNA的精确复制
C.G2期: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D.M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2)据图分析,cyclinB先开始合成,CDK1后合成,说明CDK1活性随cyclinB含量增强而________ ;CDK1活性与cyclinB含量呈正相关,M期时,cyclinB被降解,导致 CDK1活性______
(3)根据图中信息,请结合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如果细胞内CDK1活性持续增高,细胞周期该如何变化,请推断结果并阐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上海杨浦·二模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7 . 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见下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期早亡现象。
(1)甲地所有的果蝇称为_____________
(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I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_____特性。
(3)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________多样性。
(4)北美大陆在阶段Ⅱ时,一些地区的果蝇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A.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                       B.环境导致果蝇基因定向突变
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                      D.可逆性突变使两地果蝇基因相同
(5)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其可能主要原因:____________,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6)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 ___________
(7)整个美洲大陆从最初的一种果蝇(基因型aabbccDDeeff)发展至今已有许多种果蝇,这种进化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9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