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1 . 某昆虫的截翅和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星眼和正常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群正常眼雄虫和一群星眼正常翅雌虫杂交,F1表型及比例如下:F1雌虫∶F1雄虫=1∶1;F1雌虫中,正常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正常眼截翅∶星眼截翅=2∶6∶1∶3; F1雄虫中,正常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正常眼截翅∶星眼截翅=1∶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正常眼、星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正常翅、截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B.亲代雄虫能产生3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同时含a和b的配子占比例为1/3
C.F1中杂合子占13/16,杂合子中正常眼正常翅雌昆虫占1/13
D.若F1中的星眼正常翅雌、雄虫随机交配,则F2中星眼截翅昆虫占9/64
2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流行度与流感病毒不相上下。下图是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载体的示意图,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

限制酶BclIEcoRIXbaISau3AIBamHI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过程②在PCR扩增仪中需加入__________酶,设计引物时在两种引物的__________端分别添加的限制酶是_________(填名称),过程③需要用___________种酶得到质粒B。
(2)过程③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DNA连接酶。下图中属于DNA连接酶底物的是_________,连接此底物中的末端的DNA连接酶可以来自___________

(3)过程④的目的是使质粒B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准确复制、方便提取,因此质粒B的组成元件中___________(填“是”或“否”)必须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4)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 DNA 的方法。这两种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物与非限制性引物,其最佳比例一般为1∶50~1∶100,在PCR反应的最初10~15个循环中,其扩增产物最初主要是双链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非限制性引物引导的PCR就会产生大量的单链DNA。假设反应体系中原来有a个模板DNA,最初10个循环扩增产生双链DNA,后20个循环均只扩增一条链,则需要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_个,非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_个。
3 . 细胞中化合物A、B生成的化合物(或结构)D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代表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蛋白质,则C是肽键
B.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植物特有的蔗糖
C.若A为ADP,B为磷酸,则C断裂时,末端磷酸集团会携带能量转移
D.若A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则C为磷酸二酯键
4 . 某养殖场建立猪—沼—粮(果、菜)循环农业模式发展农村产业。如图为该循环农业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精饲料中的能量
B.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都可以实现良性循环
C.猪产生的粪便中也包含能量,这些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该模式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充分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
5 . 水稻的粒形与产量和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粒形发育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对提高产量、改善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野生型正常粒水稻,获得了1株长粒单基因突变体水稻。
   
(1)以突变体为父本,野生型为母本,杂交得F1,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得F2共有野生型326株,突变型106株。实验结果表明该突变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都不相同,常用于染色体的特异性标记。为确定长粒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用位于这两对染色体上的SSR进行基因定位。科研人员扩增(1)中亲本及若干F2个体的Ⅱ号和Ⅲ号染色体SSR序列,电泳结果上图所示。图中F2的1~7号个体电泳结果说明长粒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F1个体的粒形基因(A和a)和SSR分子标记(野生型:SSRⅡm、SSRⅢm,突变体:SSRⅡn、SSRⅢn)的对应位置关系是______。少数长粒F2个体的电泳结果如上图8号个体,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为探究水稻粒形的调控机制,对野生型与突变体中某些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图。已知GS2基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来正向影响籽粒长度,TGW6基因通过抑制胚乳的发育影响粒长,这说明在野生型个体中A基因通过______来影响水稻粒长。
   
(4)香味稻具有普通味水稻不具备的特殊香味,该香味性状由某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为探究香味基因与长粒基因的位置关系,现以纯合的长粒普通味水稻与正常粒香味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香味基因与长粒基因位于______上;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香味基因与长粒基因位于______上。
6 . 虎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虎毛色为黄色底黑条纹(黄虎),此外还有白虎、金虎和雪虎等毛色变异,科研人员对虎毛色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1)若白虎是由黄虎的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据图1所示家系分析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可以排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XY同源区段)。选择子代3、4黄虎相互交配,能否根据后代的性状表现判断遗传方式?_______(填“能”或“不能”)

   

(2)虎的毛发分为底色毛发和条纹毛发两种,毛发颜色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分泌的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决定。褐黑色素使毛发呈现黄色,真黑色素使毛发呈现黑色。几种虎的毛发颜色如图2。常染色体上S基因编码的S蛋白是某条褐黑色素和真黑色素合成途径的必要蛋白,E基因表达产物激活真黑色素的合成,是真黑色素合成的另一条途径。白虎和几乎纯黄的金虎的毛色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

   

①测序发现,白虎的S基因突变导致其功能丧失。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白虎性状出现的原因是:底色毛发中_______________,条纹毛发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DP细胞分泌的A蛋白作用于黑色素细胞,促进真黑色素转化成褐黑色素。金虎的DP细胞中C基因突变导致C蛋白功能丧失,研究发现C蛋白不影响A基因的表达,只降解胞外A蛋白。为验证上述结论,研究者将相关基因导入敲除_______基因的受体细胞,导入基因和部分电泳结果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补充出应有的电泳条带______

   

7 . 大鼠的母鼠乳汁中的抗体进入仔鼠的消化道后,在肠腔酸性环境下,与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A结合,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小囊泡包裹抗体运输到细胞位于组织液的一侧后与细胞膜融合,抗体与膜蛋白A分离并被释放到组织液中,进而进入仔鼠血液发挥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A属于转运蛋白,在运输抗体的过程中可反复使用
B.小囊泡在细胞中运输的动力和方向由细胞骨架提供和决定
C.抗体与蛋白A的结合和分离与内环境不同部位的pH不同有关
D.抗体不经消化即被仔鼠吸收需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性
8 . 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表现为雌性。有一种特殊的XXY雌果蝇,其两条X染色体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不分离,记为“XX”。科学家利用它创造了“并连X染色体”法来检测X染色体未知的基因突变(图1)。已知不含X染色体或含3条X染色体的果蝇都不能存活。图2为果蝇正常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诱发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的处理具体方法有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含并连X染色体果蝇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
(2)甲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F1雄果蝇的Y染色体来自于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且F1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中保存了突变基因。
(3)经诱导处理正常果蝇,其X染色体发生一次基因突变后,分别与含并连X染色体的果蝇杂交,F1中有的只有雌果蝇,原因可能是______;有的出现朱红眼、深红眼等突变性状,这些突变性状不可能是______(填“I区显性”、“I区隐性”、“Ⅱ区显性”或“II区隐性”)突变。
(4)野生型果蝇眼色为红色,要研究朱红眼、深红眼突变性状(都是隐性突变)是否由同一红眼基因突变形成的相对性状,现有野生型朱红眼、深红眼纯合雌雄果蝇若干,请选择合适果蝇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_
9 . 从土壤中分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如右图,该培养基中,果胶被刚果红染成红色。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在该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出现多个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培养基可用于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
B.培养基配方中的X应为琼脂
C.KH2PO4和Na2HPO4能维持培养基的pH
D.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全部为同一种微生物的克隆
2023-05-30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10 . 海湾鱼、虾、蟹、贝、藻兼养生态工程是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食性、栖息地不同和生物相互利用、依赖、竞争等生态特点,在同一海湾中同时进行贝类、藻类养殖和鱼、虾、蟹类网箱养殖的模式。该模式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与传统网箱养殖相比,饲料使用量降低,综合产出显著提高。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__,图示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
(2)因受________的影响,海带通常养殖在水面以下1~3米内,该模式中海带生长情况明显好于传统养殖海带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
(3)定量分析发现,与自然状态相比,该模式养殖后,虾由浮游动物获取能量的比例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
(4)该兼养生态系统的构建主要遵循了生态学的_________原理。
2023-05-30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