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05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X)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例决定:当X/A≥1时个体为雌性;当X/A≤0.5时个体为雄性;若0.5<X/A<1时个体具有两性特征。细胞中无X染色体会使胚胎致死,Y染色体对果蝇的性别不起作用,但对雄性的育性有作用。下列相关正确的是(       
A.可育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必为XY,雌果蝇中只有性染色体为XX才可育
B.若某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OY,则它能与正常雌果蝇交配产生后代
C.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子代性染色体可能异常
D.若某果蝇有3个常染色体组并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果蝇具有两性特征
今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图1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中所示染色体为该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图2表示该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几种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值,其中a~e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的名称为___。与该动物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相比,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特点为___
(2)图2中处于a阶段的细胞中有___个染色体组。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___(用图示字母表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图2中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时期有___(用图示字母表示)。
(3)细胞周期同步化是使体外培养的细胞都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技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双阻断法是其常用方法,原理是高浓度TdR可抑制DNA复制,使处于S期的细胞受到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洗去TdR后细胞又可继续分裂。图3是原始生殖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已知该细胞的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细胞分裂期)分别为8h、6h、5h、1h。图4是TdR双阻断法诱导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操作流程。

①阻断Ⅰ:培养在含有过量的TdR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___h,目的是使细胞停留在图3所示G1/S期交界处或___时期。
②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T2应处于的范围是___,目的是___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初始生殖细胞都停留在___,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3 . 随着抗生素的人均用量增多,细菌耐药率也逐年提高。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四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分别标记为①~④。①区域放一张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②~④区域各放一个含抗生素的相同圆形滤纸片,将培养皿倒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16h,结果如图(抑菌圈是细菌不能生长的地方,抑菌圈越大表示抗生素的杀菌能力越强)。
步骤二:从菌落的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重复上述步骤,培养至第五代。测量并记录每一代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N2~N5)。
回答以下问题:

(1)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___。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有利于增加___的多样性。突变的害和利是___(填“绝对”或“相对”)的,这往往取决于___
(2)步骤一中①区域放一张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的目的是___
(3)步骤二中从抑菌圈边缘菌落上挑取细菌,原因是___。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___(实验现象),说明细菌耐药性逐渐提高。这是___的结果。
4 . 人类15号染色体上UBE3A基因参与控制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在一般体细胞中,来自父本和母本的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都可以表达,但在神经细胞内,只有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可以表达。若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为缺陷基因U3A,使得神经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个体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而患天使综合征(AS)。某AS患者家族系谱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Ⅰ1和Ⅰ2个体均无缺陷基因U3A,则Ⅲ代中出现AS男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神经细胞和一般体细胞中UBE3A基因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是基因___的结果。
(2)研究发现来自父本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在神经细胞中发生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是指___的现象。若Ⅰ1个体携带缺陷基因U3A,则Ⅱ3个体与Ⅱ4个体再次生育,后代患AS的概率是___(忽略突变和基因重组)。
(3)在受精卵及其早期分裂阶段,若细胞内某一同源染色体存在三条,细胞有一定概率会随机清除其中的一条,称为“三体自救”。某个体细胞中15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如图。

①该个体___(填“患”或“不患”)AS。
②从异常染色体来源和“三体自救”角度,解释该个体15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形成的原因:___(写出一种情况)。
5 .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植物,无性染色体,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感锈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和乙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Ⅱ、Ⅲ)培育优良品种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进行玉米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条染色体DNA序列。
(2)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hR植株,利用的原理是___,hR植株的特点是___,需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与方法Ⅱ相比,方法Ⅰ的优点是___
(3)Ⅰ、Ⅱ、Ⅲ三种方法中,最不易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原因是___
(4)育种专家发现玉米体细胞内2号染色体上存在两个纯合致死基因A、B。基因型AaB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的玉米随机自由交配,忽略突变和基因重组,子代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原因是___
6 . 豌豆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B基因出现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表现为非甜,b基因没有抑制现象。现有表型为甜与非甜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为非甜,F1自然种植得到F2共288株,其中,非甜豌豆植株有234株。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a的碱基数目___(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2)A与a,B与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填“一对”或“两对”)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
(3)亲本甜植株的基因型为___。F2中非甜植株基因型有___种,其中杂合植株的比例为___
(4)现有一株来自F2的甜豌豆,欲判断其基因型,请设计一种最简单的实验方法。
实验思路: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
7 . 下列有关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隔离阻止了基因交流并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B.人类的活动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8 . 大量证据表明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A.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鳃裂和尾
B.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且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鲸的鳍、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等“同源器官”结构相似
9 . 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配后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一定不存在隔离
B.生物的变异一定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并繁殖后代
D.种群中一些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10 . 达尔文认为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来源于微小的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应就是指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有适应
B.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C.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获得性遗传,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经多变的环境诱发产生可遗传变异的个体大都更加适应新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