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015 道试题
1 . 下丘脑通过整合来自循环系统的激素和消化系统的信号调节食欲,是食欲调节控制中心。下丘脑的食欲调节中枢能调节A神经元直接促进食欲。A神经元还能分泌神经递质GABA,调节B神经元。GABA的作用机制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将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理由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把小鼠的A神经元剔除,将GABA受体激动剂(可代替GABA直接激活相应受体)注射至小鼠的B神经元区域,能促进摄食。据此可判断B神经元在食欲调节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不同剂量的GABA对小鼠灌胃,发现30mg·kg-1GABA能有效促进小鼠的食欲,表明外源的GABA被肠道吸收后也能调节食欲。有人推测外源GABA信号是通过肠道的迷走神经上传到下丘脑继而调节小鼠的食欲。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另设4个组别,验证推测。
①完善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
A组:灌胃生理盐水;                           
B组:假手术+灌胃生理盐水;
C组:假手术+_______        
D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假手术是指暴露小鼠腹腔后再缝合。手术后的小鼠均需恢复后再与其他组同时处理。)连续处理一段时间,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的摄食量。
②预期结果与结论:若___________,则推测成立。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隐花色素(CRY1)是植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种能吸收蓝光的分子。为研究蓝光通过CRY1对植物下胚轴的生长产生的影响,研究人员用野生型、突变体A(无法合成CRY1)、突变体B(CRY1过量表达)三种不同品种的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可以通过CRY1等结构接受光信号刺激
B.X是突变体A,其无法合成CRY1,能接受蓝光的刺激
C.Y中的CRY1过量表达,导致蓝光的促进作用更强
D.蓝光能通过CRY1促进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3 . 研究者以拟南芥等为材料,探究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机制。
(1)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孔隙。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升高,其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定途径使保卫细胞渗透压_____,保卫细胞_____(填“失水”或“吸水”),气孔关闭。
(2)P基因编码的水通道蛋白参与水分从根部向叶片的运输, A、R基因的表达量均受脱落酸诱导显著上调,R基因编码的R蛋白是脱落酸信号通路中的一种调控因子,已知R蛋白可与A基因编码的A蛋白(一种转录因子)结合,为研究A蛋白、R蛋白在P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研究者构建多种表达载体,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结果如下图。

图1中结果表明_____。综合系列研究可知,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由环境因素调节、激素调节和_____共同完成。
(3)已有研究证实干旱胁迫导致植株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受到抑制而根部的营养分配比例增大。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
(4)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有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由气孔导度下降影响了CO2的固定速率导致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称为气孔限制因素,否则为非气孔限制。某拟南芥突变体在同等干旱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较野生型更低,为探究其原因,研究者对两者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如图2,由图可知,该突变体导致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属于_____(填“气孔限制因素”或“非气孔限制因素”),试从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该突变体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4 . 实现基因重组的方式之一是染色体互换。科学家用性染色体构型如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已知Y染色体不携带图示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I后期也会发生基因重组
B.图示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
C.若亲本果蝇未发生染色体互换,则F1雄果蝇X染色体构型1/2异常
D.若F1中出现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的个体,则亲代果蝇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其中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使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过程②破碎有利于淀粉与α-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的时间
C.过程③的主发酵阶段初期应提供氧气,以便缩短完成酒精发酵的时间
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更应缩短排气时间间隔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6 . 动物细胞中存在“缺氧诱导因子”(HIF),能感知氧气含量的变化。HIF由两种不同的结合蛋白(HIF-1α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1α,而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HIF-1α会逐步被降解;在缺氧的条件下,HIF-1α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如图),使多种基因被激活,这些基因产物可以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以适应低氧环境。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内合成HIF-1α的细胞器成分与HIV病毒相似
B.人体细胞核内HIF-1α的含量可能在高原地区较平原地区低
C.缺氧条件下HIF-1α会使EPO基因的表达水平持续升高
D.氧气浓度升高,细胞核内的ARNT含量相对稳定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7 . 植物多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图为玉米(2n=20)单倍体(配子体)世代与二倍体(孢子体)世代构成的生活史模式图,其中孢子体占据绝对优势,配子体仅为数个细胞(如胚囊、花粉等),自然条件下不能独立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核DNA数最多为40个,基因重组发生在该环节
B.从c过程结束开始,到a、b开始前为止属于孢子体
C.由配子体直接发育成的玉米植株矮小且所结籽粒小
D.推测配子体阶段时间较短,通过某种方式从孢子体上获取营养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细胞利用质子泵①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H+-蔗糖载体”②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上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
B.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受温度、H+浓度的影响
C.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图中①②的功能有差异,化学本质也不同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9 . 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L点时,该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可能来自油料作物
C.N点时,该器官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该非绿色器官是种子,则M点对应的O2浓度最适合储存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小于甲组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三)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