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6 道试题
1 .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索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突触间隙,与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
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

(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结果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数量

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
(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可____________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研究,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2 . 任氏液是一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另外还含钾离子、钙离子等其他离子。在任氏液中培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微电极插入神经细胞,可记录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如图所示,a、b、c、d为曲线上的点。研究小组进行下列两个实验,实验一:在任氏液中加入四乙胺(一种阻遏钾离子通道的麻醉药物);实验二: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其他条件不变。两实验均测定动作电位的发生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从c到d速度减慢B.实验一中,内外两侧均不会产生局部电流
C.实验二获得的动作电位,c点膜电位会降低D.实验二中,有可能检测不到动作电位产生
2023-08-15更新 | 87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血糖、血脂、血压是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
(1)体检时测定血糖必须空腹8~10小时,一般在上午8:30以前。原因是:此时体内_______________
A.胰岛B细胞分泌旺盛 B.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最低
C.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   D.血糖浓度处于相对恒定
正常人空腹血糖值为:_______________,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促进血糖浓度降低。
(2)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并对其展开了系列实验,以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IA(见图1)中的X能够抑制GT的功能。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膜上的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图2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葡萄糖浓度越高,IA与GT结合量越低。据上述信息,推断IA、葡萄糖、GT三者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评估IA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和IA,测量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3。

该实验结果表明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比外源普通胰岛素更具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
(4)研究证实:血液中LDL(一种脂蛋白:由富含胆固醇脂、甘油三酯的疏水性内核和由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等组成的外壳构成的球状微粒)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呈正相关。目前,临床上首选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他汀类药物可同时促进LDLR和PCSK9蛋白的合成,而PCSK9蛋白升高则有阻碍他汀进一步降低患者体内LDL含量的作用。请根据题意及图分析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作用有一定局限性原因:_______________

(5)为更有效降低患者体内LDL水平,研究者正在努力研发新一代降脂药物。请根据本题图文提供的信息,推断研发的新药可进一步降低LDL含量的机理有______________。
A.延长LDLR的“生命周期”B.降低LDLR的合成数量
C.促进合成PCSK9蛋白D.减少LDLR与PCSK9蛋白结合
2023-05-19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2010·湖南常德·一模
名校
4 .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ⅡB.与父亲有关、减数分裂I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I
2023-05-19更新 | 1089次组卷 | 12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海葵毒素(ATX)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科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海葵毒素对兴奋传递的影响。图1是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mV),图2是0.5 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结果,曲线Ⅰ是未加海葵毒素(对照),曲线Ⅱ、Ⅲ、Ⅳ分别是枪乌贼神经元浸润在海葵毒素中5min后、10min后、15min后的测量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葵毒素处理15min后,刺激枪乌贼神经元后不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
B.持续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则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会一直变大
C.根据实验可推断,海葵毒素可以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海葵毒素可用来开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
6 . 某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环境时,发现一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现象是生物竟然与环境共存,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与环境共存只能通过易地保护才能让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B.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互花米草盐腺的分泌活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土地的盐碱化
D.利用群落演替规律,可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植物来改良盐碱化的草原也可以提高草地利用效率
7 . 将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兴奋过程和肌细胞收缩的机械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如图所示,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将信息传递至Ca2+释放通道;L管对Ca2+的释放。钙泵是一种Ca2+依赖式ATP酶,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使Ca2+逆浓度梯度转运,从而实现L管对Ca2+的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一肌接头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化
B.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则肌细胞接头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C.Ca2+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收缩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D.静息状态时,①处的Ca2+浓度高于②处的
2022-10-29更新 | 206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8 .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在确诊5年后,患者的存活率只有5%。高死亡率的原因是在癌症晚期前没有任何症状,而且胰腺癌细胞的扩散速度非常快。胰腺癌细胞会释放出CXCL16因子,CXCL16因子能够吸引非攻击性免疫细胞在癌细胞周围聚集。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提高免疫系统攻击胰腺癌细胞的效率,以达到治疗胰腺癌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主要依赖于细胞毒性T细胞
B.胰腺癌细胞周围聚集的非攻击性免疫细胞有利于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
C.放疗、化疗方法可诱导癌细胞突变成正常细胞,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D.使特定细胞表达出CXCL16因子的受体可能会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
2022-10-08更新 | 75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河豚毒素是鲀鱼类体内的细菌所产生的一种强力神经毒素,分子量小,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烹调手段难以破坏。河豚毒素中毒后发作迅速,极度痛苦,目前尚无有效的解毒剂。为研究河豚毒素的毒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进行分组,并放入一定浓度的河豚毒素溶液中浸润一段时间(Ⅰ组:未浸润;Ⅱ组:浸润5min;Ⅲ组:浸润10min;Ⅳ组:浸润15min),随后用微电极刺激各组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并分别测量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体的膜电位,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组别

浸润时间

突触前神经元

突触后神经元

0

35

35

5min

30

25

10min

20

10

15min

10

-70

A.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比膜外低35mV
B.河豚毒素能够抑制Na+的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阻止兴奋的传导
C.河豚毒素能够阻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但不改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
D.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开发麻醉剂、镇痛剂或降压药
10 . 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都有相关患者,遗传系谱如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10生育一个患甲病的男孩概率为1/1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