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索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突触间隙,与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
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

(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结果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数量

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
(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可____________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研究,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测定结果为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量,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量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填“种类”“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个亚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
2023-12-13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请回答: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之间由于存在____________而属于不同的物种。
(2)2020年肆虐非洲的蝗灾中,其罪魁祸首主要是沙漠蝗。决定沙漠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蝻为沙漠蝗的幼虫,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经常采用____________法。
(3)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该食物网中包含了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牧鸡位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共____________g。
(4)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散居型蝗虫的体色会由绿色逐渐变为聚居型的黑褐色,蝗虫体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此时期黑褐色蝗虫体内开始合成具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而避免天敌的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5)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4 . 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强度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套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且不考虑温度引起的体积膨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种子呼吸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值
B.A、B两试管有色液滴左移的速率一样
C.一段较短时间后,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距离的关系可能为hc>hB>hA
D.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Tc最低
2023-10-19更新 | 584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某雌雄同株的植株的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花)性状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s为显性不育基因,ms为隐性可育基因,Msf为显性恢复可育基因,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Msf>Ms>ms,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甲为雄性不育,植株乙为雄性可育,甲和乙杂交,F1均为雄性可育,F1自交产生的F2中雄性不育占1/8,亲本中植株甲和植株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F2的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
(2)某混合种植的群体中只有MsfMs和Msms两种基因型,且两种基因型植株数量相等,该群体随机交配一代,后代表型比例为_____
(3)现有某雄性可育的植株,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请设计一次合理的杂交实验判断该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写出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______
2023-09-23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实验中下列关于化学试剂或相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的是(       
A.酒精在“新冠病毒预防”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相同
B.盐酸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中的作用相同
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相同
D.显微镜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用法不同
7 . 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有红色与白色,茎高有高茎与矮茎是两对相对性状。
(1)若选一株白花雌株和一株白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白花:红花=3:1。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果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还需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共同控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雌雄株的基因型分为Aabb和aaBb,F1中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情况是____________表现为红色,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白色。
(2)若该植物的白花与红花(基因用A/a表示)、高茎与矮茎(基因用D/d表示)是两对相对性状,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现用白花矮茎株系中的雌株与红花高茎株系中的雄进行杂交,F1的表型均为白花高茎和红花高茎,再将F1白花高茎雌雄交配,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高茎:红花矮茎=6:2:3:1。对F2的表型出现6:2:3:1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此解释,则F2中表型为白花高茎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基因型为Aa的白花株系雌雄株相互杂交,后代只有白花,而不出现红花。研究发现,控制花色的基因所在的这对同源染色体的其它位点上存在着一个致死基因。请据此推断,该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基因,且该基因与____________(填“A”或“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2023-09-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细胞中过程②与过程①相比,特有的碱基对为A-U
B.过程①的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过程③的发生场所是细胞质
C.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神经细胞
D.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腺嘌岭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鸟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52%
9 . 某科学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以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在温度等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仅通过控制O2浓度的变化,得到了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时CO2产生速率(Ⅰ)、O2消耗速率(Ⅱ)、酒精产生速率(Ⅲ)随着时间变化的三条曲线,实验结果如图所示,t1时刻Ⅰ、Ⅱ两条曲线重合,S1、S2、S3、S4分别表示各曲线围成的面积。该兴趣小组还利用乳酸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实验装备和条件不变,得到乳酸产生速率(Ⅳ)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t1时刻,由于O2浓度较高,无氧呼吸消失
B.若适当升高温度,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将缩短
C.若S2∶S3=2∶1,则S4∶S1=3.5∶1时,O~t1时间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值为1∶1
D.若曲线Ⅳ和曲线Ⅲ两者完全重合,则O~t1时间段酵母菌和乳酸菌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10 . 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被氧化型辅酶I(NAD+)结合而形成还原型辅酶I(NADH)。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哺乳动物无氧呼吸过程中会有NADH的积累
B.用药物抑制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
C.细胞中若某物质能抑制NADH氧化生成水,则同时O2的消耗增多
D.哺乳动物细胞呼吸消耗NADH的场所不唯一
2023-09-04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