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1 道试题
1 . 一同学对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其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
(2)图2中类型c的细胞含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4)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上图丙处于__________期。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至少培养__________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 G1/S 交界处(视作 G1期)。然后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时间要求长于__________,但不得短于__________,再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将被阻断在 G1/S 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
周期G1SG2M合计
时长(h)1293.51.526
2024-06-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 . 多巴胺转运体(DAT)是一种神经递质转运蛋白,能将突触间隙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回收至突触前膜内。毒品可卡因会阻断DAT的转运功能,导致吸毒者产生毒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机体中需要多巴胺转运体参与多巴胺的释放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若多巴胺转运体不能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可卡因的作用可能会引起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
D.抑郁症患者可通过药物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 .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细胞中的金属结合蛋白,具有吸附重金属的作用。科研人员将MT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构建工程菌,利用这一工程菌吸附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目的基因,从____________中提取mRNA,通过___________法获得MTcDNA。MTcDNA的碱基序列与细胞中MT基因的碱基序列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提高工程菌MT蛋白的产量,将MT基因与外源表达增强元件连接(图甲表示引物对应的位置)。利用PCR检测连接是否成功,可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该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_____________酶。
(3)将改造后的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得到的片段末端为平末端,而载体E只有能产生黏性末端的酶切位点。为了能够将MT基因与载体E相连,可以在上述引物的______________(填“5’”或“3’”)端添加能产生黏性末端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也可以借助中间载体P将MT基因接入载体E。(图乙表示载体P和载体E的酶切位点及相应的酶切序列)

后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用______________酶将载体P切开,再用DNA连接酶将MT基因与载体P相连,构成重组载体P'。
②载体P'不具有表达MT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______________酶组合对载体P'和载体E进行酶切,将切下的MT基因和载体E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为了提高获得重组质粒的效率,除了考虑适宜的外界条件、目的基因的浓度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将重组质粒导入到用_____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中完成转化;利用含有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出MT工程菌。
(5)通过检测发现MT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大肠杆菌,但该菌不能吸附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4 .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体色有黑体和赤体(基因A、a控制,黑体为显性性状),蚕丝颜色有彩丝和白丝(基因B、b控制,显隐性不确定),两对基因的位置不确定。某实验小组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解信息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P:黑体彩丝雌蚕×赤体白丝雄蚕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
(2)根据图解信息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黑体与赤体为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若要确定这一点还须进一步通过观察统计的_________比例进行判断。若_________,则说明黑体、赤体为常染色体遗传。
(3)若黑体、赤体为伴Z染色体遗传,考虑两对性状,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5 .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某人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之后失去讲话能力,推测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_____________区受损。康复出院多年后,事故中的惊险画面仍一直在脑海深处重现,这种长时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和兴奋情绪有关的小分子物质,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多巴胺刺激下,大脑奖赏系统能发出愉悦冲动使人精神上产生愉悦感和陶醉感。神经细胞常以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多巴胺,这种释放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3)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龄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语言和记忆功能丧失。其中β-淀粉样蛋白(AB)沉积导致脑内形成斑块是造成该病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现象,研究发现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减少Aβ生成,并加速Aβ消除。据此分析糖尿病是AD最强风险因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Aβ寡聚体可以与神经元结合,使胰岛素受体从细胞膜上脱落,说明Aβ对糖尿病存在____________调节。
(4)夏季蚊虫叮咬后会引起“抓挠行为”,其产生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痒觉。研究发现痛觉和痒觉既存在各自特定的传导通路,也存在一些共同的信号通路。下图所示是痛觉对痒觉产生影响的部分神经调节机制,已知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且GRPR神经元兴奋后能传递痒觉信号,据图分析“抓挠止痒”的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

6 .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弱光环境中植株的叶片形态会出现变化,且叶绿素a/b的值会降低,这均可以增强植物对弱光的吸收能力。科研人员对有斑纹叶和无斑纹叶两种维西堇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遮光处理,下面是相关的测量数据。已知光补偿点指植物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指植物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处理

株高

根数目

叶绿素:a/b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有斑

L0

9.225

2.750

4.031

9.139

620.000

1-4.666

L1

9.860

2.800

4.180

11.373

730.667

9.333

L2

10.300

1.600

4.168

7.985

749.333

29.333

L3

13.833

2.333

4.207

6.012

500.000

8.000

L4

14.000

1.333

4.076

1.288

350.667

25.333

无斑

L0

9.833

2.667

3.923

11.660

737.333

9.333

L1

10.250

2.667

4.137

9.680

784.000

14.667

L2

9.700

2.000

4.170

6.964

505.333

17.333

L3

11.840

2.400

4.023

5.388

340.000

20.000

L4

11.000

2.000

3.730

4.257

398.667

24.000

注:I为未遮光L1L2 L3L4依次为一层遮光,两层遮光、三层遮光,四层遮光。
(1)影响光补偿点的因素包括_________(答出2点)。
(2)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大,有斑纹维西堇菜、无斑纹维西堇菜株高均增加,其意义是_________。随着遮光处理程度的增加,维西堇菜的光饱和点先增大后减小,光饱和点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3)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大,叶绿素a/b的值变化幅度不大,而维西堇菜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变化显著。该事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叶绿素a、b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大,原因是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Sanger测序法是第一代基因测序方法,测序原理如图所示,其中ddATP、ddCTP、ddGTP、ddTTP(统称为ddNTP)为双脱氧核苷酸,其2、3号碳原子上没有氧原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被测模板的序列应该为5'—CTAAGCTCGACT—3'
B.ddNTP可以连接到延伸的子链中,但此后子链将无法延伸
C.合成的子链中最长的类型会出现在第一组实验中
D.电泳结果共出现了12条长短不同的条带,但被测模板实际碱基数要超过12个
8 . 下图是某家族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两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6%,Ⅲ₁₀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Ⅲ₁₂的基因型是 AaXᵇY,其产生的配子中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且调查的群体需足够大
D.Ⅲ₁₃与一仅患甲病男性婚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4/9
2024-01-0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9 . 如图是测定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遮光20min后,甲装置液滴左移2cm,乙装置液滴右移0.5cm,适宜光照20min后,丙装置液滴右移5cm,丁装置液滴右移0.5cm,则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总光合作用强度为(  )
A.8cm/hB.7cm/h
C.24cm/hD.21cm/h
10 . 镁(Mg)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为研究植物中Mg2+调节光合作用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R 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关键酶,在_______________ (填场所)中可催化 CO2与 RuBP(C5) 结合,生成 C3。C3____(填物质)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有机物。
(2)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分为两组,分别在含Mg2+(+Mg)和无Mg2+(-Mg) 的培养液中培育一段时间后,进行光暗交替处理,检测两组水稻中 R 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结果如图 1 所示。

①图1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
②科研人员检测光照下两组水稻叶片中 R 酶的含量,发现两组实验结果并无差异。由此推测,Mg2+通过_______提高 R 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 。
(3)叶绿体中 Mg2+的浓度受光暗周期的调控,科研人员推测叶绿体膜上的 M3 蛋白与 Mg2+的转运有关。为探究 M3 蛋白的转运功能,开展如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检测指标

数值

对照组

卵母细胞置于含25Mg2+的缓冲液中一段时间,用无Mg2+的缓冲液冲洗

每个卵母细胞内的25Mg2+含量

A

实验组

B

对照组

置于无Mg2+的缓冲液,向卵母细胞内注射含25Mg2+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

外部溶液25Mg2+含量

C

实验组

D

实验组:卵母细胞膜上含有 M3 蛋白;对照组:卵母细胞膜上不存在 M3 蛋白。结果表明,M3 蛋白的功能是将Mg2+单向转运进入叶绿体。支持该结论的结果为__________(用A、B、C、D 表示)。
2024-01-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