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甲病和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其中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某兴趣小组调查一个家族中各成员关于甲病和乙病的患病情况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系谱图。该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在自然人群中甲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与男性中的发病率相等,均为10%。不考虑突变,也不考虑其他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A/a和B/b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Ⅱ-4和Ⅱ-5再生育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3/16
C.在自然人群中,同时含A和a的个体约占9%
D.调查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时,统计的男女人数必须相同
2024-04-15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预测(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2 . 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理论上,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Ⅰ2、Ⅲ1和Ⅲ2的基因型相同
B.Ⅱ2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最多含4个致病基因
C.Ⅲ2与Ⅲ3婚配所生儿子正常的概率为1/2
D.Ⅰ1产生不含致病基因的精子的概率为1/2
单选题-单选 | 困难(0.15) |
3 . 一些动物会为了获得稳定的利益结成临时性群体。(如下图)研究检验了成功猎食的鱼群猎获食物的情况,这也见于一些大的鱼群。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A.捕获量随着鱼群的增大而增加
B.稳定的等级结构在超过4条鱼的大鱼群中建立
C.等级为第2和第3的鱼将会脱离群体独自捕食
D.大的群体增加了群体中每条鱼的能量消耗
2020-10-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题
4 .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由图一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来调节生命活动。图一中,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
(2)图一中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具体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二为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据图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物质A由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T细胞,则这是一个___________调节过程,物质A为___________
II、为探究植物免疫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研究。
(1)病原菌可向植物体内注入一些效应因子来抑制植物的免疫,植物通过让感病部位出现类似于动物细胞凋亡的现象,阻止病原菌的进一步扩散。植物和病原菌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称为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用白粉菌侵染拟南芥突变体植物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得到下图1和图2所示结果。

据图可知,E基因敲除所导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病原体起到有效的免疫防御作用,据此推测E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水杨酸信号作用通路在植物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P基因控制水杨酸的合成。科研人员利用P基因敲除突变体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如图。

据实验结果推测,P基因对植株免疫有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是:检测并比较____________含量。
2021-02-05更新 | 14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水稻有一个穗型突变体 T637,与特青相比,T637 穗簇生,植株矮化,粒型变小。回答下列问题.

(1) 欲证 明T637发生的 变 异是基 因 突变而 不 是染色 体 变异, 最 简单的 方法 是_____。研究发现,该突变体只有一条 4 号染色体上某基因插入了一段 DNA 序列, 可确定此种变异类型为______,且为_____(填“显性”或“隐性”)变异。
(2)配制 4 种浓度梯度的 24-epiBL(24—表油菜素内酯)分别处理特青和 T637,发现二者的叶夹角均会随着 24-epiBL 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右 图可判断特青和 T637 对不同浓度 24-epiBL 的敏感程度,确认____为 油菜素内酯敏感型突变体。
(3)若将某种抗虫基因导入 T637 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将此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成完整 植株。为确定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 4 号染色体上,最简单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只考虑粒型及抗虫性状,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抗虫=2∶1∶1,则抗虫基因整合到 了 4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不位于一条 4 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3∶1,则抗虫基因整合到了 4 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 位于一条 4 号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中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抗虫∶粒型正常、不抗虫=9∶3∶3∶1,则_____
2020-06-14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五月考试生物试题
6 . 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
C.父母均为AB型血时,可能生出O型血的后代
D.O型血对应的基因型可能有5种
7 .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如图1中甲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物质a可能是__________,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__________两个过程。
(2)图示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__________
A.物质a               B.物质b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E.ADP+P I               F.(CH2O)
(3)如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如下表 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__μ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_
A.20μmol            B.60μmol             C.80μmol            D.120μmol
光强(μmol·m2·s1右侧刻度变化(格/h)
02
506
10012
15018
20018

(4)从表1中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__________
A.100μmol·m2·s1                     B.150μmol·m2·s1
C.200μmol·m2·s1                     D.无法精确确定
(5)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_________
2017-02-08更新 | 8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
8 .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段(填图中字母)。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段变化相同(填图中字母)。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4、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图2中的___________段(填图中字母)中会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3细胞中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一条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9 . 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需要消耗能量
C.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
D.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0 . 对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下三条曲线,图甲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图乙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丙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植物严重缺水还会使叶绿体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据此推测最可能是叶绿体的______被破坏,光合能力不能恢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看,当植物生长在缺镁元素的土壤中时B点向___________移动。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环境温度大于40℃时,植物体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当环境温度为______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B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最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