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84 道试题
1 . 蝴蝶兰大多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自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F2为F1自交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PF1F2
实验一甲(双瓣)全为双瓣全为双瓣
实验二乙(双瓣)3/4双瓣、1/4单瓣5/6双瓣、1/6单瓣
实验三丙(双瓣)1/2双瓣、1/2单瓣1/2双瓣、1/2单瓣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__
(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请选用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
2 . 为研究CO₂浓度和CO₃浓度上升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甲、乙品种水稻植株各分为4组,在不同大气条件下连续生长75天,在第55天65天、75天分别检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结果

实验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²·s⁻¹)

品种甲

品种乙

55天

65天

75天

55天

65天

75天

对照组(常态大气浓度)

33.0

33.0

33.0

30.2

30.2

30.2

实验组一(高CO₂浓度)

35.3

35.3

35.3

33.3

3.43

3.4

实验组二(高O₃浓度)

31.2

31.2

27.5

26.0

26.0

21.2

实验组三(高CO₂浓度+高O₃浓度)

33.0

33.0

30.1

31.2

30.0

25.2

(注:净光合速率是指在一定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外界的CO₂的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CO₂在叶绿体基质中经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若要进一步获取甲、乙两个品种水稻植株的光合速率,还要检测这两个品种水稻植株的呼吸速率,测定光合速率的思路是_________
(3)据表分析,长时间高浓度的O₃对水稻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对________水稻植株的抑制作用更明显;高浓度CO₂可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高浓度O₃对水稻净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
(4)理论上,大气中CO₂浓度不断升高会使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但是,有科学家认为,大气中CO₂升高带来的气温升高会使光合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请根据所学知识,从光合作用角度说明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答一点)。
3 .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的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外培养肝脏小块要满足的条件:适宜的温度、pH、渗透压、气体环境、营养和____________
(2)气室中充入5%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3)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 X 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装置(与上图相同),按下表所示步骤操作(“ √ ”表示已完成步骤)

操作步骤

步骤一:加入肝脏培养液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 X 溶液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并 继续培养淋巴细胞。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并对比分析。

若只有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____________
4 . 某植物花腋生对顶生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 代
腋 生顶 生
顶生×顶生0804
腋生×腋生807270
顶生×腋生295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该植物花腋生和顶生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根据杂交组合_____做出判断,判断依据是_____
(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组合三中顶生的基因型是_____
(4)表中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组合的是_____
(5)若杂交组合二的子代腋生植株自由交配,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5 . 野生型二倍体拟南芥基因型标记为WW,不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表现为对潮霉素敏感。转入外源H基因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一部分植株表现为对潮霉素抗性,基因型标记为RR;另一部分植株表现为对潮霉素敏感,基因型标记为SS。这些植株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后,获得四倍体拟南芥,基因型分别标记为WWWW、RRRR和SSSS。为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潮霉素敏感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1)选择上述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获得F1,F1自交得到F2,杂交结果如下表。

杂交一

杂交二

杂交三

P

RR

SS

RRRR

WWWW

RRRR

SSSS

F1

均表现为潮霉素抗性

抗性

敏感

抗性

敏感

抗性

敏感

F2

3/4

1/4

35/36

1/36

3/4

1/4

①由杂交一结果可知,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杂交二中,F1植株的基因型标记为_________。杂交二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联会后平均分配,随机移向细胞两极,产生的三种生殖细胞基因型标记为_________
③与杂交二的结果相比,杂交三的F2中敏感型植株所占比例高于预期。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一种假设。
假设:四倍体中,潮霉素抗性植株RRRR的H基因处于激活状态能表达,潮霉素敏感植株SSSS中位于相同位点的H基因被甲基化而处于沉默状态不能表达。甲基化的H基因可能会诱导未被甲基化的H基因发生甲基化。
请依据上述假设,在答题卡上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杂交三的F2中敏感型植株占1/4。
(2)研究者设法去除SS植株中H基因的甲基化,发现DNA甲基化抑制H基因转录,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__
(3)请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认识:_______
6 . 已知果蝇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只新的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相关基因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杂交,F1果蝇自由交配,后代表现为_____,说明亮红眼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选择F2暗红眼果蝇自由交配,F1亮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
(2)已知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灰体(H)对黑檀体(h)为显性,棒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残翅(v)、黑檀体(h),正常眼(b)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3号和X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突变,其他性状均为野生型)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方案及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
组合一:
亮红眼♂×残翅♀
组合二:
亮红眼♂×黑檀体♀
组合三:
亮红眼♂×正常眼♀
F1暗红眼灰体
F2暗红眼灰体:
暗红眼黑檀体:
亮红眼灰体=2:1:1
①组合一果蝇杂交,若F2中出现的结果为_____,可知E/e与V/v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组合三果蝇杂交,F2雌果蝇中b基因频率为_____
(3)减数分裂时,雄果蝇3号染色体不发生互换,雌果蝇发生。为进一步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将组合二杂交产生的F1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测交,若实验结果为_____,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4)将野生型暗红眼和突变型亮红眼基因进行测序,下图为基因cDNA(转录的非模板链)的部分测序结果。

已知转录从第1位碱基开始,据图可知亮红眼突变体的基因内发生_____,造成蛋白质翻译到第_____位氨基酸后提前终止(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2023-02-08更新 | 90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7 . 亚洲瓢虫的鞘翅呈现色彩丰富的斑点,鞘翅的黑缘型、均色型和黄底型分别由SASA、SESE和ss控制。为研究鞘翅色彩的遗传特点,用三组亚洲瓢虫进行杂交实验,F1自由交配得F2,其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均色型×黄底型

新类型一

均色型:新类型一:黄底型=1:2:1

黑缘型×黄底型

新类型二

黑缘型:新类型二:黄底型=1:2:1

新类型一×新类型二

黄底型:新类型一:新类型二:新类型三1:1:1:1


(1)欲确定子一代新类型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需对其进行_________
(2)若仅考虑鞘翅的色彩斑点由SA、SE和s基因决定,则与之相关的瓢虫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种。
(3)根据甲、乙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分析,子一代全为新类型,子二代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形的现象称为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分离。
(4)丙组的子一代进行自由交配,在子二代中出现新类型的概率为_________。欲测定新类型三的基因型,可将其与表现型为_________瓢虫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则新类型三为杂合子。
(5)为了进一步明确鞘翅斑点的遗传特点,研究者又将黑缘型和均色型杂交,子代表现为两种亲本性状的嵌合体(如图所示),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这种显性类型与人类AB血型的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将双亲的显性性状在_________表现,后者是将双亲的显性性状在子一代同一个体的相同细胞中表现。
2020-05-08更新 | 4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评估生物试题
8 . 黄瓜是一种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同一株上既开雄花又开雌花,但只有雄花能结黄瓜从而影响产量。农科院研究人员在野外偶然发现了一株只开雄花的黄瓜植株甲,为了保留该性状以及确定全雌性状的形成原因,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一系列试验。回答问题:

组别

亲本

子代

实验一

甲×乙(雌雄花都有)

F1只开雄花

实验二

F1×乙

F1只开雌花:雌雄花都有=1:3

实验三

F2只开雄花全体×F2开雌雄花全体

F3只开雌花:雌雄花都有=1:2

(1)根据实验可知,控制雌雄花性状的基因至少有___对,其位置关系是___
(2)若在F3中随机选取一株只开雌花个体与一株开雌雄花个体杂交,后代都为只开雄花植株的概率是__
(3)只开雄花性状___(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
(4)研究人员在发现甲后立刻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克隆了数株甲植株,并通过人工导入siRNA(siRNA能与其靶mRNA结合,诱导mRNA切割)使其中一株表现为同时开雌雄花,其与克隆甲杂交后代依然表现为同时开雌雄花,siRNA的作用是使基因表达过程中的___环节被阻断。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9 . 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表为严格人工授粉条件下两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503

497

紫花×白花

807

0

紫花×紫花

1240

420

(1)由组合____________可以判断,该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2)三个组合的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组合一:______________;组合二:______________;组合三:______________
(3)组合一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亲本中__________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此类杂交实验在经典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
(4)组合一的F1中,自交后代中理论上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有____________株。
(5)组合三的F1植株中,杂合体约占______ 。若让所有组合三子代中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则所得后代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10 . 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普通荞麦是非落粒的,但自交不亲和(自交无法产生后代)。进行杂交时,普通荞麦的非落粒性常常会丧失。研究者就荞麦非落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
(1)荞麦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利于增加种群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
(2)选取不同的非落粒品系与落粒品系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

非落粒品系1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 =47:35(约9:7)

非落粒品系2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85:28(约3:1)

非落粒品系3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39:59(约 27:37)

①表分析,荞麦的落粒是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该性状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②若用 A/a、B/b……表示落粒与否的控制基因,则杂交组合三所得F2中,纯合落粒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控制落粒性状的基因对数,请在(2)的亲本、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植株,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