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937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雌蕊正常,雄蕊异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雌蕊、雄蕊均可育)两株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另外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之表现为可育。

P

F1

F1自交得F2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1)F1基因型是________,由以上实验可推知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
(2)F2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现有已确定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可育水稻,请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雄性不育水稻丙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2 .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现代进化生物学将物种以上分类群漫长的进化称为宏进化。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测定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及比较其与当代人类的遗传差异,推动了对人类祖先的分支、演化以及人类起源的探索和研究
B.化石是研究宏进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证据
C.可以通过个体水平的杂交实验来探究宏进化的机制和规律
D.利用形态解剖学的办法可以通过对两个物种形态结构特征的比较来分析亲缘关系的远近
3 . 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B.浅绿色植株自由交配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n/(n+2)
C.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D.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2代,后代AA∶Aa=5∶3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4 . 将一个未标记的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       
A.1/4B.1/2C.3/4D.1
昨日更新 | 71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如图为正常棉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部分时期显微图像以及“抑制剂X”处理后所引发的异常分裂现象。“抑制剂X”处理可获得染色体消减的雄性假配子(如图中“☆”标注),该假配子可与正常的雌配子发生“假受精”,并发育为单倍体(染色体数记作n)后代。

一种二倍体棉花的12号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G/g和N/n分别控制有无腺体和有无短绒两对性状,育种者选用有腺体无短绒(ggNN)的父本和无腺体有短绒的母本(GGnn)进行杂交育种。回答问题:
(1)棉花花粉母细胞正常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过程中,保证配子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的结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异常后期Ⅱ的箭头所示为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最终消减,没有进入配子的核中。由此可推断,该异常后期Ⅱ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
(3)棉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在选取杂交所用的母本时,需要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
(4)以该对亲本杂交为例,下列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______
①父本的g和N   ②母本的G和n   ③F1的N和n   ④F1的G和g
(5)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F1进行自交。已知经“抑制剂X”的处理,F1产生的雄配子均为假配子,雌配子正常,获得的F2有四种表型。由此推测______。
A.母本12号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B.G/g和N/n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F2四种表型中有腺体无短绒和无腺体有短绒的个体占比较多
D.F2四种表型的比例为1∶1∶1∶1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6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CST1基因功能缺失的突变体玉米,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低于正常玉米。研究人员利用它研究了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对光合作用的反馈调节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叶肉细胞中合成的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和蔗糖,从物质运输角度考虑,往往以______(填“淀粉”或“蔗糖”)形式运输到植株各处。
(2)研究人员检测了传粉后玉米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结果如图。请分析,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推测: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会抑制CST1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气孔开放程度降低。为了证实这一推测,研究人员选用野生型玉米植株,阻断其叶片中光合产物的输出,然后连续进行光照处理,测定叶片气孔开放的程度。结果发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气孔开放的程度逐渐降低。某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严谨,还需增设一组对照组。对照组能否选用上述突变体植株?请判断,______,(填“能”或“不能”),并说明理由:____,请帮助该同学写出对照组的实验思路: 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7 . 降香黄檀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干旱、抗逆能力强,是用于旧矿区生态环境改造的优良树种。矿区的重金属锰(Mn)是生长发育过程的必需元素,但锰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家通过测定不同锰浓度胁迫下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理指标,为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锰浓度/(mg·kg-1

株高/cm

冠幅直径/cm

0

17.15

45.67

0.4

17.82

46.17

2.0

18.90

47.83

10.0

18.02

43.67

50.0

16.80

43.33


(1)锰属于______(填“大量”或“微量”)元素,据表分析,锰对降香黄檀植株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检测,不同锰浓度胁迫下降香黄檀幼苗的光合速率如图1所示,图1中的锰浓度为______mg·kg-1时对降香黄檀植株的生长最有利,据图1分析,锰可能通过影响____________,进而影响降香黄檀植株的生长。

   

(3)MDA(丙二醛)含量多少反映膜过氧化水平,MDA的产生会加剧膜的损伤,其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锰胁迫下,降香黄檀植株的不同器官的膜损伤程度大小是____________,其中膜损伤程度最高的器官受损最严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8 . 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不考虑基因突变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
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
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50%
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9 .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紧密联系,构成人体内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共同构成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
B.血浆、组织液与淋巴液之间的关系为   
C.人体中的CO2在组织细胞与组织液之间双向流动,O2只能单向流动
D.若某人营养不良,则可能会因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吲哚乙酸(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也是最丰富的天然生长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来讲,芽尖细胞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黄化老叶的叶肉细胞。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后发现:甲组,具有顶端的植株侧芽生长受抑制;乙组,去除顶芽后侧芽开始生长。由上述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结论,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并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完善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bud1突变体出现矮小丛生的性状,通过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细胞中bud1基因转录的mRNA量,发现突变体的RNA量显著高于野生型。
①上述信息说明,突变体性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②顶端优势由生长素的_________运输引起,为了探究bud1基因与该运输方向的关系从而探讨bud1突变体矮小丛生的内在机理,某科研人员提出“________”这一假设。科研人员分别在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胚芽鞘顶端施加放射性的IAA,4h后检测胚芽鞘基部的放射性。若检测结果出现________,则支持该假设。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