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可通过投放椎实螺(Limnaea peregra)进行预防和控制,实现无二次污染的水质改善和环境治理,具有一定 的生态学意义。研究发现椎实螺的外壳旋向分为右旋和左旋受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已知子代外壳旋向受母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决定,如下页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椎实螺是_____倍体生物。外壳右旋和左旋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
(2)正反交产生的F1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3)F2只有一种表型,原因是______
(4)理论上,F3椎实螺外壳旋向的表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2 . 城市内高大建筑增多易造成弱光环境,可能限制阳生植物的生存和生长。因此,耐阴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地位日渐凸显。研究人员以园林绿化树种连翘和刺楸的盆栽幼苗为材料,探究不同遮阴处理对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用便携式光合仪直接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由图可知,若将遮阴度由20%提高到80%,则净光合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3)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弱光环境中更适合种植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
2024-06-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协同进化的是(  )
A.猎豹与羚羊在追捕和逃逸中不断进化,选择出速度敏捷的个体
B.长臂猿和树懒在进化中,各自发展出了适合树栖生活的长臂
C.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的13种地雀,它们的喙差别很大
D.座头鲸和大黄鱼均进化出了适合水中生活的鳍
2024-06-1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4 . 储藏玉米种子前须将其晒干以减少自由水的含量,目的是(  )
A.降低代谢水平
B.增加蛋白质重量
C.减少氨基酸种类
D.促进细胞分裂
2024-06-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5 . 枇杷经济价值高,果肉酸甜可口,可鲜食及制作蜜饯、酿酒等,叶和花还可入药。某科研小组研究影响枇杷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以期找到提高枇杷产量的措施。下图为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物质)。据图回答(在[   ]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1)枇杷绿叶中色素的提取过程,加入少许碳酸钙,作用是___,而加入适量___则是有助于研磨充分。
(2)若土壤中缺乏镁元素,则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___,含量会明显减少,捕获的___随之减少,从而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___阶段,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3)若光照强度低,则产生的ATP和[②]___会减少,继而影响暗反应阶段,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4)若CO2供应不足,则暗反应阶段产生的[④]___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可提高枇杷产量的措施___(写出2点即可)。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6 . 酸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得到的一种传统食品。自然发酵条件下,杂菌较多,酸菜品质变动较大。为提高酸菜品质及稳定性,研究者在自然发酵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干酪乳酸菌进行酸菜发酵(即人工发酵),并将这两种发酵方法进行比较。请回答问题:
(1)酸菜发酵过程中,需保持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白菜中的糖类物质在乳酸菌所产酶的作用下,可被分解为________和[H],再转化为乳酸。
(2)酸度和亚硝酸盐含量是评价酸菜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者检测两种发酵方法的pH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图1和图2。

①据图1可知,发酵初期,人工发酵的pH比自然发酵的下降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②某些杂菌会产生亚硝酸盐。综合图1、图2分析,人工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未出现明显峰值,其主要原因是发酵初期形成的________环境抑制了杂菌生长。
③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超过20mg/kg。据此,食用自然发酵酸菜的安全时间为________天及之后,而人工发酵酸菜不受发酵天数限制。
(3)除酸度、亚硝酸盐含量外,评价酸菜品质的指标还有________
7 . 某种植物叶片发黄;某同学因偏食出现贫血症状,要恢复正常生理状态,需分别补充(       
A.镁、铁B.磷、镁C.氮、钙D.碳、钠
8 . 学习以下材料,请回答(1)~(4)题。
染色体融合与物种演化
在生物演化历程中,啮齿类动物大约经过100万年才会出现3.2~3.5次染色体融合。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人工染色体融合。他们将小鼠(2n=40)胚胎干细胞中一条4号染色体和一条5号染色体首尾相连(如图a),获得了Chr4+5的胚胎干细胞;他们还通过不同方式连接细胞中的1号染色体和2号染色体(如图b),分别获得了Chr1+2和Chr2+1的胚胎干细胞。

利用不同的胚胎干细胞最终培育出113个Chr4+5胚胎、355个Chr1+2胚胎以及365个Chr2+1胚胎,将这些胚胎分别转移到代孕鼠子宫内。其中Chr2+1胚胎寿命均不足12.5天,无法发育成小鼠,Chr1+2和Chr4+5的胚胎均能发育成小鼠。研究发现,8周龄的Chr1+2小鼠比野生型焦虑且行动迟缓,而Chr4+5小鼠的表现与野生型相似。进一步测试这些小鼠的生殖能力,只有Chr4+5小鼠和野生型交配产生了后代,但生殖成功率明显低于野生型,这反映出染色体融合对新物种的产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尽管本研究对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比较有限,但小鼠出现的异常行为和繁殖力下降等现象,表明染色体融合对动物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提示染色体融合是物种演化的驱动力。
(1)染色体是真核生物________的主要载体。
(2)小鼠的人工染色体融合是可遗传变异来源中的________变异。据文中信息判断,Chr4+5小鼠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依据文中信息,染色体融合对小鼠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
(4)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判断染色体融合是有利变异还是有害变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法,历经10年,终于在1948年发现CO₂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途径——卡尔文循环。在研究中,卡尔文选用的示踪元素是(       
A.14CB.18OC.14ND.3H
10 . 耳聋是一种听觉障碍疾病,60%与遗传因素有关。请回答问题:
(1)图1为某类耳聋疾病的患者家系图。   

①该耳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据图1分析,耳聋基因是________性基因;Ⅱ-2为胎儿,其患病概率为________
②Ⅰ-2在孕早期进行遗传咨询,请选择合适选项完善图2所示的咨询流程(填字母)。

   

A.胎儿          B.孕妇          C.丈夫        D.可继续妊娠       E.可终止妊娠
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2)除遗传因素外,噪声也能引起耳蜗内毛细胞(无再生能力)损伤甚至凋亡进而诱发耳聋,这种耳聋称为“噪声性耳聋”。研究人员调查了两组人群中不同听力损伤程度的人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损伤程度

组别

极重

全聋

始终未处于噪声环境的人群

8.0

0

0

0

0

长期(≥5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群

7.2

8.1

5.6

4.4

2.8

①据表分析,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________
②基于调查结果,请提出合理使用耳机的建议: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