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1 . 溶酶体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作用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才有自噬作用
B.清除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完成的
C.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各种酸性水解酶在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不变
D.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可通过加强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以维持基本生存
2023-12-21更新 | 98次组卷 | 39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如图表示一个二肽分子,其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是指(  )

A.①B.②C.③D.④
2023-11-18更新 | 56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3 . 生物进化,长颈鹿的脖子长达2-3米,这一极端形态演化的成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探究。
(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则认为长颈鹿的群体中同时存在长脖子和短脖子的个体,长脖子的个体可以取食到更高处的叶子,容易存活下来,而短脖子的个体则容易饿死,食物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2)雄性长颈鹿之间常发生“脖斗”:甩动脖子和头部组成的“流星锤”,击打对手的薄弱部位。1996年两位动物行为专家分析了雌雄长颈鹿头颈部重量的差异(如图1),发现________,说明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肯定具有某种优势,头颈强壮的雄性可能更容易在争夺配偶时获胜,从而提出求偶竞争才是长颈鹿长颈的主要原因这一新观点。

(3)近日我国古生物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对出土于新疆的古生物-獬豸盘角鹿化石进行研究,找到了支持雄性求偶竞争与头颈部演化的_____(直接/间接) 证据。研究者据此将长颈演化的观点进行综合:长颈鹿的长颈作为雄性求偶斗争中的利器被保留,又成为其取食高处嫩叶的倚仗。
(4)霍加狓是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种珍稀动物,长得像驴又像斑马(如图2),但基因测序显示它属于长颈鹿的近亲,这属于_________证据(填数字)。

①分子生物学②细胞生物学③微观④比较解剖学
(5)非洲的长颈鹿可以分成4个种,主要标志是它们之间存在___________
4 . 基因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见图1。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

(1)在心肌细胞中可以完成的生理活动是下图2中的_______(编号选填)。

(2)P基因表达过程中,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表1,则图3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

表1:

5'-GAG-3'

5'-GCC-3'

5'-CGG-3'

5'-TGC-3'

亮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苏氨酸

A.亮氨酸B.丙氨酸C.精氨酸D.苏氨酸

(3)前体mRNA是通过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成circRNA等多种RNA。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通过对______的竞争性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4)图4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多选)。

A.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
B.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C.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膜流动性减弱,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5)据图1分析,miRNA表达量升高可影响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根据以上信息,除了减少miRNA的表达之外,试提山一“个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新思路_____
2023-09-17更新 | 3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5 . 回答下类问题:
Ⅰ.我国科研团队发现5-氟尿嘧啶(5-FU)能抑制T淋巴细胞中KLHL22基因的表达,KLHL22蛋白可促进PD-1蛋白进入蛋白酶体被降解,从而减少细胞质膜表面的PD-1蛋白(如图1所示),而PD-1蛋白可影响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免疫作用。
   
(1)在图1的KLHL22基因表达中,化合物①和②的差别表现在______。
A.碱基种类B.碱基数目C.五碳糖类型D.空间结构
(2)由图1所示的5-氟尿嘧啶(5-FU)结构判断,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中和葡萄糖不同的是______
(3)据图1及所学知识分析,5-FU进入T淋巴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4)下列细胞或生物中,从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征来判断,和图1所示的过程最相似的是______。
A.乳酸菌B.叶肉细胞C.大肠杆菌D.骨骼肌细胞
(5)除了图1所示细胞结构外,参与PD-1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至细胞质膜以及降解过程的细胞结构还包括______。
A.线粒体B.核糖体C.中心体D.细胞骨架
(6)研究人员在敲除KLHL22基因(KO)和未敲除KLHL22基因的小鼠(WT)体内接种黑色素瘤细胞,然后分别注射PD-1抗体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最后检测数天后肿瘤大小,结果如图2所示。据题干和图2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5-FU可增加质膜上PD-1数量
B.PD-1抗体能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C.敲除KLHL22基因不利于杀死肿瘤细胞
D.KLHL22基因表达量增加可增加质膜上PD-1数量

Ⅱ.包括结肠癌在内的癌细胞通常会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科学家发现此类变异很可能与有丝分裂末期分裂沟的退化有关。分裂沟退化会产生双核的四倍体细胞(如图3所示),继而可能发生细胞凋亡、产生四倍体后代或产生非整倍体后代等情况。
   
(7)在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保证亲子代细胞遗传信息相同的行为包括______。
A.间期DNA复制
B.前期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
C.中期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面
D.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8)图中的四倍体细胞可能发生凋亡,这是和细胞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两者的差异表现在______。
A.是否会激发免疫反应
B.是否会对周围健康细胞造成影响
C.是否受遗传信息控制,程序性发生
D.是否发生细胞膜破裂,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
(9)根据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有可能产生双核四倍体细胞,并最终导致非整倍体变异的因素包括______
①分裂沟退化②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⑤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
6 . 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图1为风干的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几个阶段的吸水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大豆种子吸水量与发芽关系说明___。
A.种子中的水总以自由水形式存在
B.打破种子休眠的是水分子和光
C.种子的呼吸速率阶段II大于阶段III
D.适当的吸水量是种子发芽的前提
(2)大豆种子在阶段III中不具有的生理活动___
①DNA复制 ②基因重组 ③mRNA形成④基因选择性表达 ⑤受精作用 ⑥生长素合成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根毛区细胞,下列结构中均不能观察到的是___。
①液泡②中心体③叶绿体④染色体 ⑤细胞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4)阶段皿I大豆种子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_ 。(图中横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A.B.
C. D.
(5)大豆根尖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小时,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2.大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___小时。


(6)制作大豆根尖细胞间期及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___→制片。一般取根尖处___mm材料进行制片。
(7)图3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期。若继续观察该细胞,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行为的连续变化,原因是___
2023-03-0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开学摸底考生物试题
7 .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细胞质流动和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
(1)在用黑藻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则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为(       
A.左侧、顺时针B.右侧、顺时针
C.左侧、逆时针D.右侧、逆时针
(2)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结合细胞内结构之间分工和联系的知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细胞质中的其他细胞器,也可以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
B.叶绿体和其他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有时是不均匀的
C.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均匀分配细胞中的营养物质
D.除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黑藻固定CO2有两条途径(如图2);CO2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催化下直接与C5反应生成C3;②CO2先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催化下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反应生成C4(四碳化合物),当C4储存到一定量时分解放出CO2参与碳反应。已知PEPC对CO2亲和力是Rubisco的几十倍。回答下列问题:

(3)由图2可知,丙酮酸转化为PEP的过程属于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黑藻细胞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__。C3的还原需要___提供能量。
(4)研究发现黑藻经低浓度CO2处理后,PEPC与Rubisco的活性比值由0.47上升到4.17,试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意义:___
为了探究在低浓度CO2处理下黑藻固定CO2途径改变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低浓度CO2处理前后黑藻体内两种PEP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

(5)由图3可知,在低浓度CO2处理下黑藻固定CO2途径改变的分子机制是___
2023-03-09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开学摸底考生物试题
8 .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很多人使用镇痛药对抗病毒导致的关节疼痛。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机制的一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从这一结构基础角度来看,在痛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的结构是___
(2)术后病人在施用芬太尼后,可酌情适度进食,此时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加强。
(3)据图1分析,请推测并完善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机理:___。作为一种强效阿片类止痛药,芬太尼属于管制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等副作用,过程如图2所示。

(4)对过敏人群而言,芬太尼这类物质称为___
(5)图2中物质1是___,细胞c为___
(6)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临床上常用来缓解荨麻疹引起的瘙痒症状。但过多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原因是___进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
2023-03-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开学摸底考生物试题
9 . I、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1mm×1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
(4)如图1所示计数室为边长为1mm的正方形,刻度为25中格x16小格,装入液体后,液体高度为0.1mm。如果经过计数与计算,求得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个,且已知稀释倍数为B,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___个。

II、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重要发酵菌种之一,科研人员对马奶酒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研究。
(5)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___,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为___
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6)据图2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___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另一种糖进行发酵。
(7)分析图2和图3中曲线,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或产生酒精等方面的不同点为___(至少答出两点)。马奶酒酵母菌这种不同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2023-03-09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开学摸底考生物试题
10 . 家鹅、家鸭是人类驯化较早的鸟类。图1显示了家鸭、家鹅是由绿头鸭、鸿雁、灰雁等物种进化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鹅品种最多的国家,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1)ST、XP、WX、HY、LD5个鹅品种中,与ST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
(2)若图1中的①表示的是人工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图中②可以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因素是自然界的各种环境条件
B.人工选择使得鸿雁根据人类的各种需求定向变异,由此形成不同的家鹅品种
C.人工选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新物种,因此不出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自然选择需要漫长的岁月
(3)由原始物种X进化形成绿头鸭、鸿雁、灰雁的标志是___
(4)若在某地养殖场中,鹅的白羽(W)对灰羽(w)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白羽鹅和400只灰羽鹅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w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___。
A.20%B.40%C.60%D.80%

豁眼鹅(ZW型)是我国著名的白鹅品种,控制其雏鹅绒毛颜色的黄色基因(H)和浅褐色基因(h)是一对等位基因,白化基因(c)位于常染色体上,当c基因纯合时绒毛为白色,如图2为豁眼鹅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谱,且12个体不携带h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5)控制雏鹅绒毛颜色的基因H/h/位于___染色体上,H/h/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定律。雄性群体中浅褐色绒毛雏鹅个体所占的比例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雌性群体中浅褐色绒毛雏鹅个体所占的比例。
(6)III2的基因型为___,其黄色基因H来自第I代的___号个体。
2023-03-05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开学摸底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