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困难(0.15) |
名校
1 . 某种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存在斑翅与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桃色眼与黑色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为了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实验小组选择斑翅桃色眼雌性昆虫与正常翅黑色眼雄性昆虫杂交,得到F1代雌性昆虫为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1∶1,雄性昆虫为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1∶1,F1相互交配产生F2,得到F2中正常翅黑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3∶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翅型中的斑翅属于隐性性状
B.BB纯合时可能存在致死效应,且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
C.昆虫种群中,正常翅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共有3种
D.F2中斑翅桃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XaXa
2 . 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Pα~Pβ~Pγ)的结构均与核苷三磷酸(NTP)类似,其中dNTP核糖的第2位碳原子上的羟基(—OH)被氢原子取代而ddNTP核糖第2位和第3位碳原子上的羟基均被氢原子取代。DNA复制时,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并终止DNA片段的延伸。现有一些序列为5’—GCCTAAGATCGTA—3’的DNA分子单链片段,拟通过PCR获得被32P标记且以碱基“A”为末端(3’为碱基A)、不同长度的子链DNA。在反应管中加入单链模板、引物、底物、TaqDNA聚合酶、Mg2+及缓冲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最多可得到3种被32P标记的子链DNA
B.反应底物是dCTP、dGTP、dTTP和γ位32P标记的ddATP
C.ddNTP与dNTP竞争的延长位点是脱氧核苷酸链的5’末端
D.TaqDNA聚合酶在PCR中的作用是形成氢键和磷酸二酯键
2022-02-20更新 | 370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
3 . 摩尔根等人用纯合体灰身长翅果蝇和黑身残翅果蝇交配,子一代(F1)都是灰身长翅。已知灰身和黑身是由等位基因B和控制,长翅和残翅是由等位基因V和v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随机取16只果蝇,则其中有9只是灰身长翅
B.由于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相同,故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F1的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
D.若F1测交后代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1:1:4,则可能BV在一条染色体上,bv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
4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且隐性花粉有50%不育。现有基因型为AA:Aa=1:2的雄株,将其与窄叶雌株杂交,得到F1,再让F1随机交配得到F2,则F2中宽叶与窄叶植株的比值为(       
A.5:4B.16:9C.26:9D.7:2
5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B/b、 D/d)控制,体细胞中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其花色遗传如图1所示。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2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各种配子正常存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橙花性状的基因型有4种
B.突变体①可以产生8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C.若子代中黄色∶橙色=1∶4, 则其为突变体②
D.等位基因A和a的本质区别是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6 . 在二倍体生物中,单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三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单体和三体都可以用于基因定位。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yy),为探究Y/y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用该突变株分别与单体(7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三体(7号染色体多一条)绿叶纯合植株杂交得F1,让F1自交得F2。已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而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F1即可进行基因定位,而与三体杂交的F1则不能
B.若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F2黄叶∶绿叶=3:4,则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C.若突变株与三体杂交的F2黄叶:绿叶=5:31,则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D.若Y/y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单体或三体杂交的F2全为黄叶:绿叶=1:3
2021-11-18更新 | 306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血型已经清楚(见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IA基因频率为0.1,I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甲遗传病在男性群体中患病率为20%,4号个体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甲病基因不位于X、Y同源区段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号个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甲病致病基因
B.10号个体为O型血且为甲病患者的概率为1/17
C.AB血型的个体红细胞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人群中AB血型个体占1%
D.11号个体为A型血且为甲病患者的概率为1/25
8 . 某昆虫体色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翅形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两种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2∶3∶3∶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昆虫种群中存在控制黄色和长翅的基因纯合致死现象
B.F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雌、雄配子的种类不同
C.F2个体存在5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D.F2黄色长翅个体与黑色残翅个体杂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比例为1∶1∶1
2021-01-25更新 | 3937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8班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困难(0.15) |
9 .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病。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B位于Ⅰ或Ⅱ染色体上,下图中没有标注),E为抗条斑病基因,上述性状均为完全显性。乙品系Ⅰ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
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B.若丙1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B位于I染色体上
C.乙与丙杂交得到的F1,其F1的花粉经植物组培和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得到的F2都为纯合子
D.若甲与丙杂交,F1中的1号三体与乙杂交F2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
2020-11-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全国生物学联赛预赛(江西赛区)试题
10 . 细胞内部与外部通过细胞膜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当细胞内部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会触发细胞分裂、凋亡过程,其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细胞内部环境,范围0~1,0为最差,1为最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细胞分裂的进行,细胞内部环境的恶化程度增大
B.细胞分裂、凋亡是内部环境恶化程度决定的被动过程
C.若某细胞发生突变,使B点右移、A点左移则该细胞可能变成癌细胞
D.若细胞内部环境经常处于略低于B的状态,则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