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07 道试题
1 .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下图为血压调节部分流程,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Ⅰ),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Ⅱ)。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图中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血容量升高的机理是______
(3)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为验证其降压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将表格中①②③处的操作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
分组将60只小鼠均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
鼠,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丙组为①______
初次测定对3组小鼠称量体重,并测量3组小鼠的②______
实验处理对甲组和乙组小鼠按40mg/kg用生理盐水进行
灌胃处理,持续四周;对丙组小鼠的处理是③______
再次测量同初次测定的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血压:乙组>甲组≈丙组:AⅠ含量:丙组>乙组>甲组:AⅡ含量:乙组>甲组>丙组。
(4)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卡托普利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______的活性,进而使AⅡ含量下降,导致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______,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
今日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八模生物试卷
2 . 4小球藻具有CO2浓缩机制(CCM),可利用细胞膜上的HCO3-蛋白(ictB)将海水中的HCO3-转运进细胞,在碳酸酐酶(CA)作用下HCO3-和H+反应生成CO2,使细胞内的CO2浓度远高于海水。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CCM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培养在海水中的小球藻分别置于低光低CO2(LL)、低光高CO2(LH)、高光低CO2(HL)、高光高CO2(HH)四种条件下培养,四组小球藻均处于最适温度。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1)通过测定色素提取液在______(选填“红光”、“蓝紫光”或“红光和蓝紫光”)下的吸光率,可计算小球藻中叶绿素的含量。
(2)据图1可知,影响海水中小球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达到稳定时的pH称为pH补偿点。据图2结果可知,HL组的pH补偿点______(选填“最高”或“最低”),原因是______
(3)为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科学家曾经进行如下实验:向小球藻悬浮液中通入14CO214CO2同化处理不同的时间→用沸腾的酒精处理→蒸发浓缩→双向纸层析(第一次层析后,将滤纸旋转90°进行第二次层析的方法)→放射自显影。结果如下:

①据图(点样处位于图中滤纸左下角)可知,CO2被固定生成的第一种产物是______,光反应产生的______为该产物最终还原成糖类提供能量。14CO2同化5s的结果显示,PEPA、PGA和磷酸糖在______(填“垂直”或水平)方向层析时溶解度差异显著。
②本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
今日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八模生物试卷
3 . 番茄果实成熟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导致果实颜色及硬度等发生变化。果实颜色由果皮和果肉颜色决定。为探究番茄果实成熟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野生型番茄成熟时果肉为红色。现有两种单基因纯合突变体,甲(基因A突变为a)果肉黄色,乙(基因B突变为b)果肉橙色。用甲、乙进行杂交实验,写出F2中黄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F2代黄色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橙色=________

(2)深入研究发现,成熟番茄的果肉由于番茄红素的积累而呈红色,当番茄红素量较少时,而前体物质2积累会使果肉呈橙色,如图2。上述基因AB以及另一基因H均编码与果肉颜色相关的酶,aabb中前体物质2积累、果肉呈橙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果实不能成熟的变异株M,果肉颜色与甲相同,但A并未突变,敲除野生型中的C基因,其表型与M相同。进一步研究发现MC基因的序列未发生改变,由此推测果实成熟与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变有关。现研究人员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为此推测提供证据,请利用变异株M和野生型为材料(提示:调控甲基化相关的酶分别为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 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适应性试卷(二)
4 . 摩尔根起初对萨顿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和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果蝇的染色体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果蝇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请写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摩尔根等人提出假说:控制眼色的基因______________。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下面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①该测交实验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你设计一个测交方案,用遗传图解写出该过程______________(要求:需写出配子,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用B、b表示)。
今日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由于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很稳定,又疏水,自然降解时间需要500年以上!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塑料产量增加了20倍,在环境中留下了70亿吨的垃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军团队经过13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黄粉虫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的最主要成分——聚苯乙烯([C8H8]n)。以下为他们的研究过程,请分析作答:
(1)分别用等量的麦麸(把小麦种子加工成面粉过程中余下的外皮,是黄粉虫喜爱的食物)和泡沫塑料喂食黄粉虫,30天后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a、据图1、图2可以说明________
b、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请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聚苯乙烯被黄粉虫吸收且利用了”,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
(2)研究人员最终从肠道菌群中分离出两种能分解聚苯乙烯的细菌,以下是实验过程,请补充完善分离实验的操作步骤。
a、制备黄粉虫的_________
b、聚苯乙烯降解菌的富集和分离:将适量菌悬液加入含聚苯乙烯薄片的______(选择液体还是固体)无碳培养基中培养,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
c、60天后,实验组的聚苯乙烯薄片明显变小变薄,将培养物用_______法接种培养并计数;培养过程中培养皿需要倒置,原因是________
d、对上述菌落进行筛选,得到对聚苯乙烯有较强降解能力的两种细菌,经鉴定为微小杆菌和金黄杆菌。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第五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蓝细菌是一类光能自养型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原理与高等植物相似,但具有一种特殊的CO2浓缩机制,如图所示,其中羧化体具有蛋白质外壳,CO2无法进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CO2依次以____________方式通过细胞质膜和光合片层膜。蓝细菌的光合片层膜上含______和藻蓝素等色素及相关的酶,可在光下将水分解为O2___________
(2)过程X中,C3接收______释放的能量,并且被______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糖类和C5
(3)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但蓝细菌能通过CO2浓缩机制高效进行光合作用,据图分析CO2浓缩的机制有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PSⅡ是光合膜上的光合色素蛋白复合体,能吸收光能并将水分解,是光反应中光能吸收和转化的关键因素。为研究PSⅡ在光能吸收和转化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取某植物幼苗若干,均分成5组,分别用相同强度的红光(R)、黄光(Y)、蓝光(B)、紫外光(UV)等单光质和白光(W)五种LED光源照射30天后,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光合色素的含量,以及Fv/Fm值和Fv'/Fm'值,结果如下:

注:Fv/Fm值表示PSⅡ吸收光能转化光能的最大效率
Fv'/Fm'值表示PSⅡ吸收光能后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采用LED光源处理植物幼苗而不用普通光源,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据图可知,与W组相比,经过四种单光质处理后,___________光更有利于该植物合成有机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③植物吸收的光能只有3条去路: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和热。与W组相比,在黄光(Y)条件下,Fv/Fm值较大,但Fv/Fm'值却较小,植物将以___________形式耗散掉多余的光能,否则强光将对植物产生伤害。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7 . “游裙水满绿苹洲,上已微寒懒出游。薄幕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雄性不育是水稻育种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它们都是调控光周期敏感性的雄性育性基因,负责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将糖由叶片运往花药。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水稻花粉不育,在杂交过程中只能作为_______,其在杂交操作过程中的优势是_____
(2)研究发现,水稻A基因主要在长日照条件下表达。经检测,aa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存活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________

(3)水稻B基因主要在短日照条件下表达,A基因和B基因独立发挥作用,bb突变体的花粉存活情况如图2。
为探究A和B是否位于同1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者进行实验:
步骤1:aa突变体和bb突变体杂交得F1
步骤2:F1自交获得F2
步骤3:将F2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培养,统计花粉育性情况(不考虑互换)。
①若A和B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②若A和B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用上述实验方法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A和B的位置关系。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六)
8 . 苹果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真菌X可引起苹果树腐烂病,对苹果树威胁很大,目前该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研究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抑制真菌X的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分离筛选芽孢杆菌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将5g土壤加入盛有______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可得到稀释10倍的土壤悬液;经过梯度稀释后即可接种到培养基上,再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______等特征鉴别出芽孢杆菌并进一步纯化。
(2)上图所示分离筛选芽孢杆菌的方法是______。观察记录结果,若10³稀释倍数下的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为58、73和97,104稀释倍数下的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为8、15和28。据此估算每克土壤中含相关微生物的数目为______个。
(3)目的菌株筛选时,需在上图中多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的A处接种等量真菌X,并在不同实验组的B处接种一系列不同含量的同种芽孢杆菌,然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合适的时间。判断目的菌株抑菌效果最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检测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某同学选用健康苹果树枝条进行测定,请为该同学设计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
9 . 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花色、茎高和籽粒颜色3种性状的遗传只涉及2对等位基因,且每种性状只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控制籽粒颜色的等位基因为D、d;叶边缘的光滑形和锯齿形是由2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1对相对性状,且只要有1对隐性纯合基因,叶边缘就表现为锯齿形。为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另外,拟用乙组F1自交获得的F2中所有锯齿叶绿粒植株的叶片为材料,通过PCR检测每株个体中控制这2种性状的所有等位基因,以辅助确定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预期对被检测群体中所有个体按PCR产物的电泳条带组成(即基因型)相同的原则归类后,该群体电泳图谱只有类型Ⅰ或类型Ⅱ,如图所示,其中条带③和④分别代表基因a和d。已知各基因的PCR产物通过电泳均可区分,各相对性状呈完全显隐性关系,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组别亲本杂交组合F1的表型及比例。
紫花矮茎黄粒×红花高茎绿粒紫花高茎黄粒∶红花高茎绿粒∶紫花矮茎黄粒∶红花矮茎绿粒=1∶1∶1∶1
锯齿叶黄粒×锯齿叶绿粒全部为光滑叶黄粒

(1)据表分析,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2种性状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2)据表分析,甲组F1随机交配,若子代中高茎植株占比为______,则能确定甲组中涉及的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3)图中条带②代表的基因是______;乙组中锯齿叶黄粒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若电泳图谱为类型Ⅰ,则被检测群体在F2中占比为______
(4)若电泳图谱为类型Ⅱ,只根据该结果还不能确定控制叶边缘形状和籽粒颜色的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辅以对F2进行调查。已知调查时正值F2的花期,调查思路:______;预期调查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要求:仅根据表型预期调查结果,并简要描述结论)
今日更新 | 5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山东卷生物
10 . 四环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在动物体内不能被完全吸收,在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土壤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为快速有效地清除环境中的四环素残留,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所示操作,欲从土壤中筛选四环素高效降解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能分解四环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有___、氮源、水、无机盐等,该培养基需要经过___(填灭菌方法)后才能使用。
(2)科研人员取土壤样品加入无菌水中置于30℃、150r·min-1恒温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富集结束后运用___法获得单菌落,挑选平板上菌落外观形态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单菌落,获得四环素降解微生物,再进一步分离纯化。
(3)若选择稀释倍数为的菌液进行计数,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后,平板中的菌落数分别为36、38、40,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菌落数为___个,该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细菌少,原因是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