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7 道试题
1 .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之一。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研究了两种草履虫的种间竞争后提出竞争排斥原理,即由于对限制性环境资源的竞争,生态位相似的物种是不能够稳定存在的,该原理证实了生态位分化是维持物种共存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生态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群落中占用的资源情况
B.对于限制性环境资源的竞争,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越多,则种间竞争越激烈,最终一定会导致一方濒临灭绝
C.群落中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资源很丰富的热带雨林,有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就可以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不给对方带来损害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019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2 . 如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该DNA分子片段中含有100个碱基对、40个胞嘧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是连接DNA单链上两个核糖核苷酸的化学键
B.该DNA分子复制n次,含母链的DNA分子只有2个
C.①与②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该DNA分子复制第n次,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60×(2n-1)个
2024-04-30更新 | 153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二
3 . 已知荠菜的果实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是一对基因R、r控制的。用荠菜进行两组实验:
实验①:让三角形荠菜(a)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个体中三角形:卵圆形=3:1
实验②:让a植株与卵圆形荠菜(b)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三角形:卵圆形=1:1
下列关于两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实验②可判断三角形对卵圆形为显性
B.实验①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C.实验②所得的子代为三角形的植株自交结果与实验①相同
D.将实验①的子代三角形与卵圆形杂交,后代为卵圆形的概率是1/4
4 . 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2024-04-16更新 | 374次组卷 | 43卷引用:随堂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测试
5 .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F1雌配子
F1雄配子
YRYryRyr
YR13YyRRYyRr
YrYYRrYYrr4Yyrr
yR2YyRryyRRyyRr
yrYyRrYyrryyRryyrr
A.1、2、3、4的表型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
D.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
6 . 某群落中生活着甲、乙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动物种群,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与第6年时的相同
B.乙种群在第4年时数量达到最大值,在第10~12年种群数量不变
C.乙种群在第6年后数量变化类似于“S”形增长
D.在第6~8年间,甲、乙种群的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
7 .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过程及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得的幼芽应先用无水乙醇灭菌30min,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s
B.过程③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C.过程②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有利于拟原球茎的形成
D.结果表明,生物碱含量与PLBs重量成正相关,光照条件有利于PLBs的生长
8 . 肉苁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自然条件下的产量较低,其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苷(PeGs)是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人员以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进一步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在不同的初始接种浓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悬浮培养液的PeGs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培养几乎不受季节、天气等限制,条件可控
B.愈伤组织培养时需用液体培养基,细胞悬浮培养时需用固体培养基
C.若工厂化大量生产PeGs,细胞悬浮培养时就应选择接种细胞的浓度为3.2g·L-1
D.若需进一步了解细胞生成PeGs的能力,则要检测培养后培养液中的细胞密度
9 . 在红眼野生型果蝇中发现了极少数紫眼突变体。已知Henna基因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编码基因。为证明 Henna基因突变是紫眼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突变体和野生型果蝇正反交,后代均为紫红眼
实验2:将野生型果蝇的1个 Henna基因转给突变体甲,发现甲的眼色变紫红;将野生型果蝇的2个Henna基因转给突变体乙,发现乙的眼色恢复至野生型
实验3:检测果蝇眼部蝶呤含量,发现甲的含量仅为野生型的79%,乙的含量升至 98%,与野生型差异不显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眼色性状受常染色体基因控制
B.苯丙氨酸羟化酶催化果蝇眼部蝶呤的合成
C.Henna 基因突变导致眼部蝶呤含量降低
D.完全敲除野生型的Henna基因,果蝇眼色会变紫色
2024-01-20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综合卷)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2)
10 . ecDNA是染色体外的双链环状DNA,可在癌细胞中大量分布。ecDNA比染色体DNA更加松散,其上的癌基因更易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有关ec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c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
B.癌细胞中不存在ecDNA与蛋白质结合物
C.ecDNA更易表达,可能与其呈裸露状态,易解旋有关
D.抑制ecDNA上癌基因的转录可成为治疗癌症新思路
2024-01-2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综合卷)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