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肌营养不良症(MD)多由单基因突变引起,表现为进行性肌肉退化和萎缩。SGCA基因编码区157位G突变为A(c.157G>A)会导致MD。研究人员在体外将腺嘌呤碱基编辑蛋白(ABE)mRNA和sgRNA一起导入患者肌肉干细胞(MuSCs),可以将突变纠正过来。ABE包含两部分(Cas9和ABE脱氨酶),Cas9与sgRNA结合,找到基因组上编辑的位置,ABE脱氨酶将区域Ⅱ的碱基进行编辑,如图1所示。

(1)图1方框Ⅰ中,sgRNA的序列为___________
(2)ABE mRNA和sgRNA需要在体外转录合成,需要___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RNA聚合酶     ②RNA复制酶     ③NTP     ④模板     ⑤引物
(3)研究人员使用细胞核转染的方法,将ABE mRNA和sgRNA高效地输送到MuSCs的细胞核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sgRNA可以翻译出多肽起作用
B.ABE蛋白和sgRNA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C.ABE mRNA可以直接在细胞核中翻译
D.细胞质膜可能在核转染过程出现瞬时小孔

(4)关于MuSCs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MuSCs属于成体干细胞
B.MuSCs可以增殖分化为肌肉细胞
C.MuSCs与神经干细胞表达基因完全不同
D.MuSCs体外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条件

图1方框Ⅱ中箭头所示的位置为c.157G>A,图2为患者体外培养的MuSCs SGCA基因编辑后的基因检测结果。

(5)SGCA基因检测需要先进行PCR,引物在___________(变性/退火/聚合)步骤与单链DNA模板结合。
(6)研究人员认为,直接将这些基因编辑后的MuSCs移植到患者的体内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根据图2信息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显微镜把人类带入了大自然中另一个奇妙的世界,是窥视微观世界奥秘的眼睛。1959年,荷兰一位叫森的少年与父亲做出了第一个复式显微镜,今天所使用的光学显微镜就是由其发展而来的。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式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细胞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为_____
(2)到18世纪显微镜已有许多改进,应用也较为普遍,开始作为商品生产。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填“目镜”、“物镜”或“目镜和物镜”)。若将物镜由10×换成40×,则观察到的细胞的_____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是原来的4倍;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______(填“多”或“少”),视野的亮度比原来______(填“亮”或“暗”)。高倍镜下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填“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载玻片上有一污物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填“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动玻片,去除视野中的污物。如果视野中既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地压动盖玻片,气泡的变化是______(填“会变形、会移动”、“不变形、会移动”或“会变形、不会移动”)
(4)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显微镜的领域已不拘泥于光学领域,各种原理各异,功能卓越的显微镜被发明出来,如: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下列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是生物是___。
A.变形虫B.新冠病毒C.蓝细菌D.大肠杆菌
2022-10-2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1讲 走近细胞(好题过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
3 . 山西晋祠水稻种植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模式,获得了良好效益。下图表示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中河蟹的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原因是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该生态系统通过____措施,既可维持河蟹数量的相对稳定,又可保护底栖动物等生物的多样性。
(3)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至少答两点)。
4 .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不断通入氧气的情况下可生产各种酒
B.在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就是通过改善CO2来抑制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在储藏果蔬时,通常在无氧环境下降低温度、减少果蔬的含水量等措施,以延长保质期
D.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以防肌肉酸胀乏力
2024-03-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过敏性鼻炎是特定个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抗体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导致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的炎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机理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敏反应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异常。
(2)B细胞活化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和两个信号的刺激,除了图中的过敏原刺激,还有_________
(3)小剂量的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抑制细胞免疫,而大剂量的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抑制体液免疫。
①根据上述信息分析,选用_________(填“小剂量”或“大剂量”)的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比较适宜。
②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大剂量应用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
6 . 细胞呼吸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下表有关措施中,错误的是(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种子储藏

晒干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速率

B

栽种庄稼

疏松土壤

促进根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

C

锻炼身体

慢跑

避免肌细胞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乳酸

D

乳酸菌制作酸奶

先通气,后密封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A.AB.BC.CD.D
7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及相关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处理大麦的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植物生长 “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C.芝麻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喷洒适量生长素以避免减产
D.小麦种子成熟时持续干热后又遇雨天,种子会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被降解有关
2024-0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对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措施涉及的有关原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经验措施原理分析
A.果实、蔬菜等低温储存减弱其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消耗
B.种子晒干后储藏主要减少结合水含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C.喜阴喜阳的农作物间行种植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使农作物增产
D.增施农家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矿质营养,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A.AB.BC.CD.D
2024-01-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细胞呼吸原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表中措施与目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制作酸奶

通入无菌空气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B

种子贮存

晒干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C

水果保鲜

零上低温

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D

栽种庄稼

疏松土壤

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A.AB.BC.CD.D
2024-01-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嫁接矮果,用小便反复浸过并晒干的黄泥封住树枝促进生根
②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A.措施①的原理是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根
B.措施②反映光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
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
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利,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