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与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1 . 为检测某药物X的抗癌活性, 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溶于二甲基亚矾的药物X,培养 72小时后进行计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孔中细胞数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
B.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无菌水, 其他条件一致
C.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贴壁的肝癌细胞脱落下来并进行计数
D.若实验组细胞数远低于对照组, 可初步判断此药物有抗癌效果
2 . 枣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成熟时枣出现裂果会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为研究枣裂果出现的原因,某兴趣小组测定了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的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据图推断,在成熟期,出现裂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有研究表明,在枣果实迅速增长期,Ca元素与果胶结合形成钙盐,能够增强细胞壁的弹性,使果皮有较强的抗裂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裂果率。该实例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_____
(3)防素是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主要成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能有效降低裂果率。设计实验验证防素具有降低枣裂果率的作用,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
3 . 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问题:
I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处理,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下图。

(1)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区域内部标记的荧光染料的荧光会_______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的细胞膜成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被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推测②。
(3)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
Ⅱ.研究发现,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绝大部分的水分,将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合成一种被称为海藻糖的二糖。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实验方案,用于探究该假设的真实性。
(4)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实验所用的细胞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某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添加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乙组添加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养液;
③甲、乙两组均置于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
(6)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2024-02-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4 . 中医认为桑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5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链脲佐菌素溶液(STZ)(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
实验一: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
(1)随机取40只大鼠,禁食12h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65mg/kg(溶于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在B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_________
(2)注射48h后,其中的_________组大鼠出现糖尿病症状,选为糖尿病大鼠模型。
实验二:检验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
将实验一剩余的10只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乙、丙两组,每组各10只。
(3)_________
(4)对丙组的每只大鼠_________,连续灌喂4周;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每天灌喂2mL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5)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但未标明组别。请根据上述步骤将组别栏补充完整(用甲、乙、丙表示)。组别自上到下依次为_________。本实验结论是_______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给药4周后(mmol/L)

10

3.85±1.28

3.94±2.20

10

18.62±3.08

10.12±2.65

10

19.46±3.98

19.00±2.70

注: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浓度高于13mmol/L
(6)正常大鼠是怎样保持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_________。尿糖可以用_________检测。
2023-12-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兴趣小组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实验中每天更换每一组中的蒸馏水和2.4-D溶液。并测量每个洋葱根的总长度(将几条根的长度加在一起),记录测量数据,获得下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和培养时间
B.2.4-D对洋葱根的生长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
C.促进洋葱生根的最佳条件是在10-8mol/L的2,4-D溶液中培养6天
D.更换每一组中的2,4-D溶液是为防止2,4-D浓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 为探究低聚果糖在预防肥胖上的作用,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对实验小鼠的处理

正常饲料+生理盐水

高脂饲料+①

高脂饲料+低剂量低聚果糖高脂饲料+高剂量低聚果糖

六周后体重增量(g)

3.5

6.9

4.1

3.5

A.表中①为生理盐水,1组和2组比较说明高脂饮食容易引发肥胖
B.实验中应选取生理状态良好且体重相同的小鼠
C.使用低聚果糖能有效控制肥胖小鼠体重的增长
D.果糖是植物细胞重要的单糖,在动物体内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7 . 母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代谢调节的影响。
(1)从孕前4周开始,实验组雌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雌鼠给予正常饮食,食物不限量。测定妊娠第20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

分组

体重(g)

胰岛素抵抗指数

脂肪含量(mg/dL)

瘦素含量(ng/dL)

脂联素含量(μg/dL)

对照组

38.8

3.44

252

3.7

10.7

实验组

49.1

4.89

344

6.9

5.6

①正常情况下,体脂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多,瘦素经__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合成,该机制为_____________调节。表中结果显示,实验组孕鼠瘦素含量________,但瘦素并没有发挥相应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
②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据此推测实验组孕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24周龄时,给两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检测结果如图1。

图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____,推测实验组子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3)研究发现,幼鼠脂肪组织的瘦素和脂联素含量与各自母鼠均呈正相关。测定幼鼠脂联素基因和瘦素基因的表达量、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结果如图2。

①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_________脂联素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_________,影响脂联素的合成,使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②瘦素基因的表达量与其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呈_________相关。但由于血脂过高会抑制瘦素向脑内运输,导致瘦素抵抗,引起肥胖。
(4)根据该项研究结果,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写出两点)。
2023-11-13更新 | 1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
材料用具:三组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一定量的缺锌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A、B两个培养缸中,配制____________培养液放入C培养缸。
②将三组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三个缸中。
③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3)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C缸内苹果幼苗正常生长,A、B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2 h≥11.1 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_____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____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_____(增加/不变/减少),使血糖浓度下降。据图初步判断_____是健康人。
(2)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一次性摄糖过多   ②低血糖患者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④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3)结合图1、图2分析,甲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胰岛素产生后和自身抗体结合
②自身细胞毒性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④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被抗体结合,无法感知血糖升高的信息
(4)欲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小鼠6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a。根据实验思路,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请问步骤①②③分别指:
血糖浓度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
123123
步骤①
步骤②后测定
步骤③后测定
步骤①是:_____
步骤②:A组_____ ,B组_____
步骤③:A组_____ ,B组_____                                                                                                                                                           
b。预测部分实验结果如图,请问空白柱状图是_____(A/B)组。
2023-09-0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顶端弯钩(图甲)是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的一种重要结构,可使幼苗顺利出土和保障幼苗的成活率。为研究乙烯和茉莉素对顶端弯钩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无土黑暗条件下利用黄豆幼苗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顶端弯钩是由下胚轴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而形成的。据图甲判断,生长素浓度为a侧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侧,简要说明理由:_____
(2)图乙中,①组的作用是作为_____组,乙烯还具有的重要生理功能是_____
(3)由图乙可知,乙烯可_____(填“促进”或“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其与乙烯在促进弯钩形成方面表现为_____(填“协同”或“抗衡”)关系。
(4)顶端弯钩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共同完成的。
(5)进一步研究发现,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I基因有关,用乙烯处理细胞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乙烯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例处理前处理后
HLSI基因∶HLSImRNA∶HLSI蛋白质1∶3.1∶111∶5.4∶21.7
2023-09-0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