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代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58 道试题
1 . 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某兴趣小组用多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发现香菇提取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较好。下面是该小组用香菇提取液进行的相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0%、20%、30%、40%、50%的香菇提取液进行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香菇提取液浓度

10%

20%

30%

40%

50%

气泡数目

少量

稍多

大量

极多

大量

卫生香复燃程度

不复燃

轻微

复燃

燃烧旺盛

复燃


实验二:用如下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①制备40%的香菇提取液→②准备数套以上装置,检验气密性,按图示向A瓶和B瓶中加入液体→③用注射器向不同装置分别注入3.5%的溶液、40%香菇提取液、蒸馏水→④记录每套装置的量筒C中水量分别达到20mL、40mL、60mL所需的时间(单位:s)。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不同种类催化剂下排出相同水量所用的时间

               

3.5%溶液

40%香菇提取液

蒸馏水

20mL

40 mL

60 mL

20 mL

40 mL

60 mL

20 mL

40 mL

60 mL

第1组

140

171

198

28

54

80

第2组

133

164

188

86

119

137

第3组

128

156

183

29

54

82

平均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香菇提取液。
(2)实验二中共需准备_____________套实验装置。
(3)实验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加蒸馏水的一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有一组实验数据明显错误,查找原因是该组注射器使用前曾吸取过盐酸而未清洗。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平均值时,甲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①是称取40g新鲜香菇,切碎后放入破壁机,再加入60mL水,迅速充分地破碎,然后用纱布过滤,即得到香菇提取液。迅速充分破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

处理

温度/℃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实验

结果

光合速率/mg

CO2·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表中①、②两处的实验条件应该分别为___________
(2)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3)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8-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试管号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X1.81.4Y0.60.4Z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另取两支试管编号A、B,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并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lOmin,然后再向A、B试管各加入40℃的5mL5% 淀粉溶液,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温水浴中保温lO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
再置于60℃水浴加热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补充以上相应步骤并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一的1、4、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mL)。
(2)实验中B试管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具体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_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______________进行改变。
2019-04-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向A试管中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向B 试管加入等量蒸馏水,再同时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A、B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5ml40℃的5%淀粉溶液,摇匀后继续保温10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C、D试管,然后向C、D试管分别加入                    ,再置于60℃水浴加热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C试管中颜色与                        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步骤三”中补充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五”中补充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分析”中补充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一的1、4、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单位:ML).
(5)实验中B 试管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具体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是否存还原性糖。
(6)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改变。
5 .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中,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究。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柳树实验:他在一个花盆里载种了一颗2.3kg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重为90.8kg。以后的5年中,海尔蒙特除了只给柳树浇水外,没有在花里添加任何物质,每年天柳树的落叶也没有称重和计算。5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量发现树的重量变成了76.7kg,泥土比原来只减少了57g。于是他得出结论:植物是从水中取得生长所需的物质的。
材料二:科学家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照射,然后测量该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收率,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光质

绿

波长(

m)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吸收率(%)

55

10

2

1

5

85

40

(1)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判断海尔蒙特的结论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
(2)花盆内的泥土减少了57g,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泥土中的N元素在叶肉细胞中可参与构成的大分子有机物有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规律如图曲线所示,当外界CO2浓度处于A时,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量与__________相等;为提高封闭大棚植物产量,棚内人工释放CO2应控制在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所示浓度为宜。
2020-03-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试管号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2.01.81.41.0XYZ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 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的6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Y)是______ (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_________进行改变。
2019-01-30更新 | 4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7 . (一)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A~D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富含CO2的纯水

光照

+

B

富含CO2的纯水

黑暗

-

C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


注:“+”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
(2)如何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________
(3)据表分析,将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组。在植物体内,CO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__________循环,其产物可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__________,并运到植物体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
(4)检测结果表明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__________
(二)如图为碳反应中某蛋白酶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来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

GCC

ACA

CGA

﹣﹣

GCU

ACG

CGG

﹣﹣




(5)图中所示属于该蛋白酶合成过程中的_____步骤,合成[3]的过程叫______
(6)大白鼠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溶胶及线粒体和_______等结构中都有RNA的分布。
(7)图中[1]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其一端的三个碱基CGA称为_______;根据图并参考上表分析:[1]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2020-04-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平行班)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 ℃条件下15 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 ℃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试管号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2.01.81.41.0XYZ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 ℃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 B、C、 D,向A、 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 ℃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 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 ℃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             ,再置于           ,2 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一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________进行改变。
2018-09-17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生物试题
9 .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苜蓿中的黄酮对动物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为研究不同浓度苜蓿黄酮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其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用MTT法以细胞悬液OD值为观测指标测定细胞增殖能力,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实验思路,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仪器:
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置的浓度为25、50、75和100µ/mL苜蓿黄酮溶液、用动物细胞培养液配制的一定密度的动物乳腺上皮细胞悬液、光电比色计、MTT法细胞增殖测定仪器等
(要求与说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具体操作不作要求;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不作要求;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OD值与细胞数成正比;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变化忽略不计;实验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若干培养瓶,各加入998mL的细胞悬液,分为5组,编号甲~戊,每组5个重复。
②甲组:加入2mL二甲基亚矾;_______
________
④实验第5天,_______
________
(2)结果分析与结论
苜蓿黄酮对某动物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
项目时间/d甲组乙组25µg/mL丙组50μg/mL丁组75μg/mL戊组100µg/mL
细胞增殖30.370.380.38.0.370.37
细胞增殖50.390.390.41*0.46*0.40*
乳酸脱氢酶活性51078.80675.60*573.21*1138.04796.89*

注:表中*表示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不带*数据表示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单位:略)
根据上表可得实验结论:
结论一:作用时间较短时(3天),苜蓿黄酮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
结论二:_______
结论三:_______
(3)实验分析
细胞呼吸中,乳酸脱氢酶(LDH)催化的反应_______(填“产生”或“不产生”)ATP,这一催化反应发生在_______(填“需氧”或“厌氧”)呼吸中。本实验中还可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的浓度代表细胞的受损程度的原因是_______。为减少微生物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干扰,实验中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的胎牛血清可采用_______(方法)去除杂菌。
2020-06-08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适应性测试(三模)生物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10 .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一)配制质量浓度为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二)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三)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去除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并记录B/A(%)值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所作的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
①该小组同学应选用记录表中哪组数据作图?____________
②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处理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实验突破》专题0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