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代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58 道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1 .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一)配制质量浓度为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二)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三)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去除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并记录B/A(%)值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所作的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
①该小组同学应选用记录表中哪组数据作图?____________
②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处理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实验突破》专题0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 . 某研究小组利用两种植物A和B进行如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将两种植株A和B置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其放氧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二:将此两种植株(编号为甲和乙)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的容器中,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为50μmol光子/(m2·s)且恒定的环境下,测定一段时间内两容器中CO2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曲线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μ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
放氧速率
[μmolO2/
(m2·s)]
植株A-20-10-505153030
植株B-201.536101010

(1)实验一中,当光照强度=50μmol光子/(m2·s)时,植株A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250μmol光子/(m2·s)时,限制植株A和B放氧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和曲线图可知,实验一植株A对应为实验二植株_______(填“甲”或“乙”)。

(3)实验二中,t1-t2时间段植株乙所在容器CO2相对含量降低速率逐渐减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据表分析,实验二若改变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μmol光子/(m2·s)时进行重复实验,植株乙所在容器CO2相对含量维持稳定,则在该光照强度下,植株甲所在容器CO2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8-10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3 . 下图表示小麦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表一表示小麦受镉浓度影响的相关测量数据,表二表示两种植物受光照强度影响的相关测量数据,请根据图表回答。

   

镉浓度
(mg·L-1)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L·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0154.75256.5011.05
0.01133.50264.509.07
X141.50236.7512.02
1121.00277.008.37
1093.75355.003.52

表一
(1)①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3)④过程产生的[H]来源是____________(不考虑中间产物)。
(4)据表一分析,X应为________,高剂量(≥1mg·L-1)镉会使气孔导度明显下降,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却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二取阳生和阴生两种长势相似的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瓶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光强/(Lx)0103050100200450500
放氧速率μmolO2/(100g·s)植物A-20-10-5-15152928
植物B-2-0.51.536101010

表二
①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阳生植物的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450Lx时,可推知植物B放氧速率主要受__________限制。
②光饱和点时,植物A叶肉细胞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③若绘制A、B两种植物的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在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A、B两种植物产生氧气的差值为________μmolO2/(100g·s)。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4 . 下表是某研究小组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据表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步骤

试管编号

1

2

3

4

过氧化氢浓度

3%

3%

3%

3%

剂量

2 mL

2 mL

2 mL

2 mL

反应条件

常温

90℃

FeCl3

肝脏研磨液

剂量

2滴

2滴

结果

气泡产生

不明显

少量

较多

大量

卫生香燃烧

不复燃

不复燃

变亮

复燃

结论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样


A.1是对照组,2、3、4是实验组,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在1、2中各加入2滴蒸馏水
B.由实验结果可知,2、3、4组的反应速率均比1组快,但原因不完全相同
C.可通过实验结果中卫生香的燃烧情况来比较各组产生氧气的相对量
D.若3组与4组的实验结果相同,则一定是过氧化氢放置时间太长
2020-03-01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为研究杨树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特点以及外界条件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外部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如株高、叶片数等)的杨树苗进行实验。
实验一:选取4组杨树苗,分别对第2、4、6、8片叶进行14CO2标记,三天后,测每株苗各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中数值;
实验二:另取两组杨树苗,对第5片叶均用14CO2标记,实验组的第7片叶用黑纸罩上,三天后,测每株苗各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含量,结果见表2中数值。
表1
叶序组号1234
顶叶1.81.238.55.3
叶138.827.3
叶2*98.201.4
叶40*602.0
叶600*30
叶8000*38.0
叶10000.40.1
叶150000
000.350.9
0005.7

表2
叶序组别实验组对照组
顶叶8.823
叶1、2
叶3、44.517
叶5*81.4*59.5
叶75.30.5

(注:表中数值均为百分比含量,*为放射性标记叶片)
(1)14C02在光合作用暗反应的______________过程被利用。
(2)比较实验一中四个组的实验结果,叶2和叶4的光合产物大部分并没有运输出去,这是由于第2、4叶片仍处于幼龄阶段,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叶序相对小的叶片会主要将其光合产物运向叶序______________(大/小)的叶片,根、茎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序______________(大/小)的叶片。
(4)从表2可以看出,黑暗能够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有机物向第7片叶的运输。要想进一步证实你的推论,可以增加一组实验,处理方法是:将第7片叶用单层纱布袋罩上,检测第__________片叶的放射性相对含量,如果其放射性相对含量______________说明你的推论是正确的。
2018-01-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质量分数为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试管号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2.01.81.41.0XYZ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步骤二:利用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恒温水浴锅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_____,并进行________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_________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改变。
2018-01-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图甲表示小麦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表一表示小麦受一定因素影响的相关测量数据,表二表示不同植物受一定因素影响的相关测量数据,请根据图表回答。

(1)①—④生理过程中,利用CO2发生在_________
(2)③过程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_   
(3)④过程产生的[H]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中间产物)。
(4)据表一分析,X应为_________,高剂量(≥1mg·L-1)镉会使气孔导度明显下降,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却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表二取阳生和阴生两种长势相似的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瓶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光强μmol光子/(100g.s)0103050100200450500
放氧速率
μmolO2/(100g.s)
植物A-20-10-5-15152928
植物B-2-0.51.536101110

①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阳生植物的是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450μmol光子/(100g.s)时,可推知植物B放氧速率主要受_________限制。
②若绘制A、B两种植物的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在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A、B种植物产生氧气的差值为_________μmolO2/(100g.s)。
③光补偿点时,植物A叶肉细胞光合速率___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等于)
2019-02-2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
8 . 在30℃和适当的CO2浓度条件下,将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表中正值表示CO2的吸收量,负值表示CO2的释放量。)。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CO2变化量(CO2㎎/100cm2叶•小时)
0﹣4
1.0﹣2
2.00
3.02
4.04
5.06
6.08
7.010
8.012
9.012


(1)叶片的呼吸速率是_____(CO2mg/100cm2叶•小时)。在光照强度为_____千勒克司时,叶片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2)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黑暗中14小时,则每100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_____毫克转化为淀粉。
将该植物叶片置于35℃以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一)为总光合作用速率,图(二)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3)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始受抑制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
(4)对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说,对热较为敏感的是_____作用,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_____
(5)写出高温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可能原因:__________
(6)该植物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_____℃左右,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_____
(7)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影响下,生长缓慢。请根据本研究结果,解释导致该结果的原因_____
2019-1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 . 光照条件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提高。水果黄瓜又称迷你黄瓜,属于特菜品种,深受消费者欢迎。水果黄瓜是喜光植物,为了提高秋冬季温室栽培水果黄瓜的品质和产量,农业技术人员用灯光对植株进行补光,探寻不同波长的光质及其合适的配比,达到增产的目的。持续补光数天后,在温度、光照与CO2等相同的条件下,测得各组水果黄瓜的相关数据分别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补光用灯的红蓝光配比以及水果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

不补光组

补1光组

补2光组

补3光组

补光灯的红蓝光比(红光:蓝光)

----

5:1

2:1

3:1

叶绿素含量(mg/g)

1.03

1.95

2.21

1.77


表二:补光灯 组对温室水果黄瓜植株光合速率和其它相关指标的影响

光合速率(mol/m2•s)

株叶片数(个)

株高(cm)

平均单果质量(g)

每株结果数(个)

可溶性糖含量(mg/g)

不补光组

17.04

42.75

144.27

74.56

29.9

1.11

补1光组

1903*

40.25

173.37*

102.76*

36.60*

1.45*


*表示与不补光组相比差异显著
(1)本实验中只是选择补充红蓝光的原因是____
(2)植物的叶绿体中,能直接进行光能转换的结构是____
(3)下列对3个补光组水果黄瓜植株叶绿素吸收光的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A.补光1组吸收光的种类最多
B.补光2组吸收光的种类最多
C.补光3组吸收光的种类最多
D.3个补光组吸收光的种类相同
(4)根据表一的数据分析,对水果黄瓜植株的补光时,红光所占比例越大,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____(越多/越少/无法判断)。
(5)水果黄瓜中含有的可溶性糖最有可能是____
(6)表二中可体现水果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指标是
A.光合速率B.每株叶片数
C.株高D.平均单果质量
E.每株结果数F.可溶性糖含量
(7)用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和已有知识,解释用补光1组能明显提高水果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原因:____
2022-09-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较耐热,但在pH为3.6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 ℃条件下15 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小麦种子、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后60 ℃水浴加热2 min。
试剂试管号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2.01.81.41.0XYZ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二:用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70 ℃水浴15 min后迅速冷却。
四:另取4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各加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4支试管40 ℃水浴10 min。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40 ℃水浴10 min。
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___________
(4)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第________步骤进行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