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图甲表示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卡尔文循环及三碳糖磷酸转变为淀粉和蔗糖的情况,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所转运的两种物质严格按照1∶1的量进行;图乙是根据光质和CO2浓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2)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必定同时运出一分子________。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被相关酶水解为________,再被转入各种细胞利用。
(3)图乙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b点数据大于c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向培养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后杀死该植物,提取细胞中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短时间内CO2就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如果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物质,应如何操作?请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科学家研究发现,”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99%的水分,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会展现出惊人的耐力,以此来“扛”过各种极端环境。出于假死状态的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熊虫”具有产生大量海藻糖而耐受低温是由于______结果。
(2)“熊虫”具有产生大量海藻糖的根本原因是“熊虫” ______________
(3)海藻糖是由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若要探究它是否为还原糖,应选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该试剂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能否说明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为什么?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请将其补充完整。
Ι.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材料应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Ⅱ.操作过程: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04更新 | 1190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⑥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⑦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A.B.C.D.
2018-12-28更新 | 6499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4 . 花生种子中储藏的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藏在细胞的油体(植物细胞的一种细胞器)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其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并最后转变成蔗糖,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的生长和发育(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种子中,储藏脂肪物质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促进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酶是__________
(2)与萌发前相比,萌发中的花生种子细胞内,有机物种类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3)为了观察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需使用染液对种子的切片进行染色,并在__________下进行观察。若观察到大量的红色颗粒,则所使用的染液可能是__________染液。
(4)实验证明,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化学元素含量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
(5)在脂肪储藏和转变成蔗糖的过程中,先后依赖于油体、乙醛酸循环体(植物细胞的一种细胞器)、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该实例可以说明,多种细胞器之间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
2018-12-13更新 | 971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5 . 一些哺乳动物在入冬前要大量进食,这些食物可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物质,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可推测包裹脂滴的是外被蛋白和_________单分子层。
(2)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得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因此,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_________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3)科研人员对冬眠动物在寒冷环境中棕色脂肪组织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上述结果分析,寒冷环境诱导棕色脂肪细胞数量_______,动物由冬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升高,_________量迅速增加,使体温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4)机体内,棕色脂肪细胞间含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交感神经兴奋后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提高代谢率。科研人员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随寒冷刺激的持续时间延长,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寒冷刺激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机体产热显著强于寒冷刺激前,请你提出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12更新 | 82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14-15高三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 )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
B.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
C.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
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
2017-12-12更新 | 1197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0-2021学年高一尖子生抽测生物试题
7 . 关于小麦种子成熟后期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合水含量减少
B.淀粉大量水解
C.需要含磷的无机盐参与脂质的合成
D.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增强
8 . 人体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胆固醇,也可以依靠自身细胞合成胆固醇。血液中的胆固醇需要与载脂蛋白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才能被运送至身体各处的细胞。一种名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是正常人的6倍以上。
(1)胆固醇是人体细胞_______的重要组分。
(2)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细胞对胆固醇合成速度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研究。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速度受到血液中________含量的调控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能够避免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丧失了这种调节能力。
(3)研究人员检测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LDL的速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①由图可知,当LDL浓度超过35μg/ml时,A线斜率明显下降,且随LDL浓度增加,A线与B线的差值________。据此可推测正常细胞有两种摄取LDL的方式。方式一:LDL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被胞吞,之后受体重新回到膜上;方式二:LDL被随机内吞入细胞(不需要与受体结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胆固醇的方式可能为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分别培养正常人及患者的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放射性强度。若①的假设成立,请将预期实验结果填入表格(“+”表示细胞有放射性,“+”数量越多放射性越强,“-”表示细胞无放射性)。_____
   
(4)研究人员将能够破坏细胞膜上各种受体的链霉蛋白酶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发现正常细胞摄取LDL的速度______,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LDL的速度______,进一步证实了LDL受体的存在。
(5)根据上述研究,解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的病理机制_____
2017-05-12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西城二模生物试题
9 . (二)回答下列有关免疫和内环境的问题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下图为人体血脂代谢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
A. 抗原       B. 抗体       C. 淋巴因子       D. 病原微生物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A. A1       B. A2       C. B1       D. B2
3.根据表中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HPV疫苗起预防作用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脂蛋白A是_______脂蛋白;据图意,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的脂蛋白主要是______(填图中编号)。
5.影响过程②的固醇类激素是______能促进过程③进行的激素有_____
A. 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
E. 甲状腺素       F. 抗利尿激素
6.若人体感染某病毒后产生的抗体能破坏图中的腺细胞,造成自身免疫。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1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其活性成分能够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脂肪代谢,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对象研究普洱茶的降脂效果,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注:食物利用率:体重增长量/摄食量X100%        脂肪系数:脂肪重量/体重X100%
(1)上述实验中,需使用_____________来配制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ABC均为对照组,其中设置C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的数据中,_____________能说明不同浓度的普洱茶均有降脂作用,此效果通过___________ 实现。
(3)科研人员用2ml0.12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饲喂肥胖大鼠,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大鼠线粒体内膜上的UCP2明显增多。UCP2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分析可知,UCP2能使H+回流,此过程不与任何耗能的生理活动相偶联,因而能量以热能形式被释放;所以UCP2增多将导致______________过程中ATP的产生量______________,因此细胞需要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的消耗,以实现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同时达到了降脂的目的。
(4)综上所述,普洱茶能够降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17-04-03更新 | 7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