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7 道试题
1 . 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会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下表中的科学方法与生物学的应用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科学方法生物学的应用
A酶解法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荧光蛋白标记法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D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A.AB.BC.CD.D
昨日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市第二中学三模生物试题
2 . 内质网是由一系列片状的膜囊和管状的腔组成的细胞器。下列关于内质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肽链需进入内质网加工
B.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
C.内质网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支撑着细胞器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之间通过囊泡转移肽链
3 . 流感是冬季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下图为某流感病毒引发的细胞免疫过程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进入靶细胞,病毒蛋白经靶细胞降解成抗原肽
B.抗原肽与MHCl类分子结合,再经高尔基体加工,形成成熟的抗原肽-MHCl类分子
C.抗原肽-MHCl类分子经囊泡转移至靶细胞膜表面成为特异性抗原
D.靶细胞被细胞①特异性识别并裂解,释放出流感病毒
昨日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三模生物试题
4 . 肽链最初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按照肽链的氨基端到羧基端的方向合成。细胞质中运往线粒体的肽链通过氨基端的基质靶向序列识别线粒体外膜上的 Tom20/21受体蛋白,进而被其引导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 Tom40通道蛋白和线粒体内膜上的 Tim23/17通道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被切除基质靶向序列的肽链折叠成有活性的蛋白质,进而在线粒体行使不同的功能。Tom20/21受体蛋白的缺失或失活与帕金森综合征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最后合成基质靶向序列
B.Tom40通道蛋白和Tim23/17通道蛋白对多肽链的运输是一种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C.若基质靶向序列发生改变可能会严重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D.给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使用调控 Tom20/21受体蛋白活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该疾病
昨日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针对性训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发现了一个高等植物新品种,该植物根细胞能够向外界分泌物质。根据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绘制出了该植物根细胞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属于概念模型
B.E的外膜比内膜蛋白质种类更多,含量更高
C.用差速离心法对细胞器进行分离,B比E更早分离出来
D.分泌蛋白在细胞中合成和运输的“轨迹”:B→C→M→G→N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押题卷生物试卷(二)
6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
B.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均使用了差速离心法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押题卷(一)生物试题
7 . 线粒体(mt)中的大部分蛋白质经核糖体合成后,位于肽链N端的一段序列(导肽)与Hsp7蛋白(可防止肽链折叠)结合,转运至线粒体外膜分离后,与TOM蛋白复合体识别并结合进入膜间隙,再与内膜上的TIM蛋白复合体结合进入线粒体基质。蛋白质在线粒体基质中与mtHsp70和mtHsp60蛋白结合,重新折叠后将导肽水解,最后与mtHsp70和mtHsp60蛋白分离后形成成熟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虽然含有遗传物质和核糖体,但是大部分线粒体蛋白都是由核DNA编码的
B.线粒体蛋白经核糖体合成后,需先经内质网折叠才能与Hsp70蛋白结合
C.线粒体蛋白两次与Hsp70蛋白分离消耗的能量均来自ATP的水解
D.TOM和TIM蛋白复合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5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8 .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可溶性糖蛋白。如图为某免疫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2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中心
B.直接参与细胞因子合成、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1、3、4、6
C.结构3与核膜、细胞膜连接,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
D.溶酶体是由结构6断裂生成的,免疫细胞分裂时,结构5会加倍
7日内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9 . 某种病原体微生物感染水稻后,会分泌出物质A(分子式为C19H2O6),导致水稻患恶苗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DNA集中分布在核仁区域
B.物质A在核糖体上合成,需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可分泌到胞外
C.生产上可用适宜浓度的抗生素处理水稻种子以防治恶苗病
D.该病原体和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均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炎德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生物试题
10 . 细胞外收缩注射系统(eCISs)是一种类似注射器的大分子复合物。某研究团队将其改造为能够靶向结合人类细胞的分子注射装置,其结构及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受体的合成与细胞内游离核糖体无关
B.图中eCISs尾部纤维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提高了物质运输的靶向性
C.科研工作者对eCISs进行改造开发出适用于人类细胞的蛋白质传递方法,其成功的关键是对eCISs尾部纤维的改造
D.由图可知eCISs可应用于癌症治疗、害虫防治的研究
7日内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研室提供)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试题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