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8 道试题
1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是促进粮食高产优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为获得优质的水稻品种,科学家开展了多项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叶绿素主要分布在_____(填具体部位)上,实验中常采用_____(填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2)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分为两组,分别在含Mg2+(+Mg)和无Mg2+(-Mg)的培养液中培育一段时间后,进行光暗交替处理,检测两组水稻中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R酶催化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是影响碳反应速率的限速酶,其位于_____
②图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
③科研人员检测光照下两组水稻叶片中R酶的含量,发现两组实验结果并无差异。由此推测,Mg2+通过_____提高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
(3)一些研究表明,水稻叶绿素含量降低并没有影响产量,叶绿素的含量与氮肥和光照有关。研究人员对上述现象进行生产实践研究,设置如下IA、B、C三个处理,测量结果如下表。

处理

栽培密度

施氮量(kg·N·ha-1

叶绿素含量(mg·g-1·FW)

产量(t·ha-1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氮肥利用率(kg·kg-1N)

A

100%

0

3.29

7.29

20.89

-

B

100%

300

4.01

9.75

24.03

8.20

C

120%

270

3.58

10.75

23.88

12.81

注:当地常规栽培密度为100%,施氮量为300(kg·N·ha-1)。
①与正常叶片相比,水稻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反应中转移到_____的光能并没有体现出差异,光合速率变化不大。根据这种现象推测,正常水稻叶片中_____可能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②与常规栽培相比,C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产量提高了_____(保留整数),这一结果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可以通过_____,适当降低叶绿素含量,对_____的影响不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水稻产量。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押题卷生物试卷(二)
2 . 暗反应中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简记为R酶)是一种双功能酶,催化反应的方向如图所示。光下经过程①产生CO2的过程被称为光呼吸,发生于强光干旱环境中。固定CO2后首先产生三碳化合物的植物称为C3植物,如小麦;固定CO2后首先产生四碳化合物的植物称为C4植物,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没有R酶,能进行光反应;而维管束鞘细胞无类囊体;但有R酶,能进行暗反应,如玉米。两者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

注:C2表示乙醇酸,PEP表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C表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可浓缩低浓度的CO2。虚线方框内的代谢过程为C3植物叶肉细胞与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共有。
(1)过程①②均发生于_________中。从O2和CO2的含量变化分析,强光干旱环境下,植物的光呼吸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
(2)强光下的光反应产物积累会诱发自由基产生,光呼吸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结合图中信息,推测光呼吸对植物的积极生理意义: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C4植物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______细胞中。推测C4植物的光呼吸强度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C3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优化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二是提高光合碳同化效率。结合本题中信息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请从提高光合碳同化效率的角度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 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学 A卷+答案
3 . 科研人员通过移动装置甲与装置乙的距离X(是可变值)来探究光照强度对装置乙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已知液滴能随着距离X的变化而向左或向右移动;当距离X为一定值时,液滴移动到P点,此时单位时间液滴移动的距离为图丙的b点;除光照强度外其他因素都适宜(NaHCO3溶液能提供CO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
(2)当距离X为一定值时,液滴移动到P点,P点代表的含义是______,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3)若关闭台灯,图乙中的液滴从P点向______移动,单位时间内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______
(4)随着距离X的不断减小,即当图甲移动一定距离后,发现单位时间内液滴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此时在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押题卷生物试卷(三)
4 . 下图1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过程Ⅰ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该过程表示_____,其中ATP合成酶的功能有_____
(2)过程Ⅱ发生的场所是_____,该过程形成的NADH中的能量通过呼吸链转移到_____(填物质名称)中。
(3)D1蛋白是光系统Ⅱ的核心蛋白。在正常条件下,植物体内D1蛋白的合成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中。为研究高温、强光胁迫对叶绿体D1蛋白的影响以及水杨酸(SA)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灌浆期小麦若干,均分为A、B两组。A组喷施0.3mmol/L_____,B组喷水作为对照,连续喷施3d。
②将A、B组小麦植株分别均分为A1、A2、A3组和B1、B2、B3组,在人工气候空中进行如下处理:A1、B1(适宜温度中等光强,MTI组)、A2、B2(高温强光,HTI组)、A3、B3(高温强光2h后,再适宜温度中等光强下恢复3h,R组)。
③提取各组小麦叶片高活性类囊体膜并进行D1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

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②_____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研人员将菠菜叶肉细胞的类囊体用软骨细胞膜封装的方法进行“伪装”,植入实验小鼠软骨受损部位,再通过外部光源刺激类囊体在小鼠体内工作。实验发现,在光照的刺激下,实验小鼠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小鼠的关节状况也得到一定的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类囊体中的部分关键光合蛋白在光照下约8~16小时后就被完全降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伪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类囊体与实验小鼠细胞进行融合
B.ATP和NADPH可能是实验小鼠衰老细胞合成代谢中的重要“原材料”
C.植入类囊体的实验小鼠细胞内自由基的含量可能会下降
D.关键光合蛋白的寿命是限制该实验成果推广的因素之一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六)
6 . 番茄植株在高CO2环境与高O2环境下C5的代谢途径不同,图甲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CO2和O2与C5的竞争结合途径。图乙表示将番茄叶片置于密闭小室内,分别在CO2浓度为0与0.03%的条件下测得小室内的CO2浓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产生O2的场所是______。当番茄植株大量失水时,叶片中______(填激素名称)的浓度会升高引起气孔关闭,短期内C3含量将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若卡尔文循环合成的糖是葡萄糖,则生成1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分子CO2
(2)光呼吸需要在______(填“有光”或“无光”)条件下进行。图甲中参与光呼吸的细胞器是______,C5与CO2或O2竞争结合的场所是______
(3)图乙中,曲线a的0~t1时段番茄叶片释放的CO2来源于______(填生理过程),t1~t2时段,CO2的释放速度有所增加,此阶段的CO2来源于______(填生理过程)。曲线b,当时间到达t2点后,室内CO2浓度不再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柑橘果实的甜度和风味取决于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组分的变化和积累。本研究以温州蜜柑为实验材料,探讨镁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实现温州蜜柑高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时期镁肥处理/(g/株)果皮总叶绿素/(ug/g)柠檬酸/(mg/g)蔗糖/(mg/g)
果实转色期04410.534
150289.435
250249.239
果实成熟期0159.443
150147.951
250147.850
(1)本实验采取随机分组,每组处理12株,该操作的目的是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
(2)果皮总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先提取叶绿体中色素再进行测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时,常选用无水乙醇为提取液,依据是___。用纸层析法将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分离,依据是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在果实转色期时,施镁肥能降低果皮总叶绿素含量,说明施镁肥能___(填“促进”或“抑制”)果实转色期叶绿素的降解。叶绿素的功能是可将光能转化为___
(4)实验发现柑橘果实的膨大期,叶片中镁含量降低,原因可能是___
2024-05-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演练生物试卷
8 . 通过研究两种光合菌剂(类球红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在不同施用方式(灌根和喷施处理)下对弱光照生态区小麦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孕穗期

开花期

表观光合

速率/

(μmolCO2·

m2·s-1

胞间

CO2

度/(μmol/mol)

气孔导

度/(μmol·

m2·s-1

表观光

合速率

/(μmolCO2·

m2·s-1

胞间CO2

浓度/

(μmol/mol)

气孔

导度/

(μmol·

m2·s-1

S1

11.1

310.4

493.9

11.7

342.0

693.3

S2

11.7

328.5

504.4

12.2

344.7

783.5

S3

11.9

312.6

617.8

11.5

339.7

776.4

S4

12.5

323.3

721.7

12.9

350.3

843.4

CKp

12.2

322.4

630.6

12.7

341.7

836.2

CKw

10.8

304.1

476.1

11.1

331.3

676.6

注:处理包括类球红细菌灌根(S1)和叶面喷施(S2)、沼泽红假单胞菌灌根(S3)和叶面喷施(S4)、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CKp)和等量清水叶面喷施(CKw)。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测量小麦表观光合速率的指标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2)两种光合菌剂分别经叶面喷施后,小麦的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灌根处理。在相同施用方式(灌根或叶面喷施处理)下,孕穗期类球红细菌处理时小麦的表观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沼泽红假单胞菌处理时的,该结果可以指导小麦的生产实践。
(3)CO2进入小麦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后,与_______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
(4)小麦叶片进行的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
(5)水稻种子和小麦种子的播种有区别,水稻种子可直接撒播于农田,且须灌水覆盖。请推测水稻种子应具有的特性,并说明推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五)
9 . 下列生物实验中运用的方法或原理、前后不一致的是(       
A.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卡尔文循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B.建立物理模型构建DNA结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C.运用减法原理艾弗里研究遗传物质——研究睾丸分泌雄激素摘除公鸡睾丸
D.通过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鲁宾和卡门探究氧气的来源
10 . 为探究何种色膜有利于棉花叶的光合作用,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光环境下的光照强度,然后将长势一致的棉花植株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通过不同遮光处理一周后,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处理

光照强

度(μmol/m2·s)

叶绿素含

量(mg·g-1

净光合速

率(μmolCO2·m-2·s-1

无遮光处理(A组)

1292.7

40.9

25.4

红色透光膜(B组)

410.3

40.0

10.7

蓝色透光膜(C组)

409.9

39.6

13.2

黄色透光膜(D组)

930.7

42.1

21.2

A.导致四组棉花叶片净光合作用不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的波长
B.A、B、C、D四组棉花中,D组棉花光合速率最高
C.将处理后的四组棉花同时置于红色透光膜下,叶绿体中生成NADPH最多的是C组
D.雾霾天气下,选择黄色人工光源进行补光比红光和蓝光更适合棉花的生长
2024-05-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 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