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1 道试题
1 . 下图1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过程Ⅰ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该过程表示_____,其中ATP合成酶的功能有_____
(2)过程Ⅱ发生的场所是_____,该过程形成的NADH中的能量通过呼吸链转移到_____(填物质名称)中。
(3)D1蛋白是光系统Ⅱ的核心蛋白。在正常条件下,植物体内D1蛋白的合成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中。为研究高温、强光胁迫对叶绿体D1蛋白的影响以及水杨酸(SA)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灌浆期小麦若干,均分为A、B两组。A组喷施0.3mmol/L_____,B组喷水作为对照,连续喷施3d。
②将A、B组小麦植株分别均分为A1、A2、A3组和B1、B2、B3组,在人工气候空中进行如下处理:A1、B1(适宜温度中等光强,MTI组)、A2、B2(高温强光,HTI组)、A3、B3(高温强光2h后,再适宜温度中等光强下恢复3h,R组)。
③提取各组小麦叶片高活性类囊体膜并进行D1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

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②_____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六)
2 . 科研人员将菠菜叶肉细胞的类囊体用软骨细胞膜封装的方法进行“伪装”,植入实验小鼠软骨受损部位,再通过外部光源刺激类囊体在小鼠体内工作。实验发现,在光照的刺激下,实验小鼠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小鼠的关节状况也得到一定的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类囊体中的部分关键光合蛋白在光照下约8~16小时后就被完全降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伪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类囊体与实验小鼠细胞进行融合
B.ATP和NADPH可能是实验小鼠衰老细胞合成代谢中的重要“原材料”
C.植入类囊体的实验小鼠细胞内自由基的含量可能会下降
D.关键光合蛋白的寿命是限制该实验成果推广的因素之一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六)
3 . 红美人柑橘果肉颜色呈橙色,果肉比较细腻,糖度较高,水分充足,深受消费者喜爱,一夜之间晋升为网红橘。另外,红美人春天时叶子比较小,但是到了夏秋季叶子会长得很大。图甲表示红美人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A~E表示物质;图乙表示光照强度对植株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丙表示对红美人植株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处于光合作用的___反应阶段,图甲中的物质E离开卡尔文循环后主要用于合成___(填物质)并运输至植物体其它组织。要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需要经历___次甲图循环。
(2)红美人植株处于图乙中b点的光照强度下,净光合速率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0。此时叶肉细胞CO2的来源___。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图甲中的B含量的变化是___,图乙中的d点将向___方向移动。
(3)红美人是喜光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长期的阴雨天气会使叶片发黄,充足光照条件下的色素带如图丙所示,这是通过___(填实验方法)获得的。对比正常条件下分离得到的色素带,若实验过程中因忘记添加CaCO3而分离得到的结果,则___(填序号)色素带会变窄。
(4)用大棚种植的红美人糖度特高。糖类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后运到果肉细胞的___中积累。冬季白天大棚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晚上则控制在10℃左右,从提高糖度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___。有些农民还常常在大棚内焚烧秸秆,这种方法除了能快速升高温度外,好处还有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光极限是指光合作用吸收CO2量随着光吸收的增加而上升的光吸收范围。CO2极限是指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不再随着光吸收的增加而上升的光吸收范围。研究表明热带树木的光合机制开始失效的临界温度平均约为46.7°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       
A.在光极限范围内,随着光吸收的增加光合速率也增大
B.CO2极限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片气孔大量关闭有关
C.CO2极限时较极限前叶肉细胞中的NADPH、ATP 含量高,C3含量低
D.热带树木达到光合机制开始失效的临界平均温度前光合速率不断增加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年普通高中选择性压轴考试生物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麦和玉米是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其产量一直存在明显差异,玉米的光合速率约为小麦的1.5倍。科学研究发现: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小麦和玉米在CO2固定的过程中存在差异,给小麦提供14CO2,检测其体内物质的放射性情况,发现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是三碳酸,然后是C3、丙糖磷酸、葡萄糖等,玉米提供14CO2时,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有机物却是四碳酸。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片的叶肉细胞围绕维管束鞘细胞整齐排列呈“花环形”结构,光合作用时,CO2先在叶肉细胞中被固定,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进一步转化成苹果酸后经__________进入到与其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再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吸收的CO2,则直接参与暗反应。
(2)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将C3还原成丙糖磷酸所需的__________,主要由周围的叶肉细胞提供。
(3)叶绿体膜上分布有一种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相同数量的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因此,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浓度降低时,淀粉的合成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13个玉米品种和7个小麦品种的CO2补偿点进行了检测,前者平均为5mg/cm3,后者平均为51mg/cm3,因此,__________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的CO2,请你根据小麦和玉米光合作用过程的差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5)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韧皮部运输到其它部位,植物体光合作用产物常以蔗糖形式运输,为验证光合作用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并将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小根、小茎现象,原因是________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押题卷(一)生物试题
6 . 红米苋有深绿与玫红相间的叶子,炒出来的汤汁呈玫红色。某兴趣小组利用红米苋叶片开展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可用于测定绿叶中各种色素含量
B.用75%酒精分离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若连续多次重复画滤液细线可累积更多的色素,但易出现色素带重叠
D.用红米苋菜叶进行实验可得到5条色素带,多出来的一条带是花青素
7 . 作为一种光合自养微生物,可沉微藻可以利用碳、氮、磷等物质合成淀粉、蛋白质及油脂等产物,因此可以用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污水。然而,实验室低光照[400μmol/(m2·s)]条件下获得的可沉微藻能否在真实自然光照强度下保持良好性状及性能有待商榷。为此,某污水处理厂设计了如下实验,研究在增加光照强度至接近自然光水平[800μmol/(m2·s)]和及时补充CO2实验条件下,可沉微藻的生长情况。
主要装置及条件:实验包含3个反应器(2L),反应器设置如下表所示。实验初期为低光照[400μmol/(m2·s)]条件,加光后光照条件为[800μmol/(m2·s)]。

反应器

1号

2号

3号

光照时间

24h(全天光照)

24h(全天光照)

10h(模拟实际昼夜交替,光照与黑暗时间比为10h:14h)

供给CO2情况

不通入

间歇通入CO2

间歇通入CO2

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

   

(1)可沉微藻的______(填具体场所)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光合色素是_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色素,因此可用______提取。
(2)结合图1和图2分析,为何加光后,反应器中的生物量下降?______
(3)3号反应器加光后生物量的减少小于1号和2号反应器,试分析原因。______
(4)结合题意分析,为使可沉微藻在自然状态下保持良好性状及性能,针对可沉微藻的生活环境,请为污水处理厂提供具体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炎德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生物试题
8 . 矿质营养元素(如N、P、Mg等)和光照强度均能影响绿色植物(如大豆)的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中存在着PSⅠ(主要吸收>680nm的长波长光)和PSⅡ(主要吸收≤680nm的短波长光),PSⅠ与NADP+的还原有关,PSⅡ含有叶绿体基因psbA编码的D1蛋白,与H2O的光解、O2的释放有关。植物处于逆境(如光照过强)时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从而使代谢活动下降。
(1)P元素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为________等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光反应产物________的构成元素。
(2)组成PSⅡ的色素有________。光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强光照射使大豆吸收光能而产生的激发能过剩,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PETC)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此时大豆叶肉细胞会关闭光合系统,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请分析,强光下大豆叶肉细胞关闭光合系统的原因是________
(4)大豆叶肉细胞在强光照射时,暗反应产生的RuBP(C5)会与O2结合生成乙醇酸,经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等的代谢,最终生成CO2。该代谢途径的意义是________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5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材料被替换后,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
A.用台盼蓝代替刚果红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B.用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
C.用2mol/LNaCl溶液代替预冷的95%酒精析出DNA
D.用70%的酒精代替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题
10 . 水稻黄绿叶是一种突变体,突变体的细胞质中含有ygl4基因,突变体中该基因编码一个核黄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LS酶),该酶合成受阻,核黄素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其他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ygl4基因出现是____的结果,ygl4基因的遗传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判断依据是____
(2)水稻是雌雄同株两性花植物,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了雄性不育(雄蕊不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水稻植株,请分析该品系的发现在育种中的意义:____
(3)研究人员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种植,并测定了两个株系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如表所示。

类型

温度(℃)

色素含量(mg·g-1

叶绿素a

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

野生型

20

3

1.1

0.5

25

2.8

1.1

0.5

30

3

1.1

0.6

突变型

20

0.8

0.3

0.1

25

2.5

0.3

0.3

30

2.5

0.3

0.3

据表分析,该突变体是一种____(填“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叶色突变体。分析该突变体导致水稻减产的原因可能是:____
(4)已知水稻细胞核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也控制叶色性状。有人猜想,该突变体细胞质中的基因Y/y受这对核基因控制,即有A存在时,无论细胞质中的Y基因是否突变,个体全表现为正常叶色。以野生型(核基因型为AA)和该突变体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猜想:____(要求写出杂交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