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7 道试题
1 . 豆角是豆科豇豆属一年生攀援双子叶植物,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现在有许多农民在玉米地里套种豆角,在玉米生长到快抽雄的时候,可以在距离玉米根部10厘米的地方进行豆角的种植,每棵玉米旁边种植一穴豆角。这种方式不仅会促进玉米的生长,还能够节约架子的搭建成本,使豆角可以顺着玉米的杆子爬行,当玉米成熟时,翠绿的豆角也已攀爬而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套种时,玉米与豆角的种间关系有______
(2)与豆角光合作用有关的含氮物质有______(至少写出三个),单独种植豆角时,在生长前期需要适量施加氮肥,而在其后一段时间对氮肥的需求量相对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套种豆角的玉米需要在玉米棒半成熟的时候适量摘除下面的叶子,以促进其下部豆角的生长,分析其原理是______
(4)套种的玉米田中主要依靠人工除草,尽量避免使用生长素类除草剂的原因是______
(5)很多人通过生产实践得出玉米和豆角套种不仅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玉米的产量。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玉米和豆角套种会增加玉米的产量,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______
2 . 叶绿体可能起源于被真核细胞内吞后并与之共生的蓝细菌。下图是核基因编码叶绿体前体蛋白合成与转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与植物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蓝细菌和植物叶肉细胞含有相同的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C.叶绿体与蓝细菌中遗传物质都是DNA,叶绿体中能发生转录和翻译,但不能进行DNA复制
D.前体蛋白是叶绿体内关键酶的组成成分,由此可以判断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考前模拟(一)生物试题
3 . 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因其具有速生、丰产和材性优良等特点,在保障我 国木材和生态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研究光强、氮素及其互作对杉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置4种光强 (L),3种氮素水平 (N),测得不同光氮处理所得结 果处理的相对值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项 目


L0N0


L0N₁


L0N₂


L1N0


L1N1


L1N2


L2N0


L2N1


L2N2


L3N0


L3N1


L3N2
苗高0.010.850.560.170.860.830.191.000.820.130.820.74
总叶绿素0.010.170.530.260.270.680.290.690.700.161.000.75
类胡萝卜素0.010.210.480.190.340.750.200.860.860.081.000.87
糖类0.040.810.080.030.160.280.051.000.970.010.010.06
注:L0-100%自然光, L₁-75%自然光,L2-45%自然光, L3-20%自然光;N0-不施肥, N1-4g/ 株,N2-6 g/株
(1)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氮肥,通过____方式被植物细胞吸收,可用于合成____(至少答两种)等物质参与光合作用。
(2)据表分析,在同一氮素水平下,杉木苗高随光强的减弱而先升后降,对杉木幼苗培育的指导意义是:____
(3)据表分析,杉木幼苗培养的最适光强和氮素水平组合是____,依据是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为探究盐碱土壤上高粱最适有机肥与缓释肥协同施用量,某科研小组以辽糯11为试材,设置4个试验处理,得到如下部分实验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有机肥施用量(kg/667m2缓释肥施用量(kg/667m2净光合速率
(μmol/m2·s)
产量
(kg/667m2
CK04030.56574
TI24014.39396
T225022.62537
T326022.75736
A.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能量和N、P、K等大量元素
B.实验组有机肥的种类、使用量、施用方式均需保持一致
C.测量净光合速率时,选取相同部位的叶片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D.T3组显著提高产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光合产物向穩粒的转移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莲藕是被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图1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2中A、B表示某光照强度下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的气孔导度(可表示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碳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该过程的关键步骤是___。若突然进行遮光处理,则图2中B图的柱形高度会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2)本研究中的净光合速率是以___为观测指标,图1中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据题意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
(3)结合题意分析,图2是在图1中___(填“>a”、“=a”或“<a”)光照强度下测的结果,理由是___
(4)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上。研究人员用___试剂提取普通莲藕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圆形滤纸层析分离色素,其装置如图3A所示,分离结果如图3B所示,①~④表示色素带。据题意分析,突变体的色素带中与普通莲藕具有较大差异的是___(用图3B中编号表示)。

   

6 . 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常引起光抑制或光损伤。科研人员探究了小球藻对光照强度的生理响应变化及机制。光反应过程中的光合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系统等光合复合体组成,如下图所示。

(1)位于类囊体薄膜上的光系统是由蛋白质和_____组成的复合物。适宜环境下,光反应H2O裂解释放的电子(e-)经过一系列传递,最终被_____接受,该过程产生的ATP和NADPH用于卡尔文循环中的_____
(2)强光会造成叶绿体内电子积累导致活性氧(ROS,一种自由基)大量增加,请用自由基学说解释强光下小球藻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_____
(3)强光下,图示中e-的转移途径为e-→NADP+_____(氧化剂),从而解除了光抑制。从细胞外收集亚铁氰化钾,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思路,从能量转换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7 . 海洋中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有数量众多的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栖息着400多种海洋软体动物和1500多种鱼类,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虫是一种体型微小的腔肠动物,许多珊瑚虫聚合生长,分泌碳酸钙等物质构成珊瑚礁。珊瑚虫能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因体内有虫黄藻而色彩斑斓(图1)。珊瑚虫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如图2,其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X、Y、Z表示物质。

(1)由图1可知,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虫黄藻的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少部分通过捕食浮游生物获得。虫黄藻能进入珊瑚虫内胚层细胞,可能与内胚层细胞的__________直接相关(编号选填)。
①质膜上的转运蛋白②细胞识别③质膜的流动性④细胞分裂
(2)图2所示的细胞呼吸过程中,Z为____________(填写中文名称),生理过程①②③中产生Z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填写编号)。
(3)因为虫黄藻含有光合色素,所以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若要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则提取试剂为__________,可使用_____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填写仪器名称)。
珊瑚对环境变化及为敏感,海水表层温度(SST)的升高就可能对其生长造成巨大影响,导致珊瑚虫体内虫黄藻减少或虫黄藻失去颜色,从而出现白化现象,若一段时间内影响因子消除,颜色可得到恢复,长时间胁迫则珊瑚虫死亡,白化不可逆。研究人员为探究温度对虫黄藻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相关实验。

(4)科研人员预实验测得虫黄藻细胞密度和吸光度关系曲线如图3-1,将一定数量的离体虫黄藻在25℃进行培养,连续8天定时取样测定吸光度结果如图3-2。在以上预实验中,培养到第7天的虫黄藻密度为________
(5)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培养温度下虫黄藻的细胞密度,并计算了生长速率,实验结果见图4。结合图4与所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27℃组虫黄藻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
B.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虫黄藻的生长速率,且温度与虫黄藻生长速率呈正相关
C.根据图6可以确定虫黄藻的最适培养温度一定是23℃
D.为进一步探究虫黄藻的最适培养温度,应在20-26℃重新设计梯度实验。

(6)较短时间的SST升高,白化珊瑚能得以恢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
A.胁迫期珊瑚虫体内还有少量的虫黄藻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
B.胁迫期珊瑚虫没有其他获得有机物的途径
C.SST恢复后珊瑚虫继续招募和吸纳虫黄藻
D.胁迫期珊瑚虫还能氧化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

珊瑚共生体中的噬菌体对于调节珊瑚共附生菌群的群落结构,避免细菌过度繁殖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噬菌体是以细菌为宿主的病毒,依据生长周期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其具体增殖过程如图5所示。其中,温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后并不会直接裂解宿主。

(7)结合所学知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_______,复制的特点为_______(任填一个)。
(8)结合材料分析,为长久地影响细菌群落动态并维持稳定,可推测珊瑚共生体中的噬菌体为_______(选填“a”或“b”)。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不需要宿主细菌提供_______(编号选填)。
①DNA模板②脱氧核苷三磷酸③核糖核苷三磷酸④氨基酸⑤RNA聚合酶⑥DNA聚合酶⑦tRNA⑧mRNA⑨ATP⑩核糖体
(9)宿主细菌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图6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图中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只能表达出4条多肽链
B.图中R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往右
C.图中核糖体运动方向为从下往上
D.图中存在DNA-RNA和RNA-RNA杂交区域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Ⅰ.图甲表示某植物固定CO2和还原C3的过程,图乙是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过程叫______,发生的场所为______
(2)如果将某植物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栽种,会直接影响图甲中______(填物质)的生成。若乙中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突然降至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则图甲中的物质A在短时间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从图中可以看出,限制N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Ⅱ.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光强范围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在一定光强范围内,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已知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下表为25℃和一定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三种植物幼苗的生理指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物种甲

物种乙

物种丙

光补偿点/(μmol·m-2·s-1

140

66

37

光饱和点/(μmol·m-2·s-1

1425

1255

976


(4)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若把温度升高到35℃,物种乙幼苗的光补偿点会变______(填“大”或“小”)。
(5)三种植物中最适合间行种植的是哪两种?______,说明理由:_____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在海洋的深处,水中溶解的氧气本就有限,如果在特殊时期,再有超量的有机物(往往来自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的尸体)从表层沉降下来,这些“尸体”的分解过程很容易就能将仅存的氧气消耗殆尽。在这样的缺氧环境里,一类特殊的细菌可能会“挺身而出”,它们能“呼吸”硫酸盐,并将其中的硫还原为硫化氢。这样的环境对多数生物来说往往是致命的——生存所需的氧气匮乏,剧毒的硫化氢却存在。万幸的是,目前全球仅有不到0.5%的海底属于这样的“死亡海域”。
(1)希瓦氏菌为一类兼性厌氧细菌,能在厌氧下利用硫酸盐或者硫单质等产生H2S。将这一生理过程类比有氧呼吸,H2S相当于有氧呼吸最终产生的H2O,则硫单质起到的作用相当于有氧呼吸中消耗的_______
研究发现,H2S可以还原二硫键,破坏蛋白质高级结构,从而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图1-1中①~⑤分别表示硫化氢可能的影响细菌的作用机制,其中②表示通过影响细胞膜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字母a、b、c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F、R表示不同的结构。图1-2表示该细菌细胞中X基因的表达过程。

(2)图1-1中,③表示硫化氢可能抑制了a过程所需的____________(酶)发挥作用。将1个F用31P标记后,放在32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F有______个。
(3)图1-2中,与b过程相比,a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_______。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4)图1-2中“甲”代表甲硫氨酸,其密码子为5’-________-3’(填碱基序列)。若X基因对应mRNA的部分序列为5'-UCAGCU-3',则铁蛋白基因上编码链的对应序列为:5'-___________-3'。
铜绿假单胞菌是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为探究联合使用H2S和抗生素CAZ对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中,NaHS在水中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5)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组别菌液处理5h后培养结果(存活率)
1_____95%
2加入1ml含有CAZ的无菌生理盐水15%
3加入1ml含有NaHS的无菌生理盐水30%
4_____2%

(6)请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分析H2S和抗生素CAZ对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_____
H2S除了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还可以参与特殊的光合作用。例如,绿硫细菌是一类厌氧的光合细菌,能够利用硫化氢等硫化物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内进行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如图15。绿硫细菌的无氧光合作用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处于海洋的表层,有足够的阳光射入;二、有充足的硫化物。在表层海水里,大部分情况下,硫化物就来自深层海水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

(7)据图2推测,图中ATP合酶向细胞质基质转运H+的过程是_________(填写跨膜运输方式)。光合片层内腔中高浓度H+的形成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和内腔中H2S分解产生H+
(8)下列有关绿硫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绿硫细菌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绿硫细菌合成的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全部来自H2S中的化学能
C.绿硫细菌分解H2S产生H+相当于叶绿体中的暗反应
D.绿硫细菌光合作用过程中不产生O2

(9)绿硫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编号选填)。
①传递遗传信息②作为遗传物质③转运氨基酸④构成核糖体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请回答:
(1)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____作用。____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所以当植物栽培密度过大,植株下部叶片颜色变黄;矿质元素(指除碳、氢、氧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对叶绿素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例如植物缺乏____这两种矿质元素叶片也会变黄。早春寒潮过后水稻秧苗变白的现象,说明____也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环境因素。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某实验小组将叶绿体和相关化学物质在抽去空气的溶液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组别

叶绿体类型

加入的物质

条件

溶液中的物质及颜色

甲组

完整叶绿体

NADP+溶液

适宜温度和光照等条件

微量O2

乙组

叶绿体破裂后的匀浆

NADP+溶液

微量O2和NADPH

丙组

完整叶绿体

DCPIP溶液

微量O2,溶液为蓝色

丁组

叶绿体破裂后的匀浆

DCPIP溶液

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氧化态为蓝色,被还原后为无色
①上表中丁组溶液中的物质及颜色是____
②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哪几项____
A.甲组和乙组比较,说明NADP+不能穿过叶绿体的双层膜
B.该实验说明产生的中的氧元素一定来源于,而不来源于
C.将实验后的甲组在黑暗下处理一段时间,会有生成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后,可完成碳反应
Ⅱ.光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的重要调节信号。我国科研人员对蓝光和赤霉素在调节植物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3)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用蓝光照射,分别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1。据图1结果推测:“野生型+黑暗”组比“野生型+蓝光”植株____(填“高”或“矮”)。

(4)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被蓝光激活的蓝光受体对赤霉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用药物阻断野生型拟南芥的内源赤霉素合成,然后分三组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各组拟南芥的细胞裂解,在裂解液中加入表面结合了蓝光受体抗体的微型磁珠。与裂解液充分孵育后收集磁珠,分离磁珠上的各种蛋白,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其中的蓝光受体和赤霉素受体,处理及结果如图2。蓝光受体在____条件下才能与赤霉素受体结合,结合过程____(填“依赖”或“不依赖”)赤霉素,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
综合上述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____(填两点)共同完成的。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