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0 道试题
1 . 镁(Mg)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镁是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水稻细胞内的光合色素还包括_______
(2)为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分别转移到无镁培养液(-Mg2+)和正常培养液(+Mg2+)中培养15天,对光合作用指标进行连续跟踪检测,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值、Vc max(最大羧化速率,碳固定指标)和An(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推测前10天An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10天后,An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在缺镁和正常培养液中培养12天后,每3h检测一次Vcmax的变化,持续跟踪48h,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为了验证缺镁前期对光反应的影响,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有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4)已知叶绿体中镁含量存在与Vc max相似的变化,且与叶绿体镁转运蛋白MGT3相关。为验证缺镁处理能够动态抑制MGT3基因的表达,设计实验如下表。请补全表中的检测指标______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对照组缺镁培养的水稻植株缺镁培养液持续48h检测水稻叶片中的__________
实验组正常培养液

(5)研究发现,RUBP羧化酶的活性依赖于Mg2+,根据上述研究内容解释短期缺镁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2 . 强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如图)实现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并可以通过信号传递调节植物的生理活动以适应环境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利用分布在___上的色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叶绿体中光合产物暂时以淀粉形式储存的意义是___
(2)当光照过强时,“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可有效地将光反应产生的___中含有的还原能输出叶绿体,再经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转换成线粒体中的___中含有的还原能,最终在___(场所)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3)当光照过强时,植物细胞释放到胞外的ATP(eATP)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调节植物生理活动。为探究eATP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一定最适宜浓度的eATP溶液处理豌豆叶片,结果如图所示。

该实验自变量为___,推测eATP调节植物光合速率的机制:___
3 . 番茄体内存在如图所示的两条电子传递途径,其中,PSI、PSⅡ是由光合色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RCA是Rubisco的激活酶,Rubisco催化CO2的固定。在高温胁迫下,RCA的活性被抑制,进而降低Rubisco活性,导致光反应吸收的过剩能量激发活性氧(ROS)过量合成,ROS能使PSⅡ失活。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的是____。适宜环境温度下,PSⅡ受光激发将水分解为____,同时产生电子(e-);环式电子传递的发生会导致NADPH/ATP的值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基本不变”)
(2)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番茄植株进行了以下实验,在实验第3天时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温度

气孔导度

净光合速率(umol·m-2·s-1

胞间CO2浓度(ppm)

Rubisco酶活性(U·ml-1

25℃

99.2

11.8

282

172

40℃

30.8

1.1

403

51

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40℃时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提出一个利用生物技术工程缓解高温胁迫对Rubisco活性影响的方案:____
4 .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且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植物吸收光能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时,会引起光能转化效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光抑制主要发生在PSⅡ上,PSⅡ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能将水分解为O2和H+并释放电子。电子积累过多时产生的活性氧破坏PSⅡ,使光合速率下降。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提出“非基因方式电子引流”的策略,利用能接收电子的人工电子梭(铁氰化钾)有效解除微藻的光抑制现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SⅡ分解水的场所是________,PSⅡ将水分解释放的电子用于与________结合,形成NADPH,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光照强度由Ⅰ2降低到Ⅰ1的过程中,对照组微藻的光能转化效率________(填“降低”“不变”或“提高”),理由是________
(3)若用对照组中经Ⅰ1和Ⅰ3光照强度处理的微藻进行实验,分别加入铁氰化钾后,再置于Ⅰ3光照强度下,则经Ⅰ1光照强度处理的微藻的光合放氧速率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原因是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同物种独立演化出相同或相似的性状称为趋同进化。在大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大气CO2直接被卡尔文循环中的R酶固定。然而,R酶对CO2和O2都有亲和性,当其结合O2而非CO2时就会发生光呼吸作用,导致能量消耗。陆生植物进化出了多种碳浓缩机制避免光呼吸,除C3途径外,许多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会采用C4途径或CAM途径。两种机制都使用R酶并将CO2的捕获和固定分开进行,提高碳固定的效率。
(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物______转移至______(场所)参与碳反应。不同植物碳浓缩机制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对环境______的结果。
(2)结合题干信息分析,下列可作为光合作用趋同进化的证据有______。
A.从蓝细菌到开花植物捕获光能的装置都是叶绿体
B.为避免光呼吸,陆生植物进化出多种碳浓缩机制
C.C4植物和CAM植物都利用R酶来固定CO2
D.C4植物和CAM植物都把CO2的捕获和固定分开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人员获得了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降低的CST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玉米,利用其研究了光合作用产物对光合作用的反馈调节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传粉后玉米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结果如图1,野生型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ST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

(3)图1结果说明野生型植株中CST1蛋白能够______(促进/抑制)气孔打开,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4)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组CST1基因表达量的峰值和谷值出现时间较光暗处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
B.B组和C组的结果说明CST1基因在黑暗条件下表达量高,在光照条件下表达量低
C.连续光照处理不利于野生型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提高,而连续黑暗处理可以
D.光照处理能够影响野生型玉米植株气孔的开放程度

(5)研究人员在玉米传粉后第15天分别向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茎注射蔗糖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蒸馏水,48小时后检测叶中气孔开放程度。实验证实了CST1基因的表达受到光合作用产物的调控,进而影响气孔开放程度。请将蔗糖处理突变体的结果补在下图中______________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多重联合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在单一干旱、单一冷害以及二者联合胁迫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

   

(6)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中,“25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______
(7)干旱胁迫下,玉米的生命活动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有______。
A.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B.无机盐的运输效率降低
C.氧气的释放量减少
D.细胞无法调节代谢活动

(8)该研究显示: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请结合图乙所示数据说明得出该结论的依据:______
6 . 在秋冬季利用大棚种植草莓时,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通常需要进行人工补光处理。为了给大棚种植的某种草莓选择合适的补光灯,研究人员分别用红光荧光灯(T1)、LED灯(T2)、高压钠灯(T3)对该种草莓进行补光,测定了在三种补光条件下草莓的生理和产量指标,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指标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l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l

气孔导度/(mmol·m-2·s-1

单果质量/(g)

单株结果数/(个)

对照

16.04

1.13

0.08

307.99

12.11

9.90

T1

16.32

2.31

0.15

343.09

14.51

13.20

T2

17.03

1.93

0.14

330.91

18.33

13.60

T3

14.06

1.99

0.14

333.74

12.30

13.90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开放程度。
(1)补光灯的光谱主要为红光和蓝紫光,这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________。草莓细胞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的两个用途是________
(2)由表可知,用高压钠灯进行补光,对该种草莓净光合速率和单株草莓果实产量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据表分析,用红光荧光灯进行补光能提高草莓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应该选择________灯对该种草莓进行补光,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押题卷(一)
7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位于______上,若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分离结束后,距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是______。红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中能参与图中②过程的是______
(2)为红薯叶片提供一段时间的C18O2,块根中的淀粉会含18O,请写出元素18O在红薯体内的转移路径______(用图中相关物质的名称及箭头表示)。
(3)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但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会增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Ⅰ.钾的含量是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钾在植物体内往往以不稳定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容易转移。科研人员比较田间条件下蕾苔期油菜不同叶片(短柄叶为幼叶,长柄叶为成熟叶)对缺钾胁迫的反应,测定了相关的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叶片

处理

净光合速率/CO2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CO2μmol·mol-1

气孔导度/H2O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叶片钾含量/%

短柄叶

缺钾

27.3

277

0.45

1.87

2.23

钾正常

27.1

276

0.46

1.94

2.45

长柄叶

缺钾

22.0

269

0.41

1.29

2.01

钾正常

25.3

273

0.43

1.95

3.84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叶片中保卫细胞积累K+可提高______,有利于保卫细胞______,从而使气孔开放;油菜进行光合作用时,若气孔导度增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的含量将______
(5)与钾正常比,缺钾条件下,短柄叶的净光合速率______(填“增强”、“降低”或“基本不变”),从钾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6)请根据上表分析,缺钾胁迫抑制长柄叶的光合功能,影响机制主要是______
8 . 下表中的字母表示植物细胞中不同的细胞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消耗CO2

产生CO2

产生ATP

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A.甲含有2层磷脂分子,黑暗条件下其消耗的CO2全部来自环境吸收
B.若乙为细胞器,则CO2在该细胞器的膜结构上产生
C.若丙处于根尖细胞,则其产生的ATP部分用于C3的还原
D.丁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9 .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人员获得了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降低的CST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玉米,利用其研究了光合作用产物对光合作用的反馈调节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传粉后玉米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结果如图1,野生型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ST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

(1)图1结果说明野生型植株中CST1蛋白能够___(促进/抑制)气孔打开,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
(2)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多选)。
A.A组CST1基因表达量的峰值和谷值出现时间较光暗处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
B.B组和C组的结果说明CST1基因在黑暗条件下表达量高,在光照条件下表达量低
C.连续光照处理不利于野生型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提高,而连续黑暗处理可以
D.光照处理能够影响野生型玉米植株气孔的开放程度

(3)研究人员在玉米传粉后第15天分别向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茎注射蔗糖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蒸馏水,48小时后检测叶中气孔开放程度。实验证实了CST1基因的表达受到光合作用产物的调控,进而影响气孔开放程度。请将蔗糖处理突变体的结果补在下图中___

10 . 莱因衣藻可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其光合电子传递和产氢过程如下图1所示,PSI、PSII、Cytb6f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菜因衣藻光合作用产生氢气的场所是____。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上的____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参与到暗反应阶段。
(2)氢酶对氧气极其敏感,当氧分压达到2%时即可迅速失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衣藻通常产氢量较低,原因是____
(3)在早晚弱光环境及夜晚条件下,无氧呼吸方式对于莱因衣藻的生存很重要,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能够进一步代谢产生甲酸、乙酸等各种弱酸(HA),导致了类囊体腔的酸化。研究人员根据多项研究提出了“离子陷阱”模型(如图2)。

①在光照较弱的时候,莱茵衣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HA的场所是____,HA可进入类囊体腔,并解离出氢离子,由于____,导致腔内氢离子不断积累,出现酸化。
②下列可作为证据支持无氧呼吸产生弱酸导致类囊体腔酸化的有____
A.类囊体腔内的酸化程度与无氧呼吸产生弱酸的总积累量呈正相关
B.外源添加甲酸、乙酸等弱酸后衣藻均出现类囊体腔酸化的现象
C.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弱酸的突变体在强光条件下未发现类囊体腔酸化
(4)研究人员用TAP培养液和TAP-S培养液(缺硫)并优化培养条件,研究莱因衣藻的光合产氢量,结果如图3所示。光照72h,产氢量更多的是____培养液培养的莱因衣藻。推测硫可能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PSII或Cytb6f的功能,使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