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O2与CO2竞争性结合Rubisco的同一活性位点在Rubisco的催化下与C5发生结合反应(如图所示)。CO2与C5结合生成PGA(3-磷酸甘油酸)即C3进入卡尔文循环;O2与C5结合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该过程称为光呼吸。研究发现强光时会造成叶肉细胞中积累ATP和NADPH,这些物质积累会产生自由基损伤叶绿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_,其中类胡萝卜素________(吸收/不吸收)红光。Rubisco发挥作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
(2)如果在较强光下,光呼吸加强,一方面部分C5与O2结合使________,从而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另一方面通过消耗________,而造成了能量的损耗。所以一般来说高浓度O2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3)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植物的暗反应因产物积累导致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但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分析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这时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能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从该角度分析光呼吸存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三新教研联合体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
2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释放O2(mg/h)

1.25

2.00

2.45

3.5

4.00

3.75

3.25

黑暗中吸收O2(mg/h)

0.75

1.00

1.25

1.75

2.50

3.25

3.75

A.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B.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C.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D.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3 . 科学家研究小麦25℃(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点时将温度升高至小麦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30℃,则a点将降下移
B.b点时,适当增大二氧化碳的供应量,则b点将右移
C.c点与b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更低
D.cd段曲线不再持续上升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限制
4 . 如图一表示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分别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二表示测定夏季一昼夜乙植物O2释放速率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分析,当CO2浓度为350pmol/mL时,比较植物甲、乙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分别为M1_________M2、N1___________N2(填“>”“<”或“=”)。
(2)图一中,要使植物甲经过一昼夜(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能获得有机物积累,则白天CO2浓度应大于____μmol/mL。当CO2浓度大于500μmol/mL时,两条曲线都不再上升,此时植物自身内部的限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据图二分析,当乙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对应曲线上的___________(填字母)点,此时由光反应产生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经研究发现,气孔开度减小引起的CO2吸收速率降低不是出现f点“光合午休”的唯一原因,“光合午休”现象还与叶片中的D1蛋白(与光反应有关的重要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而水杨酸(SA)能减小D1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请以乙植物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是光合色素的一种,在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内相对比较丰富
B.光照环境下,光敏色素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光照环境下,胞吞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
D.黑暗条件下,可能抑制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幼苗
2024-01-15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如图是测定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遮光20min后,甲装置液滴左移2cm,乙装置液滴右移0.5cm;适宜光照20min后,丙装置液滴右移5cm,丁装置液滴右移0.5cm,则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总光合作用强度为(单位:cm/h)
      
A.6B.7C.18D.21
7 . 研究人员在适宜温度、CO2浓度条件下,测定了某种植物野生型和突变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突变型相比,野生型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更低
B.野生型和突变型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突变型CO2吸收速率下降幅度更大
C.光照强度为a时,野生型和突变型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O2的产生量不一定相等
D.光照强度为b时,野生型和突变型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相关酶的活性不同有关
8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叶·h)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 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 mg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若将温度提高到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向右移动,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9 . 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记录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
甲种植物(mg/L)1501138358504848484848
乙种植物(mg/L)150110755030188888
A.在0~25 min期间,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B.上表数据说明,甲植物比乙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C.在0~25 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都逐渐增大
D.在30~45 min期间,甲、乙两种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长势相似的植物甲和植物乙分别置于两个规格相同的密闭透明容器内,并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与a点相比,b点时植物甲暗反应过程生成C3的速率较小
B.刚开始时,若向两容器中注入NaHCO3溶液,两植物的光合速率一定增大
C.若将植物甲、乙放在同一容器中,植物乙可能比植物甲生长得好
D.c点对应的时间点,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可能比植物甲大
2023-07-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