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为更好地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研究人员进行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选用甲、乙两个农作物新品种分别置于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

光照处理

叶绿素含量(mg/cm2

类胡萝卜素含量(mg/cm2

净光合作用速率(μmolCO2/m2·s)

正常光照

2.21

1. 12

4.65

弱光照

1.24

0.56

2.86

正常光照

1.66

0.8l

4. 12

弱光照

4.84

0.76

3.03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说明秋季植物叶肉细胞中的____被分解,剩下的色素几乎不吸收____
(2)据表分析,在弱光照处理时,品种甲和品种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都减慢,但品种乙比品种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减慢程度低,原因是____
(3)给品种甲叶片提供H218O,块根中的淀粉会含18O,请写出元素转移的路径:____(用相关物质及箭头表示)。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品种甲和品种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 CO2 吸收量(mg/100cm2 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 CO2 释放(mg/100cm2叶·小时)

1

3

11

5.5

3

9

30

15

25℃条件下测得品种乙光补偿点会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3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和乙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mg/100cm2叶·小时。
(5)长期保存种子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___
2024-02-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2020年5月,德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提取菠菜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然后将其和一种名为“Cetch循环”的反应系统一起用磷脂分子包裹起来,形成与细胞大小相近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即人工叶绿体(如图1所示),从而实现了光合作用。

(1)人工叶绿体能实现光反应是因其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____
(2)图2为Cetch循环过程,人工叶绿体中二氧化碳经过Cetch循环转化为乙醇酸,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的____。写出Cetch循环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反应式____。当光照减弱时,短时间内乙醇酸含量变化____,原因是____
(3)从环境中吸收等量CO2时,该人工叶绿体中有机物的积累量____(大于/小于/等于)菠菜细胞
2024-02-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图①~⑨表示植物某个叶肉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不可能在同一种植物体内发生
B.过程③所需还原剂可以由过程⑧供给
C.过程③的产物为葡萄糖、淀粉、蔗糖等,蔗糖可进入筛管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D.过程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⑤⑥产生的能量可用于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
2024-02-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为研究相同温度条件下光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用若干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密闭小室内的CO2在实验过程中充足,光照不影响温度变化);一段时间后测量每个装置中的气体释放量,绘制曲线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s由0变为a过程中,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若将图甲中的白光源,替换成绿光重复实验,则图乙中的c点将会左移
C.距离为c时,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距离从a到c过程中该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c到d过程中呼吸作用逐渐增强
2024-02-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农谚“玉米套大豆,十年九不漏”是对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黄金搭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立体农业模式所带来的双赢效果的准确概括。我国用于种植的玉米和大豆种类繁多,各地适宜种植的品种也有所不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由若干生产单元构成,现行试点多采用每个单元两行玉米三行或四行大豆(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这种立体农业模式充分运用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原理,其意义是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大豆根部有很多的根瘤,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玉米单作相比,氮肥施用量大大降低,原因是________
为研究与之有关的某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用适量的无菌培养液培养该微生物并定期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其进行计数,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估算试管中的该微生物总数。
②为监测该微生物的活细胞密度,先用无菌水将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定量稀释后的培养液用台盼蓝染液对其染色,并用25(中格)×16(小格)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理论上计数的无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___个,才能达到每毫升8×108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3)在种植的总株数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的一行玉米套作一行大豆模式相比,前者大豆产量会更高。造成这两种模式下大豆产量不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4)我国多个地区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但不同地区的每个生产单元的宽度及种植大豆与玉米的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方面)。
2024-01-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6 . I . 阅读下表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来完成下表。
(1)
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
底物葡萄糖(不填)丙酮酸等
反应名称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
能量来源化学能光能化学能
产物(除ATP外)乙醇、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为了研究细胞器,科研人员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在适宜温度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2)该实验所用溶液B应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一是:渗透压应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二是: ________
(3)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
(4)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有氧气释放;如果在该适宜溶液中将叶绿体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仍然有氧气释放,原因是__________
7 . 某校组织学生在智能温室大棚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和技术人员一起测量A、B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量,并绘制成相应曲线(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向大棚内A、B两种植物适量增施有机肥,c点和d点均向左移
B.光照强度为f时,A植物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等于B植物
C.夜间没有光照,A和B两种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A
D.限制B植物e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内部因素主要是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纸层析法对新鲜绿叶的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下图是对层析结果中不同色素带相关特征的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研磨过程中不加碳酸钙,则图中①②③④的纵坐标均下移
B.色素带②①③④分别代表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C.色素带①②③④中所含色素吸收的光波长有差别,但都是可见光
D.色素带④在滤纸条上扩散距离最远,说明该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最高
9 . 下图为重庆市市树黄桷树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A、B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A表示____阶段,为B暗反应阶段提供的物质有____(填图中的序号)。
(2)图中④表示的物质是____,参与的C过程是____(填“CO2的固定”或“C3的还原”)。
(3)形成的⑤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称为____
2024-01-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B卷)试题
10 . 强光会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造成损伤。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下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测定绿色植物在由暗到亮环境中,CO₂吸收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未开始光照时,CO₂吸收速率低于0,这是由于植物细胞进行_____释放CO₂的结果。0.5min后,CO₂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_____过程的反应才被激活。光照2min后CO₂吸收速率保持稳定,此时改用含¹⁴CO₂的空气(CO₂浓度不变)培养,预期植物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五碳化合物的含量_____
(2)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叶绿体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下图。

结合CO₂吸收速率变化过程推测,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请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0~0.5min之间,图中热能散失比例变化的生物学意义: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下图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

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_____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在线粒体中将其中的能量转化为_____,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eATP能与受体结合,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起_____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