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通过空间结构的变化实现物质跨膜运输,该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B.有的蛋白质能催化化学反应,原因是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较多的活化能
C.受体蛋白可以参与细胞通讯,激素、神经递质等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与之特异性结合
D.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也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2023-10-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五)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2 . 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率曲线如图甲所示,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一级反应),高底物浓度时,随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零级反应)。米氏方程(见图乙所示)可用于描述该过程,其中v是酶促反应速率,Vmax是底物过量时的最大反应速率,[S]是底物浓度,Km是米氏常数,数值为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m值的大小受温度和pH的影响
B.Km值越大,酶和底物的亲和力越小
C.加入竞争性抑制剂之后,Km不变,Vmax变小
D.底物浓度低时,米氏方程约等于v=(Vmax/Km)*[S],呈现一级反应
2010·山东威海·二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甲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乙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甲生成物质乙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甲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2023-07-23更新 | 198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定时训练生物试题
4 . 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
B.酶都是大分子有机物
C.加热和加入酶都能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2023-07-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C.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D.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6 . 唾液和胰液中的α-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糊精,这些化合物可被α-葡萄糖苷酶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性。
(2)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来表示酶活性的高低。该实验过程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餐后血糖不会显著升高,其机理是阿卡波糖可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降低_______,实现餐后血糖的控制。
7 .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为探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步骤

操作

试管①

试管②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注入蔗糖溶液

2ml

2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2ml

2ml

3

60℃水浴

5min

5min

4

注入斐林试剂

2ml

2ml

5

沸水浴

1min

1min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底物的种类
B.该实验中试管②是作为空白对照组
C.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两支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D.该实验可以证明淀粉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
8 . 乳酸脱氢酶(LDH)有多种类型,人的心肌细胞中主要是LDH1,催化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继续进行有氧氧化;骨骼肌细胞中主要是LDH5,缺氧条件下,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DH1为乳酸转化为丙酮酸提供活化能
B.LDH5分布在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
C.丙酮酸继续进行有氧氧化会产生大量[H]
D.骨骼肌细胞的CO2可以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
2023-05-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春季联考生物试题
9 . 在细胞呼吸中,氧化过程所获得的能量主要以NADH形式储存,它必须转化为ATP的形式才能用于生命活动,这个转化过程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来实现。(图中Ⅰ、Ⅱ、Ⅲ、Ⅳ为电子传递复合体。)

(1)在细胞呼吸中,NADH来源于_____(细胞结构),NADH被氧化的过程中产生电子,电子的最终受体是_____
(2)据图推测ATP合酶的作用是______(答出2点)。图中Cytc携带电子在膜的外侧移动,不能在膜内部移动,推测Cytc很可能具有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氰化物能抑制复合物Ⅳ的活性,导致细胞产生ATP减少,原因是_____
(3)线粒体中ADP和Pi的浓度是控制呼吸的重要因素,当细胞对ATP需求高时,线粒体中ADP的浓度高,质子进入内膜的速度变______(填“快”或“慢”)。
2023-05-19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九)生物试题
10 . 如图为某种酶的作用示意图,其中酶与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结合。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最不合理的是(       
A.该酶能有效降低图中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该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会出现紫色反应
C.该酶能断裂底物RNA中的磷酸二酯键
D.该酶通过与底物RNA间碱基互补配对来体现专一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