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C.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选用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
2023-01-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A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B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将无菌空气先通过酵母菌培养液,再通入10%NaOH溶液发生反应

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清水漂洗后依次滴加HCl、龙胆紫

D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

先在肝匀浆中滴加5滴0.1mol/LHCl,再滴加5滴0.1mol/LNaOH后测定并记录pH


A.AB.BC.CD.D
2023-01-0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得出
B.甲组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C.在碱性条件下,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
4 .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空气中的杂菌和水蒸气
B.可以通过观察c、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判断呼吸类型
C.装置乙d瓶中加入酵母菌培养液后应立即与e瓶相连
D.从d瓶中取样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见变为橙色
2022-12-29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一生物试题
5 . 下列对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产生与否,来判断酵母菌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进行无氧呼吸
B.在线粒体中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
C.用18O标记葡萄糖,可判断有氧呼吸中产生的CO2中的O全来自于葡萄糖
D.有氧呼吸的进行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而且消耗的底物也不一定是葡萄糖
6 . 将活化的酵母菌放入含葡萄糖培养液的烧瓶中,培养液体积占烧瓶内空间的1/2,盖紧瓶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对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培养液出现气泡,则说明酵母菌肯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B.若烧瓶中气体的量不再改变,则说明酵母菌呼吸停止
C.烧瓶温度的变化应该为先升高后降低最后保持不变
D.若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培养液变灰绿色,则说明培养液中有酒精
7 . 下列实验中,不需使用光学显微镜完成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作用方式B.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C.验证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质壁分离及复原D.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8 .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是野生型酵母菌的突变菌株,其线粒体功能丧失,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科研人员为获得高产酒精的呼吸突变型酵母菌进行了相关研究。
(1)酵母菌发酵首先要通入无菌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发酵过程要适时进行_____处理,防止发酵装置内部压力过高。
(2)为优化筛选呼吸缺陷型醚母菌的条件,研究人员设计了紫外线诱变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表中A、B、C分别是_____,据表中数据分析,最佳诱变处理的条件_____
组别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
照射时间/minA1.51.52.02.02.02.52.52.5
照射剂量/W1215171215B121517
照射距离/cm1820222022182218C
筛出率/%371351564711
(3)TTC是无色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与足量的还原剂[H]反应生成红色物质。为筛选呼吸缺陷突变菌株,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_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如果出现_____的菌落则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原因是_____
(4)科研人员为检测该呼吸突变型酵母菌是否具备高产酒精的特性﹐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推测该呼吸缺陷型酵母菌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作为酒精发酵菌种,依据是_____
9 . 生物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规律,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根据实验装置中是否有CO2生成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可用引流法改变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
C.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原生质层的位置
D.同一细胞中的不同结构成分与醋酸洋红液的结合能力相同
2022-06-20更新 | 87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11-14
10 . 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为验证上述实验结果,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①取两个成熟程度相似、大小相同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根据上述方案分析,该方案(       
A.设计完善,无不足B.缺少对照实验
C.未能控制单一变量D.样本数量过少且未重复实验
2022-06-03更新 | 82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八十中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