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有关破伤风梭菌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胞外寄生细菌,当伤口窄而深,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时,破伤风梭菌才能繁殖。
资料二: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阻止某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资料三: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元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对患者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紧急治疗。易感人群如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进行预防。
(1)破伤风梭菌的呼吸类型为______
(2)资料中提到与破伤风有关的物质,如①破伤风痉挛毒素、②青霉素、③破伤风抗毒素、④破伤风类毒素、⑤百白破混合制剂,其中相当于抗原的有_____
(3)资料中提到的“某类神经递质”属于______(填“兴奋性神经递质”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4)下图是儿童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进行预防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虚线箭头表示二次免疫应答,二次免疫应答与预防接种时发生的初次免疫应答比较,在产生抗体方面有何特点?______
②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大约一周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请联系实际分析,正常儿童在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大约一周后血清中抗体的种类数应为______
A.1种   B.2种   C.3种   D.至少有3种
2023-05-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免疫调节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2 . 甲图为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过程,E代表物质,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
(2)甲图中C阶段发生的场所对应乙图中的_______部位(填图中序号)。
(3)甲图中从A阶段到产生E物质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写出该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
(4)假设人体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消耗了5mol葡萄糖,无氧呼吸消耗了3mol葡萄糖,则人体产生的CO2与消耗O2之比是_______
2023-04-2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单元复习必杀50题(苏教版2019必修1)
3 .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_________,②过程的部位是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的是___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
(3)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每分钟约有0.5kg的ATP转化为ADP,释放能量,但是科学家发现,在人体内ATP约有2mg左右,为满足需要,生物体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_________
2023-04-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单元复习必杀50题(苏教版2019必修1)
4 .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图1为突变酵母呼吸过程示意图。图2为一瓶含有野生型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在通入不同浓度的O2的情况下,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单位: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呼吸方式的代谢途径比较,突变酵母与野生型酵母的________途径未变,________途径改变。
(2)突变酵母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H]。野生型酵母彻底分解葡萄糖时产生的[H]来自于反应物中的 _______________
(3)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能量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4)图2中酵母菌在O2浓度分别为a、b、c、d时,其中只有无氧呼吸时O2浓度为 _______,能产生ATP的O2浓度为_________
2023-04-2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一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测试题-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一生物期末复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下图表示将酵母菌置于含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容器中O2和CO2含量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相对变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在0~t1时间段内,O2消耗速率逐渐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时间段内,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来自__________(填场所)。
(3)在t1~t2时间段,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在该时间段内,酵母菌氧化分解有机物,其中大部分的能量转移至__________中。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温度会有所__________
(4)若在0~t2时间段,O2的消耗量和CO2的释放量之比为3∶5,则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所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为__________
2023-04-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章 细胞的代谢单元强化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1
6 . 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能产生 CO2 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供载体蛋白和能量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_____和[       ]__________
(4)丙图中⑪⑫⑬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04-09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单元复习必杀50题(苏教版2019必修1)
21-22高一上·北京·期末
7 . 细胞具有一套调控“自身质量”的生理过程,通过细胞自噬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的稳态。
(1)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在细胞内的_____上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_____,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_____而导致在细胞内过多堆积。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_____结合,被包裹进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
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__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_____(选填字母)。
a.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b.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
c.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
(4)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光照、自由基的攻击等条件下会损伤,进而出现“自噬”现象。“自噬”过程中线粒体外会被双层膜包裹而成为“自噬体”,进而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下列关于线粒体自噬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引起线粒体自噬的自由基若攻击蛋白质可导致其活性下降,攻击DNA可引起基因突变
B.“自噬体”和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若酵母菌所有线粒体完全“自噬”,则细胞呼吸产物积累会毒害细胞
D.线粒体自噬后形成的产物全部被排放至细胞外,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21-22高二下·湖南长沙·期中
名校
8 . 体育运动大体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主要靠有氧呼吸供能,如慢跑。无氧运动过程中骨骼肌除进行有氧呼吸外,还会进行无氧呼吸,如短跑等。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的耐力,还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无氧运动能够增加肌肉体积,增强肌肉力量。如图为有氧呼吸的某个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短跑时,产生的CO2具体部位是_______。而人体在慢跑时,消耗的氧气在细胞呼吸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H+沿着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内部的通道流回线粒体基质,推动某物质(A)合成ATP,则A为_______。有的减肥药物能够增加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使得H+回渗到线粒体基质,推动ATP合成酶生成的ATP量减少,该药物能够加快体内有机物的消耗,但会严重危害健康,具体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产生的,与无氧呼吸相比,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有氧呼吸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进化地位上更为高等。
(4)为判断不同运动强度(高运动强度、中运动强度、低运动强度)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请写出大体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4更新 | 61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2019人教版必修1)
9 . 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正常通气品种A

正常通气品种B

低氧品种A

低氧品种B

丙酮酸(μμmol.g-1)

0.18

0.19

0.21

0.34

乙醇(prmol.g-1)

2.45

2.49

6.00

4.00


(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和乙醇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____________受阻。
(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洪水、灌溉不均匀的情况下,根系更容易腐烂的是品种_________
10 . 乳酸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植物体表及人体的肠道中。乳酸菌不仅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而且在工业、农牧业和食品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菌与人的小肠上皮细胞相比,物质运输效率较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培养乳酸菌时,培养基中除了加入____________这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填“抗生素”、“蛋白粉”或“维生素”)。
(3)乳酸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所以在培养乳酸菌时还需要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
(4)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____________
2021-10-24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 A卷 基础夯实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