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传统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菌促进硝酸盐还原形成的,硝酸盐还原菌适宜的酸碱度为中性。若摄入过多亚硝酸盐,则对人体有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主要是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
B.发酵中期,乳酸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乳酸
C.发酵后期,乳酸菌数量下降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乳酸的积累都相关
D.取食泡菜的时间宜在发酵的中期靠后期
2024-05-20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麦麸为原料,依靠微生物发酵而生产的一种液态调味品。如图展示了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通入空气并搅拌,可判断米曲霉属于异养好氧微生物
B.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真核生物
C.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D.发酵池中加入的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和繁殖
3 .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可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实验室培养。研究人员将某微生物的固碳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使之能产生用于CO2固定和还原的酶;同时将能利用甲酸盐(可再生的储氢物质,具备廉价、易得、无毒、可降解等特性)的非天然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可利用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 来合成直接的能源物质,进而驱动工程菌利用_____________ 为原料合成有机物。
(2)实验过程中,需每天取1mL培养液用__________ 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将稀释了10倍和100倍的培养液各在3个平板上接种(每个平板的接种量为0.1mL),经适当培养后,两组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71、75、73个和4、9、8个,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 个。
(3)由题意可知,改造前的大肠杆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可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操作如下:

   

①设置实验装置甲、乙两套,向甲装置的气球中加入10mL含大肠杆菌的培养液,扎紧气球;向乙装置的气球中加入等量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再向气球中充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 ,扎紧气球。
②将两套装置始终置于37℃的恒温水浴中。
③一段时间后,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0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4 . 利用西柚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杆菌,发酵5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西柚中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发酵的底物,在酵母菌的线粒体中被分解
B.前6天的发酵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发酵,后5天的发酵过程中要注意通气
C.醋酸杆菌可以将前期产生的乙醇转化为醋酸,此时应适当降低发酵温度
D.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着多种生化反应。下列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淀粉的水解B.ATP的合成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2024-02-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7 . 下图为利用玉米秸秆制备绿色能源-乙醇的工艺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酶也可从腐木上的霉菌中提取
B.图中培养产酶微生物的培养基中的碳源一般为葡萄糖
C.在糖液发酵过程中,发酵装置一般应严格密封处理
D.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