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中转入BT抗虫基因后获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Z30,后者的棉铃(果实)不容易遭受虫害。左图是棉花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示意图。右图是某农科所测定的Z16和Z30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 m-2s-1)。


(1)就野生型棉花品种Z16而言,当光照强度在400~600 μmol m-2s-1时,左图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①的去路是_______
(2)左图中化合物④是_若突然停止光照,其含量变化是_______。(用“升高”、“不变” 或“下降”表示)
(3)在棉花植株体内,图B过程中生成的糖类可以       
A.运输至果实储存B.在光反应中参与ATP合成
C.转化为淀粉储存D.为根茎细胞分裂分化供能
(4)据右图比较Z16和Z30在光照强度为0~ 100 μmol m-2s-1时的净光合速率,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合理的是       
A.光照强度不足B.光合色素含量过低
C.环境温度过低D.二氧化碳供给量不足
(5)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Z16和Z30的相关生理指标如图(RuBP羧化酶是暗反的关键酶之一)。结合图分析,在光照强度达到200μmol m-2s-1;1后Z16与Z30净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差异的原因_______
2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节律时钟(由若干蛋白质组分构成)调控装置的发现者。植物的节律时钟控制很多生理过程,如向性生长和光合作用等。

左图显示,向日葵幼苗白天表现出向光性,但在夜间却能重新转向东方。
(1)在单侧光下,向日葵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导致向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 背光侧和向光侧脱落酸合成量不同        
B. 背光侧和向光侧脱落酸分布不均匀
C. 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合成量不同        
D. 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设:(1)环境昼夜交替引起该现象(外因);(2)植物自身存在昼长和夜长均恒定的生物时钟(内因)。下列实验设计有助于区分上述两种假设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在温度不同的暗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B. 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
C. 在若干个光照强度不同的温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D. 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
为了探究节律时钟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构建了TOC和ZTL两种拟南芥突变株(两者的节律时钟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昼夜时长为1﹕1),并测定两者在不同条件下(T20和T28)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其中T20和T28表示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光照与黑暗时长为1﹕1)。测定结果如右图所示。
(3)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参与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
(4)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因此科学家在研究中比较了两种突变株的干重。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还可以采用_______吸收量和________释放量。
(5)对某些农作物而言,干重的提高意味着产量的增加。下列能影响植物干重的因素是________       
A. 色素含量          B. 光照强度          
C. 环境温度          D. 昼夜时长
()6根据右图,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19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二模生物试题
3 . 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流入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时也是蒸腾作用丧失水分的门户。科研人员在拟南芥气孔周围的保卫细胞中表达了一种K+通道(BLINK1),如图1所示。该通道能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而野生株气孔关闭较慢。图2表示拟南芥在一天中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下的实验结果。

1.据图1判定K+进入保卫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2.如果检测到该植物通过气孔摄入的氧气大于释放的氧气,则该植物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
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仅进行呼吸作用
3.据图1分析,由转基因技术构建的含BLINKI植株在光照下气孔快速开启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ATP消耗,胞内渗透压下降,保卫细胞吸水
B.ATP消耗,胞内渗透压下降,保卫细胞放水
C. K+进入保卫细胞,提高了胞内渗透压,保卫细胞放水
D. K+进入保卫细胞,提高了胞内渗透压,保卫细胞吸水
4.根据题干和图2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比较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下野生株和含BLINKI植株每升水产植物茎干重(克)的差异,并解释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________
5.这项研究结果有望推广至大田农业生产实践中,因为通常大田环境存在________现象,这些现象均可能影响农作物干物质增量(或粮食产量)。
A.潮湿闷热B.乱云飞渡C.风吹草动D.昼夜交替
2020-02-1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植物体内存在一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的呼吸作用(光呼吸),如图1中虚线所示。光呼吸有其进化意义,但是它会降低净光合速率,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高光合作用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证实这一观点,2019年我国科研人员构建了转基因水稻(GOC),其新增的代谢路径如图1阴影所示(其中的GLO、OXO、CAT是催化该代谢路径的三种酶)。同时,他们还测定了GOC型转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

(1)GOC型转基因植物改造的重点是图1中的过程①,该过程的名称是______,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2)在光照充足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光呼吸会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和图1推测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
A.产生更多的C3,生成更多的糖类
B.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弥补胞间二氧化碳相对不足
C.消耗光反应所产生的多余ATP和NADPH
D.使C5化合物更多与氧气结合,减少C5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降低光合速率
(3)研究者在测定GOC型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时,共选用了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2-3-7,3-6-6,4-2-3),其目的是______
A.减少误差        B.控制变量        C.设置对照        D.分析比较
(4)GOC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据图1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A.GOC型水稻由C5生成C2的能力比野生型弱
B.GOC型水稻新增的代谢途径,直接加速了C3再生C5
C.GOC型水稻通过新增的代谢途径,减少了二氧化碳损失
D.GOC型水稻内GLO、OXO、CAT的酶活比光合作用酶活高
(5)据图2比较9-12点GOC型和野生型水稻对光强响应的差异______
2019-05-2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