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6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I”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因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CDFI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
B.血液中GDFI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使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大
C.血液中GDFI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D.抑制癌细胞内CDFI合成基因的表达,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
2024-02-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伴随着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表现为细胞不断胀大,直至细胞膜破裂,释放细胞内容物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焦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细胞焦亡过程存在免疫调节
C.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焦亡完成的
D.细胞焦亡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02-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开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在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该过程中,转录时发生G—U错配的概率会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5'端→3'端
B.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基因表达的速度
C.原核生物中,该碱基错配过程的发生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D.抑制RNA聚合酶合成的药物能抑制基因表达的过程
4 . 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用。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5 . 某雄性二倍体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XEY,其中基因A和B、基因A和b分别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bY、aBY、AbXEXE和AB。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b和E/e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可能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一个基因A突变为a
C.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
D.减数分裂Ⅰ前期,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6 . 雄性家蚕生命力强,饲料利用效率高,茧丝质量好。现有家蚕品种甲和乙,它们的性染色体、10号染色体及卵色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已知蚕卵(受精卵)同时具有A、B基因时为黑色,否则为白色。育种工作者期望利用甲、乙品种获得新品种,以实现通过选择卵色只养雄蚕(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品种家蚕W染色体上有来自10号染色体的片段,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F1雌蚕的基因型为AaBZWAB,可以产生8种配子
C.让甲、乙品种家蚕杂交,在F2的雄蚕中,卵色为白色的概率为1/16
D.在F2中,选择白色蚕卵孵化即可实现只养雄蚕
2024-02-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八调考试生物试题
7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心脏组织相关的新基因,该基因在人类、大猩猩、黑猩猩细胞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有相对稳定的碱基序列,表明了不同种生物在进化上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发现为不同种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证据
B.该基因在不同生物之间的差异大小可体现亲缘关系的远近
C.该基因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D.该基因发生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8 . “13三体综合征”的患者头小,患先天性心脏病,智力远低于常人。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为3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患者不能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后代
B.患者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可能有2条13号染色体
C.患者体内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最多含有94条染色体
D.该患者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9 . 2023年10月,一个科学家团队确定了CD95受体上一个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表位。CD95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当其被激活时,就会释放出导致细胞自毁的信号,这种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可能会为癌症治疗打开一扇新大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CD95受体被激活导致细胞自毁的过程涉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B.CD95受体释放导致细胞自毁的信号不利于机体完成正常生长发育
C.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可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的某些蛋白质
D.治疗癌症时开发以癌细胞中CD95受体为靶点的激活剂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2024-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四)
10 . 某男性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图2~图5分别表示该男性产生的几种精细胞的基因型。不考虑除图示外的其他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2精细胞的出现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交换的结果
B.图3精细胞中因基因突变产生的a基因可能与A基因的碱基数目不同
C.图4、图5精细胞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产生图3精细胞的次级精母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
2024-03-26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一)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