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6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卵原细胞(DNA双链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分裂产生卵细胞,与精子(DNA双链被32P全部标记)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31P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两条染色体仅含31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受精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
B.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中的染色体含32P的有6条,含31P的有8条
D.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
2 . 玉米籽粒由胚和胚乳构成,胚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来,胚乳由精子和基因型相同的两个极核(每个极核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的相同)结合发育而来。现有一紫粒品系(甲),该品系携带显性基因R,能够在玉米籽粒的胚和胚乳中特异性表达紫色花青素。科研人员以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白粒由隐性基因r控制)为父本与纯合的紫粒品系甲进行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胚乳有3个染色体组
B.理论上,F1的胚和胚乳全为紫色
C.若以F1为母本与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杂交,则子代的胚乳均为紫色
D.若以F1为父本与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杂交,则子代有一半为紫色胚乳
3 . 科研人员发现,体积巨大且拥有超多细胞的大象体内几乎没有癌细胞的出现。通过对大象核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大象体内的p53基因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多达20份的拷贝数,而这种基因表达的p53蛋白能够修复因复制而出现损伤的核DNA,或在核DNA损伤严重时参与启动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题意可推测,大象的p53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B.大象的p53基因能参与启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C.p53基因表达的p53蛋白主要在细胞质发挥作用
D.癌症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2024-04-10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香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4 . 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植株甲(自花受粉)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有4种基因型
B.植株C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3/16
C.培育植株A、D、E都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植株A~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C、D
2024·河北·模拟预测
5 . 如图为麻疹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增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的病毒蛋白质外壳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B.互补RNA中嘧啶碱基所占比例与病毒RNA相同
C.互补RNA与核糖体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结合位点
D.与T2噬菌体相比,麻疹病毒更易发生基因突变
2024-04-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五)
6 . 一对同卵双胞胎一人正常,另一人患有乳腺癌。研究发现,这对同卵双胞胎的BRCA1基因序列虽然相同,但是乳腺癌患者的BRCA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研究表明,该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甲基化程度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甲基化的部位可能位于启动子
B.BRCA1蛋白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BRCA1基因可能属于原癌基因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升高
2024-04-0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六)生物试题
7 . 荔枝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如图是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科技培育无核荔枝的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
B.过程②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C.过程③获得的无核荔枝可能具有荔枝 A 和荔枝 B的优良性状
D.三倍体荔枝的培育过程中用到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8 . 研究表明,抑癌基因的甲基化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由DNA甲基转移酶催化。正常细胞中,抑癌基因处于较高的转录表达水平,维持了细胞的正常状态,但在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处于高甲基化状态,抑癌基因沉默,使得细胞脱离正常的细胞周期,进入肿瘤发生过程。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最早发现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的异常增殖
C.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抑癌基因甲基化通过抑制翻译过程来抑制基因的表达
D.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用于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展
2024-04-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七)
9 . 鹦鹉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b1、b2(显隐性关系为B>b1>b2)分别控制鹦鹉的黄毛、红毛、绿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在遗传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让黄毛雄鹦鹉与多只绿毛雌鹦鹉杂交可以判断该雄鹦鹉的基因型
C.基因型分别为Bb2、b1b2的两只鹦鹉杂交产生的多只后代中共有两种表型
D.若基因B纯合致死,则任意黄毛雌雄鹦鹉杂交后代中黄毛鹦鹉理论上都占2/3
10 . 图1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81。用某种限制酶对图1中部分个体的甲病相关基因切割后电泳,甲病相关基因的酶切位点及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
B.甲病致病基因是正常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所致
C.8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D.若9号为正常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5/81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