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2 道试题
1 .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一定会引发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基因突变也会自发产生
D.由碱基序列改变引起的表观遗传属于基因突变
2 . 某卵原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m、n,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A~E表示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顺序。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的特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染色体桥分裂时随机断裂,后续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异常染色体n上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位置颠倒
B.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接
C.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桥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3 .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结肠癌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且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D.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 . 以洋葱(2n=16)为实验材料,进行“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后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B.需要用低倍镜找到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象
C.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低温诱导后的根尖细胞中仍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5 . 我国是水稻种植的大国,水稻品种的改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对水稻进行遗传研究时,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的绿色由基因C控制,科学家们通过诱变实验得到了突变型1(其基因C突变为基因C1)和突变型2(其基因C突变为基因C2),二者的叶片都表现为黄色。部分密码子及对应的氨基酸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密码子

氨基酸

GAG

谷氨酸

AGA

精氨酸

GAC

天冬氨酸

ACA

苏氨酸

CAG

谷氨酰胺

(1)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C1的mRNA的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发生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导致_________突变为___________。(填氨基酸的名称)该突变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2)已知基因C1纯合会使植株在幼苗期死亡,让突变型1自交,F1成年植株中黄色叶植株占_________
(3)若基因C2的突变为隐性突变,显隐性关系为C1>C>C2,则让突变型2与突变型1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6 .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遗传病,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即不同位点的耳聋致病基因可导致相同表型的听觉功能障碍,而同一个基因的不同突变可以引起不同临床表现的耳聋。科研人员确定了一种与耳聋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氨基酸序列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B.同一个基因可突变出不同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C.图中的基因序列与该基因的mRNA碱基序列一致
D.突变的基因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
7 .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下列有关生物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可以遗传给后代
B.基因突变后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C.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推后,而使肽链延长
8 . 达农病是一种由溶酶体膜相关蛋白-2(LAMP-2)基因突变导致的溶酶体存储障碍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内自噬性物质或糖原沉积,进而形成空泡。男性发病人数少,平均年龄12岁,女性发病人数多,平均年龄28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不会导致DNA碱基序列改变
B.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基因突变引起溶酶体自噬功能过强形成空泡
D.男女发病年龄不同可能与LAMP-2的表达量有关
9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两类重要的可遗传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等位基因
B.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突变所造成
C.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但确实改变了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而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
10 . 彩色棉与白色棉相比,在纺织过程中减少了印染工序,减少了环境污染。基因型BB的植株结白色棉,基因型为Bb、b的植株结粉红色棉,基因型为bb的植株结深红色棉。育种工作者将一正常纯合白色棉植株经诱变后,可能发生如下甲、乙变异类型,从而获得彩色棉。回答下列问题:

(1)棉的粉红色和深红色与酶的作用有关,这体现了基因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经过①过程的F1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_____(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2)由图可知,甲的变异类型是_____,B和b的根本区别是_____
(3)若用秋水仙素适时处理甲,则可获得基因型为_____的四倍体,该四倍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
(4)已知基因B/b所在染色体都缺失的植株不育(不结果),欲探究F1粉红色棉的产生是甲乙哪一种变异类型,则将粉红色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单株种植,并严格自交,观察并统计可育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果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该变异类型为甲;如果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该变异类型为乙。
2024-06-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质检三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