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2 道试题
1 . 某个哺乳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下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分裂间期,1染色体上的a基因可能发生了显性突变
B.在分裂间期,1染色体上的A基因可能发生了隐性突变
C.1和1'染色体发生染色体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D.2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改变,2'染色体一定发生了片段缺失
2024-05-27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2 . 分子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内部或间质中异常表达的基因或蛋白质组分,如EGFR、p53、HER2和FGFR2等基因在胃癌细胞中普遍存在过度表达和被激活,对上述基因的靶向药物治疗也逐步进入临床试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EGFR、p53基因均发生突变,可能会加快胃细胞的癌变
B.抑制胃细胞HER2基因表达可使胃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
C.胃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胃癌细胞抗原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2024-05-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3 . 水稻(2m=24)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花小,为两性花。温敏雄性不育品系(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育)可用于杂交种的制备,但遭遇低温天气时会导致制种失败。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过程中,温敏雄性不育株作为母本时不需要进行人工___________操作,但需控制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该水稻温敏育性与否和T基因、Ub基因有关,不育临界温度为25℃,高温诱导Ub基因过量表达。T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正常的核酸酶(Rnase),t基因的表达产物无活性,UbmRNA可被Rnase分解。当温度高于25℃时,基因型为ttUbUb水稻表现为花粉败育,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将温敏雄性不育品系与抗白枯病水稻A杂交,获得F1,F1自交筛选雄性不育植株,再与__________杂交,多次重复后,筛选获得抗白枯病的温敏雄性不育系品系B.另有水稻品系C高产但不抗白枯病,画出利用上述实验材料繁育不育品系B、以及培育抗白枯病且高产的杂交种的简要流程图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非温敏雄性不育系品系甲,取品系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得F1全为可育,F1自交得F2中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F2可育株中的一些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可育性状,这样的个体在该部分可育株中的比例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4 . 单孔目动物针跟共有5对、10条性染色体,研究发现这5对性染色体是通过祖先XY性染色体与多对古老的常染色体之间发生非同源的片段交换而产生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5对性染色体经历多次的易位而形成
B.5 对性染色体均表现出 Y染色体短小的特点
C.X1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可能出现在 Y5染色体上
D.针鼹基因组与祖先相比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明显改变
2024-05-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5 . 有色大米中含有天然色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人们降低患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但与白色水稻相比,有色水稻生长周期长、产量低。科学家为了培育高产的有色水稻进行了如下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处理后得到的植株1是二倍体,植株2为单倍体
B.图示过程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C.图示过程可以说明有色水稻和白色水稻是同一物种
D.秋水仙素通过影响着丝粒的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6 . 玉米(2n=20)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员发现玉米突变体S(♂)与普通玉米(♀)杂交时,母本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单倍体籽粒的胚是单倍体,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已知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

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玉米胚乳中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突变体S的花粉中含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与普通玉米相比,单倍体玉米表现是高度不育,原因是__________
(3)单倍体胚可能是由普通玉米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还可能是__________。为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对图1中的亲代、子代中的某基因进行PCR并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单倍体籽粒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为培育既抗虫又抗旱的玉米新品种,结合图1中的育种材料、方法和图2结果,科研人员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一个抗虫基因B和一个抗旱基因D同时转入到白粒普通玉米甲(基因型为aarr)得到转基因植株乙。
②以转基因品种乙(♀)和突变体S(AARR,♂)为亲本进行杂交,收获品种乙所结种子(F1)。
③取F1中的紫粒抗虫抗旱个体自交得到F2。F2中二倍体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紫粒抗虫抗旱:白粒抗虫抗旱:紫粒不抗虫不抗旱:白粒不抗虫不抗旱=6:6:3:1,说明B和D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染色体上,且与基因a和基因r所在染色体的关系为__________
④另取F1中的白粒种子种植,对幼苗用__________处理。理论上获取的能稳定遗传个体中,既抗虫又抗旱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7 . 兰花高贵典雅,但是其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很低;传统分株繁殖的方法又存在繁殖周期长、繁殖率低等问题。为了让名贵的兰花大量、快速地繁殖,就需要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兰花的传统分株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B.利用兰花的花粉粒进行单倍体育种也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相比于叶肉细胞,利用兰花芽尖的分生区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更容易成功
D.兰花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大于1时可促进诱导生芽
8 . 利用某方法测定野生菌株B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4个平板上均接种0.1mL样品溶液,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经计算得知每毫升原样品溶液中含有目的菌1.75×108个。该菌经人工诱变后,形成了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C和D,培养情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和结果
野生菌株B能生长不处理
诱变菌株C不生长添加氨基酸甲,能生长
诱变菌株D不生长添加氨基酸乙,能生长
诱变菌株C+D能生长不添加氨基酸甲、乙,都能生长
A.据结果可推测,上述测定过程中样液稀释倍数为1×105
B.结果表明菌株C可能为菌株D提供生长所需的氨基酸乙
C.结果表明菌株C中可能是控制合成氨基酸甲相关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D.题中“某方法”可以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9 . 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DNA 中本来就存在与癌症相关的基因
B.若发生某些基因的甲基化,也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C.基因突变是癌细胞形成的驱动因素,但并非发生突变的细胞就会癌变
D.一些理化因素导致某一个基因突变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癌细胞
2024-05-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10 . 蜜蜂是一种传粉昆虫,它的舌管(吻)较长,适于采集不同花的花蜜﹐且周身长有绒毛,便于黏附花粉,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国现有的东方蜜蜂由7个独立种群组成,它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变异。研究发现,7个东方蜜蜂种群中都存在白细胞激脉受体基因(Lkr),但不同种群蜜蜂的该基因的表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X基因转入实验组蜜蜂体内,该基因可使Lkr的表达产物减少。检测蜜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糖敏感性强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集花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花粉充足。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和题干信息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Lkr基因与蜜蜂对糖的敏感性有关
B.Lkr基因表达程度不同是不定向变异的结果
C.温带蜜蜂种群的Lkr基因表达程度比热带地区高
D.不同地区的气候、植物种类,植物花期等主导了蜜蜂进化的方向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