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2 道试题
1 . 早在一百多年前,果蝇就走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成为实验室里的明星模式生物,1907年摩尔根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著名的蝇室,形成了一个大的果蝇遗传学研究中心。
(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优点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2)摩尔根利用果蝇做了如下图所示杂交实验,此外他还将F1红眼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进行交配,发现后代中白眼雌果蝇占______,该交配方式称为______

(3)摩尔根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的假说。那么根据假说,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进行演绎推理:选择______进行交配,若假说成立,那么子代将出现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最后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实验结果与演绎是否相符,这种研究方法就叫作______
(4)某果蝇种群中灰体(D)对黑檀体(d)为显性,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一只黑檀体果蝇,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已知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Dd的果蝇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a、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______,则为基因突变;b、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5)该果蝇种群中眼色有四种,M基因控制棕色素合成,N基因控制朱红色素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暗红眼,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表现白眼。现将一只白眼果蝇与纯合暗红眼果蝇杂交,F1全部为暗红眼,F1与白眼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表现型及比例
F1白眼暗红眼:白眼=1:1
白眼F1暗红眼:棕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F1______(父本/母本)时发生了互换,F1的M基因与N基因______(在/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杂交组合Ⅱ中,F1产生的雌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2024-06-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miRNA由基因组内源DNA编码产生,可与目标mRNA配对;siRNA主要来源于外来生物,如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病毒会产生异源双链RNA(dsRNA),dsRNA经核酸酶Dicer加工后成为siRNA,siRNA与目标mRNA配对,导致mRNA被水解。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模板是______
(2)Drosha和Dicer都可以催化______键的水解,Exportin5的功能是将前导miRNA通过______(填结构名称)转运到细胞质。
(3)过程③会导致______终止,过程④沉默复合体(RISC)中的siRNA与mRNA之间发生______,最终使这条mRNA被切割。
(4)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机制如下图所示。

   

circRNA是环状RNA分子,若降低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可______(提高/降低)P基因的表达量,______(抑制/促进)细胞凋亡。
(5)某DNA上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为AUG,基因H转录时以______链为模板。若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A-T,则其对应的密码子最终变为______

   

2024-06-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已知雄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Z,雌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W。由于雄性具有生长期短、出丝率高等优点,因此养殖雄蚕可以增产。某科学家培育出了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如图1,其中a和b是Z染色体上的两个致死基因(不考虑互换),“+”是对应的野生型基因。图2是经过诱变得到的雌蚕。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目信息可知,a和b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致死基因,若以图1中的家蚕为亲本,其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______。图2中雌蚕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
(2)让图2中含有a基因的雌蚕与图1中的雄蚕交配,子代中雌蚕:雄蚕=______。若让图2中含有b基因的雌蚕与图1中的雄蚕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与上述结果______(相同/不同)。通过诱变和筛选获得图2中雌蚕的目的是培育出基因型为______的父本家蚕,其与正常雌蚕交配产生的子代只有雄蚕。
(3)某次生产中将多只图1中的雄蚕与多只图2中的雌蚕交配,F1中雌、雄蚕共有M只,将F1与N只正常雌蚕进行自由交配,若M:N=3:7,则所得的F2中,雌蚕:雄蚕=______,雄蚕中同时含a和b基因的个体占比为______
2024-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转座子是染色体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复制型转座子通过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具体机制如下图①和②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型转座子的转座过程存在A-U、U-A、A-T等配对方式
B.转座可引起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非复制型转座子只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数量保持不变
D.复制型转座子常位于基因组DNA中外显子等不易转录区域
2024-06-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家蚕(2n=28)为ZW型性别决定。其蚕卵有圆形和椭圆形,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并且存有假母系遗传现象(子代总是表现母本基因型决定的性状);黑色卵(A)对白色卵(a)为显性,位于10号染色体上;正常蚕(Os)的幼体体表不透明,油蚕(os)的体表透明。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杂交实验中,蚕卵形状中F2的基因型是______。蚕卵形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F3中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圆形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研究表明,os基因位于家蚕的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相应基因。若通过杂交实验证明os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最好选择______,杂交结果为______
(3)雄蚕食桑少,蚕丝质量高,蚕农希望只养雄蚕,避免雌雄蚕混养。可通过改造W染色体实现只养雄蚕的目的。
①图2中用γ射线处理、改造W染色体时所引发的变异称为____。研究人员利用W1通过杂交培育了基因型为aaZW1A的种蚕,该种蚕与白色卵雄蚕杂交,子代中______卵孵化为雄蚕。
②图3中利用W2构建的家蚕平衡致死体系中,m基因和n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os基因能遮蔽m基因的致死作用(不考虑Z染色体上的Os/os基因)。普通蚕无m、n隐性致死基因(基因型为aaZMNZMN、aaZMNW),请说明利用家蚕平衡致死体系只繁育雄蚕的过程______。家蚕平衡致死体系可以自稳,请用遗传图解解释其原理______(请将遗传图解写出来,只要求写出个体的基因型,基因型写法参照下例:平衡体系中的雌蚕写作aaZmNW°sA)。
2024-06-0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考前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6 . 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①过程的条件是外植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①过程受外源激素的调控,②过程受内源激素的调控
C.通过细胞培养获得辣椒素的过程没有实现细胞的全能性
D.以成熟根和茎为外植体获得的脱毒苗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
2024-06-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研究者在秦岭地区发现了棕色大熊猫。大熊猫毛色与黑色素沉积形成的黑色素体有关。
(1)研究者研究了三个大熊猫家系,如图1所示(Qizai和Huahua为棕色),B/b基因表达情况直接与黑色素形成有关。据此推测大熊猫棕色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由______(常/X)染色体上的______基因控制。

   

(2)为进一步研究熊猫毛色的差异,对黑色和棕色毛发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大熊猫毛色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3)研究者发现B基因的外显子1部分发生的25个碱基对的缺失可能与毛色变异有关。B基因相应的mRNA序列见图3.据图分析,25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毛色变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4)黑色素主要沉积在淀粉样蛋白上,B蛋白的作用可能与PMEL水解生成淀粉样蛋白有关,图4显示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过程。为进一步研究B基因影响熊猫毛色的机理,研究者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向黑色素瘤细胞中导入一段RNA干扰B基因的______过程,会导致细胞内B蛋白含量仅为正常细胞的25%。
②通过蛋白质电泳与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PMEL切割后的片段,部分结果如图5,B蛋白在PMEL上的作用位点是______(a/b/c/d),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③综合以上研究,概述B基因突变影响熊猫毛色的机理______
(5)研究发现大熊猫体内编码PMEL的存在系列基因,在其他哺乳动物体中也普遍存在。已知pmel x、pmel o、pmel m在一条染色体上。该染色体上的因交换发生基因重组,基因之间的距离越大交换越易发生。现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用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进行测交实验,得到下表的结果:
测交子代表型数目
+ + +73
+ + m348
+ o +2
+ o m96
x + +110
x o +306
x + m2
xom63
①请标出基因pmel x、pmel o、pmel m(分别用x、o、m表示)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_____
②若只考虑基因pmel x和pmel m之间的互换情况,推测发生互换的性母细胞占比大约是____%。
2024-06-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8 . 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西瓜果肉有红瓤(R)和黄瓤(r)、果皮有深绿(G)和浅绿(g)之分,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下图是利用二倍体西瓜植株①(基因型为RRgg)、植株②(基因型为rrGG)培育新品种的几种不同方法(③表示种子)。请回答:

   

(1)由③培育成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
(2)培育④单倍体幼苗时,常采用____的方法,由④培育成⑧的过程中,常用一定浓度的_____溶液处理幼苗,以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的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3)植株⑩所结西瓜无子的原因是____
(4)植株⑨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
2024-06-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②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图中3种变异都能够遗传
2024-06-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黑麦(2n=14)有高秆(A)和矮秆(a)、抗病(B)和不抗病(b)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图表示用不同方法进行的育种操作设计思路。请回答问题:

(1)利用⑥过程获得高秆抗病黑麦新品种时,诱发变异的因素属于______因素,此过程需要处理大量的实验材料,才可能得到预期品种,这说明____________
(2)通过①②③过程获得高秆抗病黑麦新品种的原理是______,③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____________;为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进行单倍体育种,即图中的______(填写图中序号)过程,其中依赖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关键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
(3)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常用______处理使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得到的新物种相较于原种育性降低,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黑麦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分别记为1~7号,其中任何1条染色体缺失均会形成单体。单体与单体的杂交后代会出现二倍体、单体和缺体(即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无法存活),仅有一个B基因表现为弱抗病。C品种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一株7号染色体单体,B基因刚好位于仅存的7号染色体上,则C品种的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