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将会发生稳定的变化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机体是有利的
C.当某个细胞内的一个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将变成癌细胞
D.植物的种子发育成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与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_________断裂。
(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R环中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___________种,富含G的片段更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
(3)据图分析,原核细胞的过程①和过程②同时进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过程①可能会被迫停止,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如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__________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T—A的突变基因。
(4)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内某基因控制下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编码甲硫氨酸,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

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有__________种。在转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该mRNA中一个碱基(图中处)缺失,请补全碱基缺失后的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__________________
3 . 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能防止其被具有水解酶活性的蛋白酶体降解;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可抑制或增强基因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可避免被蛋白酶体识别
B.甲基转移酶由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能需要通过核孔
C.体细胞中发生甲基化的组蛋白会通过表观遗传传递给下一代
D.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结合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4 . 天使综合征(AS)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精神系统疾病,是由患儿脑细胞中的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UBE3A蛋白由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正常要儿脑细胞中的表达方式如图1所示,图2为某AS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SNRPN基因和UBE3A基因在遗传过程中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AS可能存在如下多种患病机制:
a.配子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异常导致受精卵中含3条正常的15号染色体,但在发育过程中其中一条丢失;
b.UBE3A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c.受精卵一条15号染色体UBE3A基因所在片段发生缺失。
①若图2所示家族中Ⅲ-3的患病机制为a,则配子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异常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异常配子在发育过程中丢失的一条染色体来源于______________(填“父”或“母”)方,若在早期胚胎发育时发现这种异常,根据表观遗传的知识,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填两种)方法,可能干扰SNRPN基因的转录,从而使UBE3A基因能正常表达蛋白质。
②若该家族的患病机制为b,则Ⅲ-3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____________(填两个)。
③若该家族的患病机制为c,且Ⅱ-1与Ⅱ-5能成年并婚配怀孕,则他们所生孩子不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两条15号染色体均存在缺失片段会导致胚胎致死)。若患者要进一步确定为c这种变异所致,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
2024-01-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杂交水稻的无融合生殖指的是不发生雌、雄配子的细胞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繁殖方式。无融合生殖过程主要由两个基因控制,含基因A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均移向同一极,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B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个体。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A、B的影响。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后代为多倍体
B.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
C.该技术可以使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保持作物的杂种优势
D.该技术可以使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获得单倍体植株
2024-01-1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和籼稻两种。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基因中一个碱基对A-T替换成了T-A,使其降低了对低温的适应性。与粳稻相比,关于籼稻的分析正确的是(       
A.B基因中嘌呤碱基的比例降低
B.B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嘧啶碱基的比例不变
C.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可能改变
D.更适合种植在气温更低的北方
2024-01-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水稻(2N=24,雌雄同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时期开始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相应片段的现象
B.该细胞中含有12种形状的染色体
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组
D.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一般没有同源染色体
2024-01-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HIV病毒对人类种群具有选择作用,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C.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上升
D.由于该突变基因为CCR5编码基因的等位基因,因此该地区人群基因库未改变
9 . 图中乙、丙、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甲(雄性)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变异的细胞,每个细胞只发生一种类型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丁中依次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B.乙细胞正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则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C.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由于互换而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丁细胞出现了异常的联会,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4种异常的子细胞
2024-01-16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10 . 用洋葱(2N=16)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将从超市买回的洋葱放置冰箱冷藏(4℃)一周的目的是低温诱导,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C.用卡诺氏液对根尖解离后需用95%酒精冲洗2次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16、32、64个细胞
2024-01-16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