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目前蝴蝶兰育种主要通过二倍体与多倍体之间、多倍体与多倍体之间的杂交、蝴蝶兰与其他兰属之间远缘杂交等传统方式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蝴蝶兰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产生四倍体
B.二倍体蝴蝶兰与四倍体蝴蝶兰杂交可产生三倍体
C.远缘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但需克服成功率低等问题
D.六倍体蝴蝶兰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可发育成三倍体幼苗
2 . 科研人员人为诱导获得了果蝇突变体工,对比突变体工与野生型个体的某基因片段,发现正常碱基序列中只有一个位点发生了改变,即图中“↓”处的碱基对由G-C变成了A-T。已知UAG,UAA,UGA为终止密码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人为诱导获得果蝇突变体工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图中模板链上每三个相连的碱基为一个密码子
C.突变之后该基因片段对应的mRNA序列发生改变
D.突变之后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减小
3 . 人们可以利用可遗传变异来改良农作物的性状或对生物进化机制进行科学解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技术,选育了多种粮食作物的优良突变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设置诱变条件可让农作物朝人们需要的方向进行突变
B.诱变育种过程可能会导致处理材料细胞中发生染色体变异
C.经诱变育种获得的优良突变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D.人为耕种管理的某种农作物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4 . 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并被证实与肾细胞癌(RCC)密切相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已成为应用于RCC治疗的一种新型药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DAC可以诱导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
B.HDAC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可能通过催化有关代谢抑制细胞分裂
C.HDACIs可能通过与底物竞争酶的相关结合位点从而抑制HDAC的活性
D.细胞癌变后,其膜的成分发生变化,蛋白质含量降低,物质交换减慢
5 . 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可形成22个正常四分体
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7条染色体
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
2023-03-11更新 | 46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重点热点测试生物试题
6 . 某二倍体植物的抗锈病(D)、易感锈病(d)为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对植株甲进行诱变处理后,获得图1所示的植株乙,同时发现植株乙种子中的蛋白质X的含量很低(新性状X)。进一步研究发现,新性状X的出现与紧密相邻的B4基因和B5基因有关。进行测序发现,B4基因的终止子缺失,剩余序列与B5基因的终止子直接相连,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植株甲产生含D基因的雄配子______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含d基因的雌配子。植株乙的培育过程中,D基因、B4基因发生的变异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经基因检测发现,图2中的B4基因、B5基因中的核酸序列有很高的相似度。B4基因转录时,由于其终止子缺失,RNA聚合酶能通读整个B5基因序列,导致形成了一条含有局部双螺旋的mRNA。
①正常B4基因转录时,以__________(填“α链”或“β链”)为模板链,正常B4基因和正常B5基因分别转录出的mRNA中大部分碱基序列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互补”)。
②在新性状X的产生过程中,B4基因转录形成的新的mRNA能够回折形成局部双螺旋,说明回折部分的碱基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状态下,该植物被锈病菌感染的几率很大。请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自然生长的种群中,抗锈病个体数逐渐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7 . 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用。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8 . 野生型豌豆子叶黄色(Y)对突变型豌豆子叶绿色(y)为显性。Y基因和y基因表达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两种蛋白质都能进入叶绿体,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图。SGRY蛋白能促使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SGRy蛋白能减弱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维持“常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GRY蛋白和SGRy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SGRy蛋白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增加豌豆子叶中叶绿素的含量
C.位点①②突变不影响转运肽将SGRY蛋白和SGRy蛋白引导进入叶绿体
D.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增添
9 . 下图表示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参与癌症进展的机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过程①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
B.在肿瘤组织中NAT1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OL5A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C.过程②中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
D.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抑制癌细胞转移
10 . 某二倍体植物(雌雄同花、闭花授粉)的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用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F1全开红花,F1自交,F2表现型为红花:白花=27:37。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红花和白花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
(2)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若取F2的一株红花植株,让其进行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______(写全所有可能性)。
(3)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株矮轩隐性突变体和一株窄叶隐性突变林,两种隐性突变体的发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特点。为了定位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人员利用相关技术获得了各种野生型三体植株,已知减数分裂时不能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若要定位窄叶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可选择窄叶突变体与2号染色体三体植株杂交,F1植株中的三体植株自交.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窄叶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窄叶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同样的方法可以对矮秆基因进行定位、若结果显示矮秆基因和窄叶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则让上述两种突变体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