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8日,FDA一次批准了两个针对镰状细胞贫血的基因治疗方法,其中包括首个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疗法——Casgevy。已知胎儿的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与γ链构成(α2γ2),成人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与β链构成(α2β2)。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体内β链结构和功能异常,使红细胞呈镰刀状,而增加血红蛋白γ链的表达能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研究发现,BCL 11A蛋白促进胎儿到成人的血红蛋白类型转变。Casgevy疗法即是通过调控BCL 11A的含量达到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体内编码血红蛋白β链的基因发生了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B.胎儿与成人体内血红蛋白构成不同,主要是因为成人体内编码血红蛋白γ链的基因缺失
C.BCL11A可能通过促进血红蛋白γ链的合成而促进胎儿到成人的血红蛋白类型转变
D.Casgevy疗法可能通过降低BCL 11A基因的表达而增加患者体内α2γ2型血红蛋白的比例
2 . 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964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现水稻某品种为雄性不育株,自此开启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基因 (R、r) 和细胞质基因(N、S) 共同决定的。
(1)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品种甲雄性不育原因的假说:细胞质N基因在线粒体中编码一种酶,其突变基因S表达产生的酶无活性,可导致雄蕊发育异常;而核基因 R 可产生相同的酶,保证雄蕊正常发育,而r基因无此功能。基因型为S(Rr)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__(填“雄性可育”或“雄性不育”)。写出品种甲的基因型__________
(3)品种甲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的F₁表现型为__________,F₁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三个基因E、F和P(E、F是与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 质粒连接,共同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同一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获得转基因植株(如图),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绿色荧光植株占一半,据此推测E、F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
3 . 枫糖尿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患儿体内分支酮酸脱羧酶异常,致使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受阻,导致尿液中具有大量枫糖浆香甜气味的α-酮-β-甲基戊酸而得名。已知该病是由 19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A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该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E2和E33,任意一个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A 突变成致病基因。下表是人群中A基因突变位点的4种类型,其中“+”表示未突变, “-”表示突变, “/”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突变位点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E2

+/+

十/一

+/+

一/一

E33

十/十

十/一

-/-

—/—

A.A 基因中的E2和E33这两个位点均可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B.类型1和类型2表现为正常人,类型3 和类型4 患枫糖尿病
C.若类型2与类型4男女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D.枫糖尿病形成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 研究发现,射线处理过的果蝇(2n=8)品系X育性下降。为探究其原因,利用显微镜观察品系X果蝇性腺中的细胞,得到下图结果。已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图中箭头所示处的“染色体桥”(染色体末端处黏合)会在细胞分裂中发生随机断裂。 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染色体桥断裂可导致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也可直接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桥可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间,该图所示染色体桥两侧各有1个着丝粒
D.染色体桥断裂可能导致子细胞失去功能,因此射线处理的果蝇品系X育性下降
5 . 家蚕起源于中国,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家蚕的幼虫期为25天左右:1~2龄期7~9天;3龄期4天;4~5龄期13~15天。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家蚕饲养的过程中发现一种突变体,该突变体在3龄期生长停滞,个体小,4龄期全部致死。为研究该突变体致死基因的遗传特性,小组构建了家蚕的致死基因系统(系统中每一只蚕都含有致死基因,不考虑性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随机选取系统中雄蚕M、雌蚕N各一只,开展如下实验:

(1)根据实验可知,致死基因是由______(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
(2)将实验二的家蚕随机进行交配,中3龄家蚕幼虫生长停滞型与正常型的比例是______
(3)兴趣小组继续探究致死基因的来源,通过基因测序与数据库比对,发现致死基因来自拓扑异构酶基因的突变,将致死基因与正常基因的mRNA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①根据比对结果可知,与正常基因相比,致死基因在基因突变时发生了_______,该变化最终导致致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功能有所异常,具体的解释是_______
②为验证①中发生的基因突变类型,小组成员设计如下实验思路,请补充完整:以_______为模板合成单链RNA,将其注射到野生型家蚕体内,检测_______(填“正常基因”或“致死基因”)的表达量。
2023-12-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双江中学校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转移导致的并发症,F蛋白可抑制肝癌细胞的转移。研究发现细胞中的circRNA可通过miRNA调控F蛋白基因的表达,而且F蛋白还具有使circRNA去甲基化的功能,相关机制见下图。miRNA是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
   
(1)前体mRNA的合成需要DNA模板、______酶、______和能量等条件,经剪接、去甲基化后的circRNA通过______(细胞结构)进入细胞质基质。一个circRNA分子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数目为______
(2)circRNA与mRNA在细胞质基质中通过对______的竞争性结合,调控F蛋白基因表达的______过程,而且该调控过程具有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的特点。
(3)研究发现miRNA的含量升高有利于肝癌细胞的转移,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根据以上信息,除了降低miRNA的含量之外,试提出一个肝癌治疗中抑制癌细胞转移的新思路:______
2023-12-0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双江中学校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CD-19-CAR-T细胞是一种被修饰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CAR)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抗原(如CD-19)。研究人员尝试用CD-19-CAR-T免疫疗法治疗某种B细胞淋巴瘤(简称MCL)。请回答问题:
(1)正常的B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识别抗原并接受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在致癌的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转化为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的癌细胞,造成免疫功能受损。
(2)为研究CD-19-CAR-T细胞对MCL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4种肿瘤细胞,每种各收集3管。将两种T细胞分别与肿瘤细胞共同培养12小时后,统计各组肿瘤细胞数(用C表示),并计算杀伤率,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杀伤率/%

CD19-CAR-T细胞

未被修饰的细胞毒性T细胞

有CD19的肿瘤细胞(MCL细胞)

Rec-1

60

17

Maver-1

75

32

Jeko-1

78

30

无CD19的肿瘤细胞

24

13

①表中,公式中的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_。上述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欲进一步探究CD-19-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已知IL-2、TNF-α是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请在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组别

T细胞种类

肿瘤细胞种类

IL-2的释放量

TNF-α的释放量

CD19-CAR-T细胞

i

1.89%

0.2%

ii

有CD19的肿瘤细胞

30.1%

32.49%

i___;ii___;实验证实,CD-19-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CD-19靶抗原进而引起杀伤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欲将CD-19-CAR-T免疫疗法用于临床上MCL患者的治疗,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8 .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试剂。下列关于酒精的使用不恰当的是(       
A.脂肪鉴定实验中,染色后滴加50%的酒精用于洗去浮色
B.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95%的酒精分离各种色素
C.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用酒精擦拭双手和超净工作台台面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酒精冲洗固定后的根尖
9 . 研究发现,CAR-T细胞疗法可有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该疗法是把患者的T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安装能特异性识别肿瘤靶点并能激活T细胞的嵌合受体,这种T细胞被称为CAR-T细胞,该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后,回输到体内,可精准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其治疗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R-T细胞疗法利用了免疫监视功能的原理
B.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等都属于细胞因子
C.CAR-T细胞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AR特异性结合并清除肿瘤细胞
D.CAR-T细胞疗法既能有效治疗肿瘤又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
10 . 他莫昔芬(Tamoxifen)是一种抗雌激素药,它扩散进入细胞后与胞质溶胶中的雌激素竞争结合靶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形成的药物-受体复合物可以转入细胞核内, 阻止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记为R)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结构相同
B.对于内源雌激素水平较高的癌症患者,他莫昔芬的抑癌作用不佳
C.基因R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属于抑癌基因
D.他莫昔芬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