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粗糙脉孢菌(n=7)是一种真菌,其有性生殖过程如下图所示。甲、乙菌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菌株甲和乙均含一个染色体组,属于单倍体
B.合子在进行减数分裂I之前不需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C.若②的基因组成为AB,则①③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B、AB、ab
D.减数分裂II后的有丝分裂进一步增加了子代个体的数量
2 . 人类9号染色体三体(T9)分为嵌合型T9和完全型T9,前者部分细胞为9号染色体三体,后者所有体细胞为9号染色体三体。嵌合型T9的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三体自救型,即完全型T9的部分细胞丢失第三条染色体,形成正常细胞;一种是分裂错误型,即由于早期胚胎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9号染色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不分离,成为只含一条9号染色体的细胞和三体细胞,只有三体细胞存活,与正常细胞形成嵌合型。某嵌合型T9胎儿的父母基因型为Aa,表型均正常(A、a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胎儿为三体自救型;则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46、47、92、94
B.若该胎儿为分裂错误型,则其体内可能存在AAa和aa两种体细胞
C.该嵌合型T9胎儿的体内可能同时存在三种基因型的体细胞
D.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才会导致完全型T9的形成
3 . 细胞正常增殖可维持个体稳态,异常分裂可能引发个体患病,一旦癌变并逃过免疫监视,稳态会被打破,甚至危及生命。医疗人员一直致力于抗癌药物的研发。ABC转运蛋白是一种消耗ATP的载体蛋白,存在2个跨膜结构区(T区)和2个ATP结合区(A区),A区与细胞代谢产生的ATP结合,ABC转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完成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在癌细胞中也发现了一种含量很高的ABC转运蛋白——药物运输蛋白(MDR),能将抗癌药物从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
(1)下图是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部分时期示意图,其中细胞②处于____(时期),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据图推测,最终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ABC转运蛋白的T区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A区,A区应位于_______(填“细胞外”或“细胞内”)。
(3)MDR将抗癌药物转运出癌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抑制癌细胞中MDR的合成可增强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原因是_____
(4)药物D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癌药物,可通过MDR转运,药物V是一种MDR强效逆转剂。为验证药物V能增强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以口腔癌细胞为材料、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为检测指标进行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药物剂量、抗药性检测方法不作要求):_______
2023-12-29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名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图1、2分别是基因型为AaXBY的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I时期只对应图1中的CD段,图2中的II时期只对应图1中的AB段
B.若该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不同的精子,最可能的原因是FG段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C.基因重组发生在图1的FG段,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1的BC段和HI段
D.若该个体产生一个AAXB的精子,分裂出现异常的时期对应图2的II所处的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图甲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的A、C表示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B、D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
B.图甲中B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图甲的B、C中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可用图乙的ab、efg段表示
D.图甲的A、D中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分别用图乙的cd和hi段表示
6 . 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坐标图(甲)和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为细胞提供含放射性的原料,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75%
B.图甲中的③阶段包含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C.该动物为雌性,图乙中的细胞g所处的时期可以对应于图甲中的GH段
D.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甲的JKLM段
7 .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被称为体细胞重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减数分裂的互换相比,体细胞重组发生的概率明显偏低
B.体细胞重组可能会导致杂合子个体只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
C.体细胞重组引发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体细胞重组可能导致杂合子个体显隐性性状镶嵌出现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均须附着于纺锤丝,才能使分裂正常进行。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所示的异常现象,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使分裂停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MCC对APC具有促进作用
B.图中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图示异常也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D.SAC监控确保子细胞染色体数正常
9 . 图1表示雌性小鼠正常分裂细胞中某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水解是着丝粒断裂的原因,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
B.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
C.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BC段的变化与粘连蛋白的水解有关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初级卵母细胞中不发挥作用
10 . 某研究小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进行了两组动物细胞学实验:
实验一:诱导14C完全标记的细胞样本,使其分别在只有12C的培养基内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以及分裂后期的样本丙和丁,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如下表: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20

40

20

20

10

20

12

12

实验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分别标记尿嘧啶核苷酸和亮氨酸,其后添加到两组细胞培养基中,并对14C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跟踪测定,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对于放射性亮氨酸的吸收量远远高于同时期对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吸收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
B.四个样本中,取样时间最早的可能是甲
C.上表中可以肯定属于减数分裂的样本是乙和丁
D.尿嘧啶核苷酸可以通过RNA的降解再次使用,而蛋白质不能被降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