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某家禽羽色由两对常染色体基因控制,其中基因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MM与Mm的效应相同),基因R可抑制黑色素被分解,促进黑色素积累且有累加效应,基因r无此功能。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白羽)和(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的部分性状,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

灰羽

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

(1)基因M/m与R/r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
(2)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种。
(3)相同基因型的白羽个体杂交,后代中是否会出现灰羽个体或黑羽个体?____(答“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等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番茄叶霉病会引起叶片发黄卷曲,导致番茄减产。为预防抗叶霉病香茄品种甲的抗病能力减弱,科研人员利用硫酸二乙酯诱变易感病番茄,获得新的抗病品种乙。科研人员利用甲、乙两个品种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对番茄抗叶霉病抗性进行了研究,已知甲、乙品种番茄抗叶摇病均为单基因突变引起,且甲品种抗病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交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乙品种抗叶霉病性状对易感病为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三F1、F2的表型及比例判断甲、乙两品种抗性基因的位置关系。
①若 F1、F2 均表现为抗叶霉病,则可判断甲、乙两品种抗叶霉病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
②若F1 表现为抗叶霉病,F2中抗叶霉病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则可判断甲、乙两品种抗叶霉病性状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024-05-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区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荠菜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三角形果实有______种基因型。
(2)图中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卵圆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还有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些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______
(3)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用2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______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2024-04-1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在柑桔中,多胚和单胚为相对性状,多胚是显性基因A 和B共同作用的结果(A、a和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为显性纯合致死基因。用aabb为母本、多胚柑桔为父本杂交, F₁代中多胚与单胚的植株比例为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单胚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aaBb或aabb
B.正常多胚植株的基因型应为AaBB或AABb
C.所用多胚柑桔父本的基因型应为 AaBb
D.Aabb(♀)×AaBB(♂) 所得 F1代正常植株中多胚:单胚=2:1
2024-03-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考副科题型变化高三下学期3月抽样统测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某种二倍体植物的株高基因和花色基因的位置关系,某研究小组利用高秆红花雌株和矮秆白花雄株杂交获得只有一种表现型,且自交产生的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红花:高秆白花:矮秆红花:矮秆白花=m:n:p:q。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株高基因和花色基因均位于细胞质中,则全为高秆红花,中n=p=q=0
B.若株高基因位于细胞质,花色基因位于细胞核,则中p=q=0
C.若中m:n:p:q=9:3:3:1,则株高基因和花色基因是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D.若株高基因和花色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则中n=p=0
2024-03-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已知果蝇的眼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含B基因但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粉眼,无B基因时表现为白眼。让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粉眼雌果蝇杂交,F1中既有红眼,也有粉眼。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B.F1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
C.F1中的雌雄粉眼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白眼果蝇
D.F1中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雌果蝇中粉眼∶红眼=9∶7
7 . 为探究藏系绵羊种欧拉羊的一对相对性状长绒和短绒的遗传规律,并揭示其在羊毛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的短绒欧拉羊的10号染色体的~1023kb至~1028kb区间设计连续的重叠引物,提取突变体和野生型的___________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分子量较小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___________(填“远”或“近”),推测10号染色体上第___________对引物对应的调控序列(简称M)___________是突变体长绒出现的根本原因。
(2)为了进一步证实突变体的长绒表型与调控序列M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表型为长绒的突变体与表型为短线的野生型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统计F1随机交配后代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绒:短绒=9:7,然后研究人员对F2中长绒个体的细胞进行PCR扩增以检测短绒基因在突变型与野生型中的差别,扩增结果显示F2中长绒个体中完全没有短绒基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从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克隆出不同长度的DNA调控序列M后,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导入到报告基因载体中,并将含有M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转染到细胞中,以检测M调控序列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因此图中用报告基因的表达量/内参基因的表达量用来衡量___________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说明突变体的调控序列M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且其作用的发挥与调控序列M插入的___________有关。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欧拉羊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基因ASIC2的表达也会影响欧拉羊短绒的发育,但是检测发现突变体ASIC2蛋白结构与野生型一致。综合上述研究推测突变体长绒表型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植物的籽粒颜色与甜度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用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白色非甜:紫色甜:白色甜=27:21:9:7。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组合可能为白色非甜×白色甜、紫色非甜×白色甜或白色非甜×紫色甜
B.籽粒甜度性状的遗传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只考虑籽粒颜色,F2紫色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中纯合子占1/9
D.F2白色籽粒发育成的植株间随机受粉,后代紫色籽粒占8/49
9 . 科学家从虹豆的果实内发现了一种cpti基因,该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具有抗虫谱广特点,某研究团队将酶切后的cpti基因和质粒拼接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大麦细胞后,获得三个抗虫大麦品系甲、乙、丙。
(1)为进一步做抗虫的效果鉴定,该研究团队将三个抗虫品系分别与普通品系大麦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l。又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l
乙×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l
丙×甲→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99∶l
①若依次用A/a、B/b、D/d表示甲、乙、丙三个品系染色体上与抗虫性状相关的基因,由杂交实验结果推断出甲、乙、丙三个品系中抗虫性状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丙杂交,F2出现不抗虫植株,这最有可能与F1减数分裂中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甲、乙杂交的F1与乙、丙杂交的F1杂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2)另一组科研团队通过诱变育种使m基因突变M基因,也获得了抗虫大麦品系丁
①大麦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过程时,启动的起始点_____(“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②大麦品系丁的另一个基因R也发生了突变,但是表达的蛋白质不变,推测R基因在表达过程中以____(选择①或②)为模板进行转录。

基因类型

R基因

R突变后的基因

碱基对序列

TGG-①

ACC-②

TGA-①

ACT-②

注:部分密码子:(色氨酸:UGG;苏氨酸:ACC,ACU,ACA,ACG;终止密码子:UGA,UAA,UAG)
③M基因与m基因DNA序列相比,非模板链上第1072和1094位的两个碱基突变为A,致使M蛋白质的第358和365位氨基酸分别变为x和y(图3);按5'-3'的方向,转运x(第358位)的tRNA上反密码子第_____位碱基必为U。
2023-12-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玉米品系甲具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甜度不高,其它品系甜度高但产量低,为提高品系甲的甜度,育种工作者选取乙、丙两纯合品系分别与甲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1,已知相关基因通过如图2 所示途径对甜度这一性状进行控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甲×乙

不甜

1/4甜、3/4不甜

甲×丙

3/4 甜,1/4不甜

乙×丙

13/16 甜、3/16不甜

表1

   

A.不甜植株的基因型有1种
B.若控制甜与不甜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则乙×丙组的 F2 植株只有一种表型(不考虑变异)
C.选择乙×丙组的 F2不甜植株进行自交, F3中甜:不甜比例约1:1
D.若选择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改造甲品系,盲目性较大,需要对大量材料进行处理
2023-1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