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γ—氨基丁酸(GABA)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中,谷氨酰胺可通过GAD酶的催化被转化为GABA。研究发现,结肠癌及肺癌细胞也可分泌神经递质GABA,促进肿瘤生长,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AB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可导致突触后神经元Na内流
B.GAD酶升高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有利于谷氨酰胺转化为GABA
C.GABA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会延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
D.GABA受体可能位于神经细胞、癌细胞、效应T细胞的表面
13-14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2 .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配子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2022-03-31更新 | 3495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
3 . 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用两株无法产生氰酸的三叶草植株(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三叶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
杂交F1表型F2表型
突变株1×野生型有氰酸753有氰酸,247无氰酸
突变株2×野生型无氰酸1342无氰酸,452有氰酸
突变株1×突变株2无氰酸1180无氰酸,270有氰酸
已知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与氰酸合成有关的两对基因中,某基因对控制氰酸合成的基因存在抑制效应,所有植株均种植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株1的产生是因为体内与抑制效应有关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其为纯合子
B.突变株2的产生是因为与抑制效应有关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其基因型为AABB
C.长时间来看,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后代形成的种群中无氰酸个体将占大多数
D.仅根据第一、二组杂交实验无法判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2022-02-20更新 | 41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4 . 蓝藻、绿藻、硝化细菌、豌豆等均是自养生物。下列有关这四类自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四类自养生物都可利用能量将CO2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利用的能量也各不相同
B.蓝藻和绿藻中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C.上述四类自养生物在细胞形态和结构上都具有统一性
D.上述四类自养生物都含有DNA和RNA,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5 .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无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能与P基因的表达有关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无关
2021-12-2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亨廷顿舞蹈症是由位于人类4号染色体上的HTT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研究发现,HTT基因编码huntington蛋白,该基因在正常人和患者体内均存在,只是基因中碱基序列(CAG)n的重复次数不同,(CAG)n重复的次数越多,发病年龄越早。患者体内的huntington蛋白中重复谷氨酰胺的数量大大增加,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和死亡。下图为某亨廷顿舞蹈症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亨廷顿舞蹈症致病基因形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病的致病机理表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亨廷顿舞蹈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Ⅱ6、11、Ⅳ9,的发病年龄依次为41岁、30岁、20岁,I2、Ⅱ2、Ⅲ2的发病年龄依次为45岁、43岁、40岁。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2019年10月31日,我国科研团队找到了4种小分子物质,称之为“分子胶水”。“分子胶水”可与患者体内异常的huntington蛋白结合,并显著降低其含量,而不会与正常的huntington蛋白结合。“分子胶水”具有该结合特性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021-12-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人类嗜T细胞病毒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感染性。该病毒含有9000个核苷酸,通过诱发宿主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来导致癌变。下列有关人类嗜T细胞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病毒致癌因子,其遗传物质是RNA
B.遗传物质复制一次至少需要9000个核苷酸
C.该病毒直接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的基因组中来诱发癌变
D.该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
2021-12-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和染色体加倍的原因不相同,减半的原因相同
B.已经分化的不同细胞中,mRNA不同,细胞器的数量相同
C.细胞衰老的机理可能是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其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D.细胞中的染色体受到损伤,可能使细胞生长和增殖失控导致细胞癌变
9 . 某染色体片段上分布着三个相邻的基因b、d、f,而a、c、e、g是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可导致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
B.b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基因结构和性状不一定改变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f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可用显微镜观察到
D.b、d、f均有可能发生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10 . 体外培养人的乳腺癌细胞,检测发现施加适量的姜黄素能引起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同时,研究证明P53基因能够通过“判断”DNA的变异程度来促使DNA修复或诱导细胞凋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ax蛋白和Bcl-2蛋白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相反
B.乳腺细胞内P53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
C.凋亡癌细胞的清除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
D.施加姜黄素可能诱导细胞内P53基因表达上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