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5 道试题
1 . 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放出的高能粒子和电磁波,属于电离辐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核辐射可能诱发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
B.由核辐射所导致的基因突变有遗传到下一代个体的可能
C.由核辐射所引发的大多数人类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D.妥善处理核废料、控制核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 . 线粒体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最重要的病理机制,线粒体基因突变是遗传性糖尿病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能产生[H],也能消耗[H],能产生ATP,也能消耗ATP
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人吸入18O2后,在线粒体中可以产生C18O2和H218O
D.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线粒体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结构异常,从而引发糖尿病
2024-02-29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开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pr-1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
B.食物匮乏时,npr-1基因频率会提高
C.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变化的环境
2024-02-28更新 | 55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I”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因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CDFI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
B.血液中GDFI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使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大
C.血液中GDFI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D.抑制癌细胞内CDFI合成基因的表达,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
2024-02-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在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该过程中,转录时发生G—U错配的概率会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5'端→3'端
B.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基因表达的速度
C.原核生物中,该碱基错配过程的发生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D.抑制RNA聚合酶合成的药物能抑制基因表达的过程
6 . 自然界中矮牵牛花色基因发生突变后出现了多种变异颜色,大大提高了其观赏价值。其中蓝花色基因碱基数较少,但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花矮牵牛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蓝花色基因可能是缺失部分碱基引起相应mRNA中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
C.若蓝花色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花青素代谢酶,则体现了基因可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若蓝花色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矮牵牛的花色有可能不发生变化
2024-02-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测生物(河北卷)
7 .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卵巢中某种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在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的统计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B时期
B.A和B时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A时期
D.C时期的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
2024-02-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开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伴随着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表现为细胞不断胀大,直至细胞膜破裂,释放细胞内容物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焦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细胞焦亡过程存在免疫调节
C.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焦亡完成的
D.细胞焦亡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02-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开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心脏组织相关的新基因,该基因在人类、大猩猩、黑猩猩细胞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有相对稳定的碱基序列,表明了不同种生物在进化上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发现为不同种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证据
B.该基因在不同生物之间的差异大小可体现亲缘关系的远近
C.该基因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D.该基因发生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0 . 酵母菌感应到胞外存在充足的氨基酸后,可通过SPS信号通路,使转录因子Stpl/2的氨基端被切割。Stpl/2入核后开启大量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酵母菌充分利用氨基酸。在SPS系列基因致死突变的酵母菌株中进行随机突变,会另外产生一系列新基因,这些新基因能使酵母菌株继续存活,被称为ASI系列基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胞外存在氨基酸的状况下即可开启SPS信号通路
B.转录因子氨基端被切割后才能被激活,从而促进相关翻译过程
C.SPS系列基因致死突变与ASI系列基因的产生,可体现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ASI系列基因可使酵母菌继续存活,说明其与SPS系列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